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科术语日汉翻译对等模式再探讨
摘要:较之英汉而言,对等翻译是日汉科技术语交流更为适用的原则和标准。农科日语术语利用对等模式汉译更有利于在语言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和交际效果实现结构等值、语义等值和语用等值,从而体现出特殊领域的应用价值和典型性,为译者在科技双语的交际过程中既能宏观把握全局又能微观剖析细节提供了实质性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农科术语,日汉翻译,对等模式
中图分类号:N04;H083;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4)05-0033-05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农业科技日源词汇汉译受容实证研究”(12YYB005);2014年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项目“日中における現代農民職業教育についての比較研究——国際科学文化の交流の視角から”;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课题资助项目“日语借词的汉译演变及本土化研究”(KT2014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农科日源用语外来词内生化现象分析(SK2013017)、南京农业大学“高级日语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南京农业大学创新性实验实践教学项目(2013sy37)
作者简介:李红(1971—),女,博士,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应用翻译,中日科技文化。通信方式:lihong688@126.com。
Symbol`@@
现代汉语中的农科术语与日语用语关系密切,难分彼此。如“农学”“农业化学”“土壤物理学” “作物生理学”“作物病理学”“细胞遗传学”“农机具”“农业设施”“农业经济”“园艺技术”“黑穂病”“赤枯病”等的通译通用,表明同为汉字文化圈的中日两国在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的语境条件下,通过对等译介实现了农科术语相互间的流通与共享。这些词汇的相互引进、受容与传播,无论对农学界的学科建设、学术规范的建立还是对彼此现代语言体系的促进与完善,影响都是空前的。
一对等模式
对等模式是翻译执行过程中许多翻译学者通过大量实践逐渐认同的标准形式。近些年来,国内翻译学界多关注于西方对等理论的解释与评说,却忽略了实际操作应用模式上的深入探讨与思考。实际上,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里乌(Rieu)、雅各布森(Jakobson)、卡特福德(Catford)等西方翻译理论学家都曾对这一模式进行过直接或间接的描述。其中论述最为全面、影响最为深刻的当属奈达(Nida)。他认为翻译的目的就是寻找与原文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语。翻译的标准在于准确传达信息、准确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语言顺畅自然并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读者反映类似等四个方面。而检验翻译的标准不仅仅在于原文与译文语言形式的对比,更在于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的反应是否趋于一致[1]。
从这点来看,衡量翻译的标准发生了本质的转变,即从传统的注重文本的形式转变为注重目的语读者的反应。它表明所谓的对等形式不仅包含形式对等还要包含功能对等,既要注重译文的形式更要注重读者的需求。这种对等模式凸显了“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2],这意味着翻译所传达的信息既涉及语言的表层结构信息也包含深层的语义信息和交际效果的语用信息,所以它不仅包含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对等,还包括文体和风格的对等。从而揭示出该模式的使用不仅围绕文本展开,还要将语用语境和交际因素等一并考虑在内,显示出动态的翻译过程。“这一虽不新但至今( 我国翻译界) 还没有人如此高度概括过的观念输入以后,立刻给中国译界的研究,特别是翻译标准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带来了新的局面”[3],它打破了中国传统译论中以文本为中心的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不过,语言间的差异和语用功能的不同也会影响到不同语言间对等模式的使用价值和意义。在英汉与日汉翻译中,由于日汉语言同属汉字文化圈、近现代科技发展国情相似等原因,对等模式的启用尤显突出和实用。本文拟以科技日语术语的汉译为范例尝试探讨对等模式的典型意义。
