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体育课中的极点现象
在体育教学中,尤其是秋冬季开展长距离跑项目时,有些学生通常在运动开始后不久,就会有两腿发软、全身乏力,呼吸困难等感觉。很多学生往往会因此放弃运动,有些学生甚至会因此害怕上体育课,产生逃避和畏惧的心里。其实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中,这种现象称为“极点”或“撞墙”。当教学中这样的现象发生时就需要体育教师耐心的给学生讲解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使学生明白其中的生理学原理,从而积极参加锻炼。通过锻炼来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
体育课 极点 第二次呼吸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5-0104-01
1.极点现象出现的原因
(1)准备活动不充分。当人体由安静状态过渡到运动状态,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在开始运动前进行的准备热身练习,能提高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和心肺功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使体温升高,生物酶的活性提高,促进新陈代谢,使肌肉、肌腱、韧带的弹性、延展性处在良好状态,内阻力减小,从而使机体各方面的机能协调一致,逐步达到运动的最佳状态。
(2)心理因素。运动员产生运动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对失败的恐惧、对成功的恐惧、对伤病的恐惧以及对社会反应的恐惧。学生或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变化及其调节,最佳成绩的取得等都与运动焦虑有关。
(3)应跑时的技术与呼吸。跑的姿势不正确,呼吸没有与机体同步从而导致机体缺氧状态而出现的胸闷,呼吸困难等现象。
(4)体能的分配。对于自身的体能没有明确的认识,在起跑后的加速过于把体力加速在起跑上,从而导致后程体力不佳,导致出现极点现象,从而影响比赛成绩。
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很多学生非常畏惧长距离跑。在教师上课时很多学生会因此产生畏惧为难情绪,从而影响体育教学的开展以及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现实中由于很多体育教师不是专职教师,往往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再加上平时很少了解体育理论的原因,致使在教学中学生产生极点现象时教师手足无措,或者以为学生偷懒而对学生过于严厉现象的发生。这对于体育教学是很不利的。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极点现象,以及出现以后如何度过它。人体在剧烈运动时,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能力落后于运动器官的需要,往往产生一种非常难受的感觉,此时感到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情绪低落,简直不愿意再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叫做“极点”。学校体育课开展耐力项目中,尤其参加学校田径运动会。大多数学生都会产生极点现象。极点的出现对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了解极点的产生,症状,消除很有必要。
2.如何正确处理极点现象
教学中,我们体育教师应当首先排除其他因素,在课前做好学生体质调查。确定是极点发生后,不要慌张和粗暴对待学生。应当是鼓励学生凭着个人意志和毅力再继续坚持运动一会,那么随着机能的调节及内脏器官机能的改善,氧供应增加,乳酸的清除加快,植物性神经中枢的惰性得到克服,极点出现的现象及症状就会逐渐消失,生理过程将出现新的平衡。这种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第二次呼吸”。 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而加深,动作感到轻快,不舒适感逐渐消失。“极点”与“第二次呼吸”是耐力项目运动中常见的生理现象,极点出现的早晚,与各人的体质、训练水平等有直接的关系。为了在教学过程中从容面对它们,我们要鼓励学生平时应加强锻炼,不断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这可延缓极点出现的时间和减轻症状。当极点 出现后,应适当减小运动负荷,加深呼吸,上述异常反应可逐渐缓解或消失。随后,运动又重新变得轻松、协调,运动能力又有提高。在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准备部分的目的是将运动员迅速地组织起来,集中注意力,明确任务与要求,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饱满、愉快地开始学习;做好准备活动,使身体各器官系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和良好的体态。训练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对于每一个要克服的障碍,都离不开意志力;面对所执行的每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们所依靠的是内心的力量。事实上,意志力并非是生来就有或者不可能改变的特性,它是一种能够培养和发展的技能。教给学生正确跑的技术与呼吸技巧。一般来说,根据自己体力状况和跑步速度变化,可以采取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当呼吸节奏与跑步节奏相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就可避免呼吸急促和节奏紊乱,对加深呼吸的深度极为有利,同时还可减轻呼吸肌的疲劳感和减轻跑步中“极点”出现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对于体能的分配,中长跑的完整技术一般包括: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終点跑等三个部分。但由于跑的距离不同,所采用的技术也不尽相同,而且还有全程跑的体力合理分配或者正式比赛中战术的运用情况等,都将直接影响中长跑的运动成绩。由于中长跑的时间和距离较长,所以既要讲究动作的实际效果,更要节省体力。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诸如几点这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这些常识。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应该注重一些体育健康知识和理论的开展。在教育教学中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博夫:《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台北,盈泰出版社,1992年
[2]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年
[3]王步标主编:《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
上一篇:论歌唱发声教学的科学性
下一篇:动脉血压测量信息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