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护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68-01
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治疗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方法,其也被称作气溶胶吸入疗法,气溶胶主要指的是悬浮在空气当中的固体颗粒以及微小的液体。一般情况下,人们将这类液体气溶胶称之为“雾”,固体气溶胶则被称作是“烟”。因此,雾化吸入疗法就是转变传统药物的状态。例如将药物制作成气溶胶,采用烟、雾的方式保证患者能够充分吸收。一般情况下,会采用鼻腔以及口腔进入到肺脏与气道当中,从而实现减轻病情以及治疗疾病的根本目标。
雾化吸入疗法多用于气道阻塞性疾病与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对于儿科肺部感染性疾病,也多采用雾化吸入药物的方法加以治疗。相较于传统方式来说,这种方式有一定的优势。气道局部药物浓度比较高,但是全身吸入则相对较少,副作用低下,尤其是对消除口咽部以及上呼吸道致病菌有着显著的效果。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嘱和患儿的实际情况对患者采取药物护理,利用静脉滴注平喘、抗病毒以及抗炎药物,提醒患儿要按时服药,按照患儿的实际病情发展情况制定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相应的服药时间。操作前,护理工作者需要向家长以及患儿耐心的讲解治疗的方法与目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效做好患儿心理护理工作,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以采用通俗而又简便的话语使其了解雾化吸入的优点,鼓励患儿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且给予表扬以及肯定。年龄稍微较小的儿童则能够播放音乐或者是让患儿玩玩具,有效分散患儿的注意力。首先,配置雾化药剂。药液主要是抗过敏药、消炎药和支气管扩张类药物。按照患儿的实际病情和身体情况对雾化药液进行合理化配置,采用干扰素+0.9%NaCl注射液,并且将其稀释到2ml。从患儿的实际病情出发,可以适当的追加1ml布地奈德粉吸入剂药液以及1ml的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或者是二者同时追加。其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使用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方法,接通空气压缩泵的电源,启动仪器,使用面罩将患者口鼻扣住,将药液通过仪器直接送入到患儿的口鼻中,确保药液能够被充分而又完全的吸收,每一次采用雾化吸入疗法,需要将其时间控制在15min左右,上下浮动时间不能够超过5min。等到雾化吸入法结束以后,将仪器电源拔出,对于雾化管道以及口罩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其能够在消毒液当中浸泡半小时,采用清水冲刷,并将其洗净、晾干,留作后续使用。也能够使用氧气驱动雾化疗法,所使用的仪器通常为一次性的气动雾化吸入器,将仪器和氧气管路进行连接,为了避免其他液体进入到雾化器从而导致药液稀释,空置湿化瓶,并且对氧流量进行有效的调整。同样将面罩扣在儿童的口鼻位置,使得雾化药液能够通过口鼻进入到患儿的呼吸系统当中,充分发挥药物疗效,推动患儿的治疗。同时,保证雾化药液能够被充分吸收,每次霧化吸入法的治疗时间都要和空气压缩泵的雾化治疗保持一致,将其控制在15min,上下浮动不能够超过5min。等到雾化治疗完全结束以后,从仪器上将雾化器取出,关闭仪器。这种方法相较于上种雾化方法更加的方便,可以省略后期消毒以及清理工作。最后,雾化吸入法在护理的时候要注意为患儿营造出积极、良好的治疗缓解,确保室内的空气保持畅通,空气湿度要控制在55%-65%,使得患儿可以获得充分的休息。病房要保持整洁,不能够在室内防止会产生过敏反应的花卉以及相关的物品。对于患儿要开展心理护理工作,使用非语言性护理,得到患儿足够的信任,有效舒缓患儿的不安以及紧张情绪,积极的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雾化吸入之前不得涂抹油性面膏。雾化吸入的时候最好让患者缓慢而又深入的吸气,吸气结束以后稍停片刻,使得雾滴可以更加深入的吸入。采用面罩雾化疗法后要洗脸,将残留在脸部的药物擦拭干净。
雾化吸入疗法将药物转变为气溶胶的形式,有助于患儿更好的吸收药物,提升致病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患儿会出现不合作的情况,此时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加强护理质量。
上一篇:论如何提高高校声乐老师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