二农科日语术语汉译的对等模式典型表现
从翻译的对等模式来看,“译文应尽其所能制造或投射一种对等的感觉,应能够全面地代表原文,可靠地替代原文”[4],在此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讲究“对翻译的各个环节,即‘文字—字句—文体—义理—意旨’,达到了‘心悟神解’的境地,译成之后才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5]。这个过程可以说是读者逐步贴近原文的优化过程。日本农科术语的汉译无疑是按此路线不断演进的,主要表现在:
1.大量对接日语语素,形成农科术语专门意义上的语素群
2.以共有语义内容为核心,采取临摹式翻译法,形成了术语词汇层,它甚至涉及整个农业科技层面,非常具有典型性
笔者不完全统计如下:
农田水利技术:河川工事技术、暗渠排水、节水灌漑、冬季灌水、水利土壌环境、灌漑回帰水、局部灌漑、灌漑管理、地下水灌漑、给水量、弾性给水度、含水层等12个。
肥料技术:肥料要素、化学肥料、自动给料技术、自动给料机、等値酸度等5个。
选种育种与栽培技术:塩水选种、寒水浸、育种、栄养系统选抜育种法、倍数性育种、秋植、扬播、密植、圧条、圧条苗、穴植、正条植、集约栽培、稲作改良法、温床等15个。
耕耘技术:区划整理事业、干田化、干田马耕、多肥栽培、土地改良等5个。
病虫害防治技术:一浴法、内巻法、沈殿法、远心法、干燥法、黄化処理法、核置換法、青霉病、青枯病、赤霉病、稲赤枯病、炭疽病、黒穂病、糸黒穂病、条斑细菌病(细菌条斑病)、暗色雪腐病、萎缩病、遗伝病、白叶枯病、稲褐色菌核病、稲白绢病、稲苗立枯病、稲纹枯病、枝枯病等24个。
栽桑与养蚕技术:芽接ぎ、突然変異、発生遗伝、蚕饲育标准、安楽育、温暖育、折衷育、条桑育、放任育、全芽育、天日育等11个。
园艺技术:青菜、青叶、油柿、果树园芸、运送园芸、近郊园芸、蔬菜栽培、半促成栽培、菜种栽培、生理性落果、花芽形成、感光性、感温性、移植摘芯等14个。
畜牧养殖技术:悪臭防止法、悪性贫血、染色体、血液型遗伝、性の遗伝等5个。
现代农学:农学、気候生态学、卫生学、农作物病理学、园芸学、家畜育种学、家畜饲养学、家畜気候学、家畜気象学、実験遗伝学、蛋白、亜変种、颗粒遗伝、强力遗伝(优先遗传)、形质遗伝(性状遗传)、倾父遗伝(近父遗传)、暗伐、暗発芽、異位元素、異遗伝子、农业経済等22个。
3.借用日语文体形式,形成固化结构的词汇群
三农科日语术语汉译的对等模式成立要因分析
从功能对等理论来看,“翻译实践的中心任务就是寻找等值的译语”[6],它的实现需涉及语言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和交际效果三个方面。表层结构上的对等关系“语句因形式相同而获得”,可称为“结构等值”;深层结构上的对等是“把两种不同语言的表层形式和一个共同的深层结构相联系,而这一深层结构所代表的正是这两种表层结构所共有的语义内容”,可称为“语义等值”;交际效果上的对等是“译者在忠实于原文语言形式和语意义的同时,应该运用各种可能的手段,使译文更加流畅和自然、更加符合译文读者的习惯”,可叫作“语用等值”[7]。简而言之,语言对等模式的实现,主要包括表层结构上的形式对等、深层结构上的语义对等、交际效果的语用对等三大因素。落实到农科日汉术语翻译上,具体表现为:
1.大量日语农科术语借用汉语语素构词,在外表上与汉语形成共同的语法特征,为实现表层结构的形式等值提供了条件
语素是语言形式不可分割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语素的大量对译表明日汉农科语言的基本形式是可以互通的。上文提到的接头单语素、接头复合语素、结尾单语素、结尾复合语素等是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构成了中日语言语义成分的共同部分,为明确术语意义、正确传递、固化语义信息创造了前提条件。为了保证与日语农科术语在语义上的一致性,汉译时直接采用了日语的语素固化形式,如引进日语“~法、~类、~学、~说、~体、~病、~现象、~作用”等新式术语语素,分别喻指“妥当的行为规则”“共同特征事物”“研究领域”“意见、主张、学说”“作物组织器官”“造成作物体征异常现象的概念命名”“作物生长变化过程中的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对作物产生的影响、效果”等核心意义,在学科特征上以对其理性意义进行阐释和限制。同时,引介“~形、~型、~化、~性、~中、~用”等日式构词法,对性质、形状、状态、用途等进行限定修饰;借鉴日语的主宾动语序结构作为词汇的新构成方式,将“葉面吸収、卵管切除、酪農経営”等直接对译成“叶面吸收、卵管切除、乳牛业经营”等。
2.大量日语农科术语使用了与汉语相同的表意文字系统,采取汉字同形词的形式出现,也为实现深层结构的语义等值提供了条件
所谓“同形词”是指用相同书写形式记录的词,包括同义同形词和异义同形词两种。农科日汉语绝大多数是同义同形词,在意义和使用上基本一致。同形词的大量使用便于中国读者更加准确地领会源语信息,利于译词语义原汁原味地传递到目的语。表现在农科汉译上,明显出现了摒弃借音形式偏重借形形式的态势。这与音译词只表音不表意,往往艰涩难懂,令读者一头雾水也不无关系,所以“阿美利加式短桲打榖具、阿美利加礧具、哑而脱马唔打榖全具”等借音词逐渐被淘汰。
