船舶制造业萧条对关联产业的间接经济影响
摘要: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部门拆分法及故障投入产出法,评估大连市船舶制造业订单量下降对其它产业产生的间接影响。结果显示船舶制造业萧条所产生的影响会因部门间的高度关联性而逐渐传播,对钢压延加工业、其他通用设备制造业、矿山-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所产生的影响最为严重,应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产业。
关键词:船舶制造业;故障投入产出方法;关联产业;间接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26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3-03-14
作者简介:吕靖(1959-),男,长春人,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学;张丽丽(1986-),女,山东威海人,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梁晶(1971-),女,辽宁大连人,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教师,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保障我国海上通道安全研究”,项目编号:11JZD049。
一、引言
目前,船舶制造业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趋动力。作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船舶制造业与其他产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它的快速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钢材加工、专用设备制造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我国“十二五”规划纲中提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制造业”, “我国船舶行业要适应国际造船新标准,建立先进造船模式”。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船舶订单量持续下降,船舶制造市场一片萧条,各船舶制造基地遭受巨大直接经济损失。船舶制造业萧条所产生的经济影响会因产业间的关联性逐渐传播,并呈现波及放大效应,引起其他产业生产下降,进而影响整个地区经济系统的稳定与协调发展。
船舶制造业波动对其它产业影响的程度是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的依据。因此,关联产业间接经济影响的定量评估,对制定应急调控政策、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引入故障投入产出分析来评估船舶制造业萧条对关联产业所引起的间接经济影响。另外,大连市作为我国造船业的旗舰之都,经过多年的发展,船舶制造业已相对成熟并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研究船舶制造业与其他产业以及大连市的经济关联影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船舶制造业对其他部门经济影响的评估模型
经济系统是由各产业部门互相依存而联系起来的整体,船舶制造业作为大连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满足最终需求的情况下为多个部门提供服务,同时也需要其他多项部门产品的投入,以此形成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双向关系(如图1所示)。Liontief投入产出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经济学分析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进出口贸易等多个领域中,Haimes等在传统投入产出基础上提出的故障投入产出分析,不仅能反映整个国民经济与各产业以及各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而且能从数量上揭示需求或供给的下降对各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因此我们选择此方法作为分析工具[1]。
三、船舶制造业对其他部门的经济影响评估
应用上述模型,本文对大连市船舶制造业订单下降对其他关联产业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进行评估(由于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尚未出版,文中定量分析所用数据均来自2007年大连市投入产出表)[2]。
(一)投入产出表部门的拆分
本文所指的船舶制造业主要是指以钢制、铝制等各种金属为主要材料,建造以商用为主的远洋、近海或内陆河湖的金属船舶制造产业。在2007大连市145×145部门投入产出表中,并无船舶制造业这一部门,根据2009年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编著的《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编制方法》,船舶制造业包含在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中,应设法将其分离出来。
本文参照潘省初等(2004)对部门的拆分方法[3],将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分为船舶制造业和其它动装置制造业两个部门,具体而言,利用商用金属船舶制造业总产值占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总产值的比例为权重,乘以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的中间使用及最终使用数据,即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这一行的数据,得到船舶制造业的中间使用与最终使用的近似值,从而近似地将船舶制造业在航向上分离出来,而分离后得余值则作为其它动装置制造业的近似值。列向的处理与行向类似,即用该权重乘以船舶及其它动装置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与初始投入的数据,即船舶及其他浮动装置制造业这一列的数据,近似地将船舶制造业在列向上分离出来,并得到其它浮动装置制造业的数值[3]。部门调整后,得到基于船舶制造业的大连市146×146部门投入产出表(如表1所示)。
(二)船舶制造业订单下降对其它部门经济影响的评估
