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化酶抑制剂在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摘 要】 目的 : 探究芳香化酶抑制剂在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 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并确诊为子宫腺病的患者52例,应用口服来曲唑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 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痛经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月经量和治疗前相比较少,但是两者差别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现3例短时间的不良反应,其余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 :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子宫腺肌病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经,同时无副作用,但是其对月经量改善作用不大。
【关键词】 芳香化酶抑制剂;子宫腺肌病;价值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入侵子宫肌层所导致的,并且自身具有生长功能,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者月经量增多、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子宫体积增大、月经期延长以及不孕等症状,子宫腺肌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1]。子宫腺肌病临床主要为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但是其发病机制目前不清楚。而芳香化酶属于雌激素合成中至关重要的促进酶。相关研究表示[2],若是对芳香化酶进行抑制,能够降低局部雌激素水平,可以有效地治疗子宫腺肌病。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并确诊为子宫腺病的患者52例,应用口服来曲唑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我院收治并确诊为子宫腺病的患者52例,年龄25~49岁,平均(37.06±11.51)岁,其中包括完成生育的患者40例,未完成生育的患者12例。入组患者均伴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同时月经量较多以及经期延长。经超声检测显示子宫均伴有不同时程度的增大。本研究得到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同意进行本研究。
1.2 患者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3]:患者经超声检查后,均提示有子宫腺病;患者及家属对此研究表示支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近期3个月应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伴有肝、肾等功能障碍的患者;患者及家属对研究持反对态度。
1.3 方法
研究给予患者口服来曲唑(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1001),每次2.5mg(1片),每天1次,7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观察患者治疗后发生副作用的情况。
评价标准:研究采用模拟视觉评估。患者不发生疼痛为0分;患者轻度疼痛,不影响休息可以忍受的评估为1~3分;影响患者工作,需要休息且服用镇痛药止疼的,评估为4~6分;患者发生疼痛难以忍受,影响正常生活的评估7~9分;患者发生剧烈疼痛的评估10分。
月经量统计:详细参考张培海[4]文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疼痛评分资料采用( ±s )表示,均数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月经量、不良反应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
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痛经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月经量和治疗前相比较少,但是两者差别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5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2例患者出现膝关节疼痛,1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但是经过短时间调理,不良反应消失,患者未出现失眠、潮热、低雌性激素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普遍认为主要是由于子宫内膜在特异性因子的刺激下,通过基底层直接侵入子宫肌层进行生长,同时侵入平滑肌肌束间引发的。主要与高雌激素、基底层内膜腺体内陷、免疫因素、雌激素硫酸酯酶活性、黏蛋白、高催乳激素以及遗传因素等相关。高雌激素容易引发子宫腺肌病,其可能和子宫内膜的过度生长以及入侵子宫肌层相关。相关研究证明[5],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其异位和在位的子宫内膜内均检查出有芳香化酶的高表达,同时检查健康女性的在位子宫内膜均没有表达。
芳香化酶在子宫内膜的高表达引发了局部高雌激素环境,并且雌酮被原成了17β雌二醇,促进其含量上升,致使17β雌二醇被氧化成雌酮的水平降低。可以证实17β雌二醇属于促进异位的子宫内膜生长的至关因素。本研究显示,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痛经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了芳香化酶抑制剂能有效缓解患者痛经,治疗子宫腺肌治疗效果显著。同时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后无明显的副作用,其中有1例患者发生恶心,2例患者发生关节疼痛,均在短时间内消失。
综上所述,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子宫腺肌病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经症状,同时无副作用,但是其对月经量改善作用不大。
参考文献
[1] 江小香.子宫腺肌病的治疗现况[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37(05):358359.
[2] 吕小慧,吕东昊.芳香化酶抑制剂在子宫肌瘤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08(01):8182.
[3] 宋改敏.来曲唑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2(18):4546.
[4] 张培海,王凤华,聂乐凯.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11):847848.
[5] Brgeron C,Amant F,Ferenczy A.Pathology and physiopathology of adenomyosis[J].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2012,20(04):51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