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何须怨
从草原大漠到到高山深谷,羌笛用了数千年;而从山野到舞台,仅仅用了几十年。舞台虽然给羌笛留下存活的方寸之地,但远离了草原大山,笛声是否还能那样悠远?
龚代仁缓缓走进屋里,返身拿出一个小布包,取出里面的一支竹制的双管乐器,试了几下,呜呜咽咽地吹奏起来。
这是茂县县郊一个简易工棚前,龚代仁的临时住处。他的家在茂县雅都乡的哈哈寨,地震让房子没法住了,茂县文体局局长杨成立,虑及这位73岁老者的安危和生活,将他请到县城居住。
龚代仁手头的乐器,由两根竹管做成,长不盈尺,以细线捆紧,双管口各有一竹簧,小巧,貌不惊人,但在龚代仁的口中吹出,清亮凄婉。
它叫羌笛,一种至少拥有两千年历史的乐器。龚代仁是“羌笛吹奏与制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也是羌笛“龚派”的掌门人。
所谓龚派,即是以龚代仁本人命名,另一派叫何派,掌门人叫何克之,雅都乡四寨人。按何克之的弟子何旺泉的说法,龚派曲目偏于忧伤,而何派则更为欢快。
2005年,羌笛制作及演奏技艺被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何派龚派,被称为羌笛两个门派,其实也就自此二人而立。或者说,羌笛在过去几千年存于草野山间,仅仅过去四十年以来,才登上舞台。
羌笛千年
羌笛的确切起源,已不可辨。后人只能从极少的史料、遗存和更多的传说去考证。
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青海省湟中诺木洪地区发掘出一只横吹的四孔骨笛,该文化距今约3000年。这支骨笛现藏于青海省博物馆。
虽然并不能认定此物即是羌笛,但从其材质与形制来看,其间颇有渊源,且其出土地正是古羌人的活动区域。
《中国通史》则写道,距今4000多年前的轩辕黄帝的乐师伶伦,采用昆仑山(岷山)之竹做成了第一支竹羌笛(伶伦伐竹作笛)。这固然只是传说,但以岷山之竹制成,正与羌笛的现状相符。
而由河湟而至岷山,正是古羌人的迁徙路线。
羌是古代西戎牧羊人。这是甲骨文中最早有记载的民族。东汉应劭《风俗通》称,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人,因以为号”。
他们也被认为是夏朝的始祖,大禹即是羌人的首领,即所谓“禹生于西羌”。他们曾是商人的西方敌人和奴隶,据甲骨文卜辞显示,主要居于今豫西、晋南或陕西东部。而后羌人成为周人的同盟,共同推翻了商朝建立周朝,并分封于中原。这部分东迁的羌人,成为华夏族的来源之一。
而留在西方北方的那一部分,仍旧被称为羌或戎,继续其漂泊的步伐。他们是广阔的西部草原的主人。此地的鸟兽之骨,为先民们制笛提供了原料,而辽阔的草原,则是天然的舞台。
冉光荣等所著的《羌族史》说,羌笛系秦汉时期游牧西北高原的古羌人所发明。《风俗通》称,汉武帝时丘仲作笛,其后又有羌笛。并进而指出,古羌笛长尺四寸,因出于羌中,故名。
即使在现在的民间传说中,依旧能反映出一些蛛丝马迹。羌笛传人何旺泉讲述的羌人传说如是说:
最早,羌人还在大西北生活时,以农牧为主。西北草原多鹰等猛禽,常常来叼走羌人放养的羊,令羌人恼恨。他们捉住老鹰后,在它的翅膀或腿骨上取毛、钻孔以泄愤,还把这些鹰骨拿来策马扬鞭。后来不知哪一位牧人,某天无意间将野草插在孔里,结果风灌入鹰骨之中,迸发出呜咽的声音。牧人效仿吹奏,产生了最原始的羌笛。
羌笛在汉代又称为“吹鞭”。顾名思义,就是一物二用,它既可以当作吹奏的乐器,又可以当策马的马鞭,同时是可以是放牧时互相联络的工具。
早期的羌笛是由骨制,仅有三孔或四孔。茂县民族歌舞团的何旺泉,是何派的羌笛传人,他的老师何克之精于羌笛制作。何旺泉说,羌笛早期以鹰腿骨或鹰翅中最粗的那一支制成。1988年,师徒曾合作用鹰骨制成一支羌笛,惜乎1992年不慎遗失。至此之后,再也未见过鹰笛实物。
这可以说明,鹰骨确能作为羌笛的制作原料,且声音清亮高亢,远非竹笛所及。龚代仁也说,他听说黑水县一位人家中藏有一支鹰笛,但因地震尚未及前去察看实物。
接下来的羌笛形制之变,东汉马融《长笛赋》是被引用最多的文献:“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当簻便易持。”
此言羌笛是效龙吟之声,同时说明,至少到汉代,羌笛已有竹制,且从单管演化为双管。而西北草原并不产竹,这或许说明,吹笛者的生活环境已发生了变化,由草原而至高山密林。
据史载,战国时期,留在河湟地区的羌人,由于受秦人的压力,继续往西北南三个方向迁移。向西发展的发羌、唐旄,“出赐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后来成为藏族的先民的一部分;向西北,迁到天山南麓的一支,成为“婼羌”;更有大量的羌人迁向西南,成为岷江上游的羌人,则是现在羌人的先祖。此地盛产的油竹,为羌笛制作提供了新的原料。
羌笛材质的变化,从一个侧面见证了羌人由草原到高山,由游牧到农耕的变迁。而由其形制和音律的变化,也能看到这个民族演变的更多侧面。
《羌族史》称,羌笛在西汉以前只有三四个按孔。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 笛, 三孔筒也,羌笛三孔。”直到今天,新疆帕米尔高原上,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族用鹰翅骨制作的鹰笛依然只有三孔。现今新疆博物馆收藏也有一支南北朝时期的三孔羊腿骨笛, 是从南疆巴楚县脱库孜沙末出土的。
