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素质教育的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生理学作为研究生物器官、细胞、系统整体以及部分水平的生物学分支学科,是医学的基础课程。医学中的疾病理论研究以及医学实践均以生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为基础,是医学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以生理学为研究基础的医学实践对象是人以及由人组成的社会,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医学的要求不仅在于高专业水平方面,更提出了具有人文精神的医学实践要求。因此,为提高医学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生理学课程教学出发,探讨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生理学课程;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生物功能活动为主要内容,并通过基本生物学知识解释生命迹象、活动规律等机制的生物学科,是医学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素质教育是我国多年来倡导的教育主题,其旨在对人进行思想品德、综合能力、个性发展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素质的培养[1-2]。生理学在医学知识体系中属于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必须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实际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医学实践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1将素质教育融入生理学课程教学的目的
素质教育是促进人向综合能力全面提升方向发展的必要途径,尤其在医学类专业的生理学课程教学中,更应充分培养学生的医学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水平以及社会化医学意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3-4]。首先,提升学生的生理学知识水平是基础,学生必须在扎实把握生命活动基本特征、生命集体的内外环境和规律、人体自动控制系统以及细胞功能、血液功能等方面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有足够的资格发展其他医学专业能力。其次,在生理学课程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理念应以职业情感指导为途径,充分提高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与生命有关的医学知识过程中的角色互换情感体验度,从而使学生在生理学学习中建立起医学职业道德素质。另外,素质教育理念的生理学教学改革还要求培养学生在社会医学实践中能以生理学知识体系为基础,通过理解病患的社会心理提高其专业综合水平。总之,在生理学课程教学中加入素质教育理念,是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必经之路。
2关于将素质教育融入生理学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
从上文探讨中可知,要使医学类专业的学生能发展成为与时代发展同步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在保证其医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充分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专业技术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素质。因此,生理学的课程教学改革就必须走素质教育的发展道路。笔者通过思考和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改革策略。
2.1以人文精神指导“教”与“学”
人文精神主要指对人与生俱来的尊严、价值、自由的尊重以及对人维护自身权益、追求价值等权利的维护等方面。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在于将提升学生医学职业道德素质的人文精神融入教学过程中。对此,教师可首先对生理学的基础知识进行重新分类整理,并通过生命现象、器官运作规律、细胞、血液以及神经系统等与人社会心理的联系进行生理学知识人文化处理;完成生理学教学内容的二次处理后,通过在教学中向学生强调其中的情感联系,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医学职业情感,使其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更具人性化。
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生理学课程的过程中,可通过引入生理学发展历史上正面的研究作为教学案例,以事例感染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例如,在生理学的理论课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生理学发展史上杰出的研究者、医学家及其引领的重大事件等;同时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针对这些事件和任务展开自由讨论并分享,通过思想碰撞提高学生对生理学研究的人文认知水平以及情感体验水平,更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提高了创新的几率。
总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基本特点为基础,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充分把握在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机会,将包含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当中。通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同时,也取得自身的生理学教学实践进步。
2.2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专业水平
生理学是理论性较强的一门医学专业的基础必修学科。在以往的生理学学科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以理论课程为主,并多数采用灌输式演讲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达到较为系统地讲解专业知识的目的,但其教学效率以及效果较低,不适于长期或过分在医学类专业课程教学中使用。针对生理学长期以来的课程教学弊端,教师可采取“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专业水平”的教学策略进行生理学学科教学。
首先,教师应首先对生理学学科的知识点进行组织架构的重置,使重点、难点课程占据课程教学的主要部分,若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允许,可将基本概念、生理学发展简史等内容归为学生自学部分,但应通过简单考核进行教学监督。在完成教学内容的结构重置后,教师应于生理学课程的重点部分加入或加大生理学实验以及医学临床实践的占比;使学生能在充分把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践获取进一步发展。例如,教师在进行血压、气管等方面生理学现象的教学时,可通过组织学生观看高血压以及支气管肺炎等相关疾病的诊断过程以及治疗方法,使其能在临床实践中提高对相关病理的理解;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医学思维,并提高其将生理学理论与医学实践相联系的能力。
2.3情景法教学,培养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除了培养学生职业情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以及思维水平,还应通过各种手段将学生的学习与社会向联系,并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对社会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进一步提升;因此,在提高医学水平的同时,我们在培养医护人员的过程中还应尤其注意帮助学生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素质。一般来说,医学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医学临床实践技能、职业道德、社会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素质。而我们在进行生理学这门医学类专业基础学科教学时,可尝试使用情景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教师可在确保学生充分了解生理学理论知识以及具备一定程度的职业情感和临床实践思维后,以教材为基础,结合社会实际向学生设置不同的实践情景。例如,在探讨人体“能量代谢”这一章节的知识时,教师可借助医院的真实病例为教材,并对其进行有目的的修改,并设置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对障碍问题进行讨论,并互相评价,通过角色互换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及理解的全面性。从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理学课程作为医学类专业的基础,在保证学生具有足够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提高其实践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变换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思维,充分发展学生的职业情感、临床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是如今素质教育对医学类教学发展的要求。只有保证学生综合素质得以稳步发展,才能为医疗服务以及研究行业输送更多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巍,胡业佳,石磊等人.基于转化医学理念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01):19-21.
[2]刘海霞.“创新教育”在生理学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分析[J].亚太教育,2015(12):159.
[3]陆永利,杨红卫,周敏等人.在生理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04):255-256.
[4]孔德营,秦伟,韩勇等人.医学生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03):450-452.
下一篇:科学治疗呼吸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