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妇产科的运用
【摘要】目的 运用科室开展的新技术新生儿听力筛查对先天性听力损伤通过早期发现、早期确认和干预,降低和减少病残率。
【关键词】:新生儿 听力筛查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428-02
听力障碍是婴儿出生时常见的异常之一,为人类五大残疾之首。先天性听力损伤通过早期发现、早期确认和干预,可以使聋儿的言语功能尽可能得到正常发育,使其能回归主流社会,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因此,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不仅对患儿和其家庭有好处,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1听力筛查的必要性:
1.1新生儿听力损失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国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普通新生儿护理病房的发病率是0.1%-0.3%,而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发病率是0.2%-0.4%;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一种客观、简单和快速的方法,将可能有听力损失的新生宝宝筛查出来,并进一步确诊和追踪观察。其目的是尽可能早地发现有听力损失的宝宝,使其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段之前就能得到适当的干预,最大限度地促进言语-语言和认知的发展。
1.2从广义上说,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一项系统化社会优生工程,它的目标、工作内容及动作模式等都应包含在内。从狭义的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是指:使用客观的生理学方法和主观测试的方法,对所有活产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
操作流程如下:
1.3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和卫生部文件的要求,主要以医院为基础,采用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相结合的方法作为一线筛查的模式。OAE是利用外耳道探头中灵敏的麦克风收集耳蜗对声刺激的反应。因此,OAE反应了外周听觉系统至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通过使用筛查式耳声发射仪(OAE)进行初筛。
2听力筛查的方法:
2.1选择适宜的测试时间,生后3天——5天左右为宜,选择在新生儿进食入睡时进行检查。
2.2做好操作前的准备检查仪器状态,接线 、电量首先清理好探头、及耳塞。注意检查有否外耳、中耳病变(急性期不宜做,以免影响结果及医源性感染)要综合分析严重鼻塞、支气管炎、肺炎 增加内部噪音干扰检查结果[1]。保持新生儿安静,最好为睡眠状态,协助摆好体位 :尽量侧卧位,受试耳朝上宜固定探头、便于观察 ,使检查快速有效进行。
2.3操作前注意事项放置探头避免碰撞探头质地软而富有韧性,外型无弯曲新生儿外耳道特点:由外向内向前上弯曲走向 探头放置:将外耳廓向外下拉,将探头塞入操作中注意探头是否脱落或松动
2.4听力筛查结果的科学分析初筛
初筛项目:OAE
听力筛查结果表示:
√通过正常×未通过不正常一部分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婴儿会随后表现出永久性听力损失
虽然这可能代表迟发性听力损失。卫生部明确规定实行两阶段筛查模式:新生儿出院前进行初筛,未通过者于42天内进行复筛,仍未通过者转听力检测中心进行诊断,确定有无听力损失,以及损失程度和干预方案。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通过筛查仍应结合听性行为观察法,3年内每6个月随访一次。
3结果:通过以上方法的实施,我科每年的听力筛查率达到99.14%,可疑阳性率为1.02%,最终阳性率为0.11%,真正做到了临床的早诊断早治疗,减轻了家庭的负担也为社会的进步做了应有的贡献。
4讨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已在我院正常开展,对听障儿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能最大限度减少因听障引起的语言残疾,提高听障儿生活质量[2]。筛查结果表明,经过初筛、复筛,听障可疑阳性率由1.02%降至0.11%,在筛查工作中怎样才能提高通过率、排除假阳性儿是关键。测试者应尽可能减少操作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如:选择安静的检测室;测试前换尿布,因新生儿在移动、哭闹、吸吮时影响结果,应哺乳后或睡眠时进行;筛查前清洁耳道,选择合适的耳模头,在插入探头前,轻拉耳垂使外耳道伸直,探头尽可能深插入耳道,放于正确位置;操作者避免手抖动造成噪音源等。做到以上几点结果仍为未通过,要仔细询问围产期病史,排除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并对已存在的高危因素予以早期干预。在听力筛查中重度和极重度听障儿的听力基本无改变,而轻中度听障儿的听力有改善和正常化趋势,可见听障儿3个月早期诊断和6个月内的早期干预是可行的、必要的。因此,只有把各级医院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正常开展好,早期发现听障儿、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才能使聋儿聋而不哑,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潘俊芳.新生儿听力筛查16567例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6,9(4):1778-1780.
[2]刘生荣,阮才能.新生儿疾病的听力筛查分析.中国医师杂志,2010年12卷第12期.
上一篇:教育有时要忽略“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