同时,译者一般本着“翻译要传达的是原文的意义和精神”“照顾译语读者的语言习惯”的原则[8],逐步调整、修改部分日语词汇。首先根据中国读者的理解习惯,将“牛酪器、酪農、間欠性、液剤”调成为“牛乳器、奶农、间亏性、液体剂”等,将“交雑、运搬器、農業施設”调整为“杂交、搬运器、农业设施”等;其次修整词汇成分,主要做到:日语词尾假名的脱落,“枝分れ度—分枝度”“芽接ぎ—芽接”“合わせ接ぎ—合接”;修饰性词尾的脱落,“環境的条件—环境条件”“気候的変種—气候变种”;格助词的脱落,“希釈の率—稀释率”“性の転換—性转换”等。
3.社会语境相似度高以及大量日语农科术语新造词被中国读者直接接受,为实现交际上的语用等值提供了条件
首先,农科日汉术语与其他科技领域词汇不同,由于近代以来中国以农业为根本,推进近、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历史使命及语言所担负的交际任务决定了译者与读者所面临的客观情势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和相似性,在语用语境上为对等模式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其次,“日本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使用汉字构造自新词意译了大量西方语言的词语。以某一个或几个固定的汉字对译印欧语言中的某个词缀,形成一系列拥有共同语素的词群,其中有不少进入了汉语”[9]。农科术语的形成是这一新式做法的典型表现。仅以上文“机、器、具”等农机具为例,这类语素群“显示出近现代农机具在动力来源及使用上有别于传统农具,既在文字上表达了近现代农机具的符号,又载入了非传统因素的现代化信息,在新词构造上显示出强烈的生命力和巨大的能量”[10]。它们很快传入中国,并被引用、传播和定型,为弥补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文化、社会及感受上的损失,为更便捷地传达认知语境信息创造了条件。
四结语
农科日汉术语的互译、受容与共享是现代日汉语言系统本身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典型交际表现。面对社会历史的重大变革,中日两国语言的交流与互用恰恰说明同处于汉字文化圈的优势是对等模式得以实施的优先条件。它既有利于实现双方术语互译时的结构对等和语义对等,又有利于照顾译作读者和原作读者的反应,实现语用对等。尽管真实的读者往往有着千差万别的个体差异,但是农科文本偏于忠实科技信息传递的特殊要求使文本的可理解性成为读者接受的首要条件。这种条件的设定促进了译作读者和原作读者的接近。同时,对等模式的有效应用也说明了,要准确无误地传达原文信息,重视语义与文体、语用与交际对等的动态翻译过程是实现等值效应的最佳途径。
另外,农科术语的翻译实践告诉我们,对等模式体现的不是形式与价值的绝对统一,由于源语与目的语在形式、特点、内涵上的差异,译文必须结合语境因素考虑结构对等与语义对等的问题。其中语义对等是核心,结构对等是手段,语境对等是条件。译者在优先考虑原文信息忠实度的基础上,关注语言语境和文体特色,以句法结构、语义内容和语用含义的对等为参照标准,将有利于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既宏观把握全局又微观剖析细节,为出色完成翻译任务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 Nida E 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116-118.
[2]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12.
[3] 韩子满.翻译等值论探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68-70.
[4] Hermans Theo.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Studieson Literary Translation[M].London: Croom Helm,1985:103.
[5] 黎难秋.中国科学翻译史[M].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378.
[6] 屠国元,廖晶.翻译等值概念述评[J].中国科技翻译,2001(5):40-43.
[7] 张亚非.试论双语翻译的结构等值、语义等值和语用等值[J].现代外语,1987(1):23-28.
[8] 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0:4.
[9] 李彦洁.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D].山东: 山东大学,2006:117.
[10] 李红. 农机具日源外来术语零度翻译之阐释——基于汉译适应化嬗变的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4):145-150.
下一篇:水平运动助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