金融危机对船舶制造业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造船订单量的大幅减少,也就是船舶制造业最终消费量的降低。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结合我们对大连市规模以上造船企业的访问调查,大连市2011年新承接新船订单量同比下降约50%。据相关组织机构预测,未来一两年内,大连市造船业订单量可能降低90%,部分造船企业甚至面临无船可造的困境。鉴此,我们分别造船订单量减少50%和90%的情况,对大连市其他关联产业所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估算。
1.船舶订单减少50%对其他部门的影响。为了表述方便,将下文中涉及到的产业部门用投入产出表中的代码来表示,船舶制造业代码为0,如表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当船舶制造业订单下降50%后,生产能力被影响程度最严重的前十个部门分别为:钢压延加工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锅炉及原动机制造业、矿山-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业、其他通用设备制造业、卫生事业、金属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的制造业、涂料-颜料-油墨及类似产品制造业。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船舶制造业是以生产钢制船舶为主,需要大量的钢铁制品,在船舶订单量大量降低时,钢铁制品需求量大幅下降,钢压延加工业首当其冲。其次,现代船舶通常配备大量的仪器仪表、锅炉等专业设备,在船舶行业萧条时,上述产品制造业及原动机制造业、矿山-冶金-建筑专用设备等制造业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由于部门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船舶制造业所产生的经济影响不断传播并最终作用到自身,导致其最终的生产故障率约51.7%。
根据前文计算的部门生产力下降程度,并结合2007年大连市各部门的年产值,进一步估算出船舶制造业订单下降50%对关联产业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值。如图3所示,产业间接经济损失值排在前十位的是:钢压延加工业、其他通用设备制造业、矿山-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卫生事业、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的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可以看出,关联部门的间接经济损失值的排序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如仪器仪表制造业由第2降到了第7、其他通用设备制造业由第5升到了第2,这是因为不同产业的年生产总值不同。
与部门生产下降程度相比,部门间接经济损失值更适合作为衡量部门受影响程度的指标,因此上述十个行业应该作为重点的宏观调控对象。经计算,船舶订单减少50%时,大连市所有产业的经济损失总值多达30.83亿元。
2.船舶订单减少90%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同样依照上述计算方法和步骤,估算出因船舶订单减少90%引发的大连市关联部门的生产损失率和经济损失值,如表3所示。
可以看出,关联部门的间接经济损失值排序基本不变,但是各部门的损失值并不是同比例增加,而是超过了9/5,总损失值达61.77亿元。可以说,随着船舶制造业订单量的持续下降,它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值会放大增长。就目前大连市的船舶制造市场发展现状来看,订单量下降的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得到缓解,因此,政府决策者应提前制定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损失。
四、主要结论
在故障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拆分投入产出表、构建船舶制造业故障投入产出模型,对大连市船舶制造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大连市船舶订单减少50%、90%时,引发的间接经济损失值分别达13.61亿元、33.48亿元,足以引起政府部门足够的重视,为最大程度降低经济损失,需要在这种损失传播之前制定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
其次,受船舶制造业萧条的影响,大连市间接经济损失最为严重产业是钢压延加工业、其他通用设备制造业、矿山-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等。这些产业应该作为重点调控对象,可以通过提供优惠税收、供应低价燃料和原材料、成本价回收等政策,保障各产业内部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
第三,故障投入产出模型为分析产业间相互依赖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该方法通过计算生产能力下降程度、经济损失值等指标,为制定调控政策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Santos J.R.,Haimes Y.Y. Modeling the demand reduction input-output (I-O) inoperability due to terrorism of interconnected infrastructures[J].Risk Analysis,2004,24(6):1437-1451.
[2]大连市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 2007年大连市投入产出表[M].北京:北京统计出版社,2009.
[3]潘省初,冯媛,周凌瑶. 基于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的投入产出序列表的研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754-764.
[4]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2011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N].中国船舶报,2012-01:1-5.
(责任编辑:严元)
上一篇:浅析船舶建造生产设计及管理技术
下一篇:内河航道宽度的确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