到公元前一世纪,一位叫京房的乐人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高音的按孔,才有五个按孔,始能奏全宫商角徵羽五音。此说也出自《长笛赋》:“易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易明所加孔出后,是谓商声五音毕”。
至于何时由五孔演进至现在的六孔,已不可考。同样难以考证的时,羌笛何时由早期的横吹,演变为现在的竖吹。
近世也有质疑,如何确认现在羌笛与古羌笛的血缘关系呢?这个问题,正如当今的僻居于高山深谷间的羌族与远古那群纵横草原大漠的先祖的谱系一样,已难以追本溯源。
早年的羌人,在西北草原上与其他民族互相杀伐,又互相融合。于是马背上的羌笛,逐渐流播四方。尤其是四处征战的征人,羌笛成了他们朝夕相伴的乐器。
在诗人的笔下,羌笛被与西北大漠中的不归的征人联系在了一起。“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戌楼间。借向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唐代高适《塞上听吹笛》)。而在岑参的诗中,“将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显示军人们常常将羌笛与胡琴琵琶合奏助兴。
宋代的胡仔,记下了当时羌笛古曲有《折杨柳》、《落梅花》等曲目。“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而这些古曲,书载系汉武帝时李延年因胡曲而制。
而到了明代,羌笛成为宫廷的正式乐器,明史载,洪武元年定殿内侑食乐,羌笛即为“四夷舞乐”之一。
而近代以来,羌笛渐渐从主流视野中消失了。但它的生命并未由此断绝,而是在民间更为茂盛地生长。
龚代仁年轻时,羌笛是村里男人田间地头用以解闷的消闲之物,女人一般吹口弦。据他的回忆,在雅都乡,比他年纪大的老人基本上都会,农人们打完麦草歇息时,有的抽叶子烟,有的就从腰里掏出羌笛,呜呜咽咽地吹着。
龚代仁13岁开始正式向老年人学羌笛。但是自那之后,他发现,身边吹的人就越来越少了。他把这归因于留声机、收音机、音响的次第出现,年轻人的兴趣都转移了。
在民间式微的同时,羌笛开始登上舞台。1964年,何克之作为四川少数民族10名代表之一,受邀赴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10月1日,被邀请作为羌族代表到天安门国庆观礼台观礼。12月27日受到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此时,他演奏的曲目是“忆苦思甜曲”,当年的《折杨柳》,早已绝传。
羌笛由此登上舞台,而在同时,它在民间的声音却越来越微弱。龚代仁说,比他年长或是与他同辈的羌笛高手纷纷故去。与他们同辈的,只有龚代仁与何克之两人尚精擅此道。
续传
何旺泉的家乡在茂县黑虎寨,80年代进入县歌舞团从事声乐。到他萌生学羌笛的念头时,他所在的著名羌乡黑虎寨已无人教授。几经寻访,得知赤不苏雅都乡的何克之是高手,遂前往寻访。接下来是近乎程门立雪的故事。何旺泉在何克之家住下,陪他喝酒,渐渐打动。
终于有一天,何克之端来一盆水,拿出一根麦管让何旺泉吹。这是羌笛“鼓腮换气法”的入门功夫。所谓鼓腮换气,即要求吹奏者能长时间连续吹奏,中途只能用鼻孔换气。
何旺泉一气吹了几分钟,何克之见其颇有底气,遂接受了拜师之礼。在此之前,龚代仁已收下另一个徒弟陈海元,现为茂县民族歌舞团团长。
实际上,何克之、龚代仁二人几乎是那一代仅存羌笛传人,而陈海元、何旺泉也是次一辈能成气候者。说羌笛在那个时候几尽失传,并非危言耸听。
而到何旺泉这一代,下一辈的学生先后有几十人,至少避免了单传的脆弱。
羌笛失传的另一原因,是制作之难。当今能制作羌笛者,不上十人。
何旺泉通常是回老家黑虎寨,登上海拔2500米的深山中,寻访合适的油竹。
制作笛管,要选用生长在海拔不低于2500米的油竹(竹节长,管身细)。采竹时间要在4~5月开春,等竹子上水以后,选择那些皮薄一些的。
管身制作比较容易,按十二平均律穿孔即可。最讲究的是制作羌笛哨口部分。材料最好也选用竹子,采集竹子的时候则是在9~10月,等竹子含水量较少的时候。采下来后,简要加工,选择尺寸合适的放在火炕的坑槽。大概放了一年以后,又选择那些吹起来声音一样的,在清油里面至少泡上一个月,阴干后才算是做好了一个哨片。
粗算了一下制作时间,做一支羌笛至少要花上一年多的时间。
自羌笛成为六孔以后到现在,羌笛的外形变化极小。何旺泉等曾尝试过用西洋乐器所使用的铜管来制作羌笛,但音色比起以前用的材料差距很远。
在北川县,据当地人称,羌笛自清末就已失传。一位叫黄景河的18岁少年,可能是百年来第一个会吹奏羌笛的人。
黄景河现为青片新组建的羌族民间艺术团的演员,这也是当下大多数羌笛吹奏者的职业。他们学成羌笛后,在九寨沟等旅游区登台表演为生。
从草原大漠到到高山深谷,羌笛用了数千年;而从山野到舞台,仅仅用了几十年。舞台虽然给羌笛留下存活的方寸之地,但远离了草原大山的空旷,笛声是否还能那样悠远?
推荐访问:羌笛
上一篇:《说文解字》肉部的文化阐释
下一篇:古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