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传统聚落的仿生性研究
摘要: 本文从仿生的角度对徽州聚落进行探讨。拟从辩证、科学的角度分析其规划布局中仿生性利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反映古人“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
关键词:徽州 聚落 仿生
“道法自然”是古代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然而在古代传统聚落的规划上也有得以应用。明清以来,徽商遍及全国各地,俗有“无徽不成镇”之说法,反映当时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徽州民居建筑风格,在我国古代文化发展过程中也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地位。本文拟从仿生角度对徽州聚落进行探讨,尝试发掘其仿生性的生态意义。
1.仿生思想概况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一直在模仿自然和适应自然,而到1960年美国第一届仿生学研讨会在美国俄亥俄州召开才标志着系统的仿生学的诞生。从古代的聚落布局到现代的城市规划都有着很多运用到仿生思想的的实例。向自然学习,以仿生的思想来指导人们的建造活动便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仿生学是以生物体的功能组织和形象构成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指导和丰富人类的建造活动,以求优化人类的居住环境。仿生思想在规划布局上的的研究课题有功能结构、构图、建筑生态、建筑环境等等。仿生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建筑生态,无论是建筑体还是建筑群以及区域规划合理地利用仿生的设计手法可以取得一定的生态效果。
2.徽州聚落概况
聚落是人类居住的生活的场所。它是在一定的区域经过一定历史时期渐渐发展形成的,包括了建筑,人文,自然条件,场所等因素。不同的地域决定了聚落的地域性,而不同地域的聚落布局反映出设计者的智慧和价值观,这也正是聚落的特色所在。徽州古村落保存得比较完整是我国传统聚落中的宝贵遗产。它在聚落的选址布局,空间营造,景观组织等方面都极具特色。
春秋时期,徽州地域先后分归吴、越、楚。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徽州聚落逐渐形成。外来的中原四合院平房与当地的干栏式建筑相融合渐渐形成了后来的徽州民居建筑形制。徽州村落在其统一的建筑形态下通过建筑体的不同组合、排列形成多样、流动的聚落形态。徽州聚落在建设初期由风水先生占卜,选择依山傍水之地。即按照“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衬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风水师根据不同的地形提出不同的村落规划。其中很多一部分是将其比拟成一具体生物,而且在规划建设中将其逐步实施。在徽州的传统聚落中就有鹤形、海螺形、牛形、蟹形、龟形等。其形态上也只是一种象形,而我们所要发掘的是更深层次上的徽州聚落结合地形适应环境的一面以及其生态价值所在。
3.徽州传统聚落的仿生性实例
3.1. 鱼梁
3.1.1.鱼梁概况
鱼梁坐落在歙县城南,练江北岸,其核心部分占地5公顷。纵观这段练江,建坝蓄水并不用于灌溉。建坝的主要用途是拦水,能蓄上游之水,能缓下游之流。有了它,整一个徽州古城便是背靠了问政山,面临着练江水,枕山面水,一个庞大而绝美的风水宝地。渔梁坝,是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它凝结着古人的勤劳与智慧,自唐代起就在此地垒筑石梁,但是多次被水冲毁,可谓是垒而毁、毁而垒。
3.1.2鱼梁聚落形态的象征性
从空中俯视鱼梁,这个水边的小村落呈现为两头窄中间宽的梭子形,其形似鱼形,这条“鱼”不仅有“鱼头”,“鱼腹”,“鱼尾”,“鱼骨”,甚至还有“鱼鳞”。其主街是一条两端低
中间高的弓形路。鹅卵石铺成了鱼鳞街,仿佛水中浮起的一条大鱼。只要练江水不断,这条大鱼就永远有生机。这对村落的稳定性,村民的追求有着积极的影响。用现代的眼观来看“鱼”形和村落功能十分合适。它便于居民的相对集中,尤其是对居住人口最为密集的“鱼肚”,练江水刚好在此拐弯,使村落大部分区域直接受洪水冲击的影响减小至最小。因村头和临江面地坪离常年水位仅5-7米,枣核形的村落剖面对临江河易受洪灾的鱼梁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
村内的街和巷构成了这条大鱼的骨骼。村落的东西向仅有一条也是全村的主街――鱼梁街,该街仿佛大鱼的脊椎骨,垂直其街衍生出十数条巷子,则是肋骨。这样一个清晰的街道结构,长期服务着村落繁忙的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
3.2. 宏村
3.2.1宏村概况:
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的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最初名为弘村,取宏广发达之意,清乾隆年间改名为宏村。北靠雷岗山,可挡北来烈风,西依西溪,东山位于左,羊栈岭居于其后,三面环水有着较丰富的人文和地理景观
被喻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其占地28h㎡,其中古村落面积19.11 h㎡。宏村建设初期,”枕雷岗,面流水,一望无际。”而后历经数次变迁和发展,在清代宏村已经是“烟火千家,栋宇麟次”古聚落发展成为“牛”结构布局,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奇迹之一。
3.2.2宏古村聚落形态的象征性:
宏村的“牛”形仿生规划可谓是大气磅礴:以巍峨苍翠的雷岗山为“牛首”;山侧西溪河水上的碣坝石碣头作“牛舌”;村口处约20 m高的古红杨树和银杏树则似“牛角”,成为村落入口的生动标志;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人们在西溪河上拦河筑坝,将河水由村西北处引入,形成长达1 268 m的水圳,象征“牛肠”(其中552 m水流平稳,
为“小肠”, 716 m水流较急, 为“大肠”) ,九曲十八弯,盘绕在“牛腹”内,利用自然地形的落差,使水流保持一定的流速,穿庭入院,贯穿村落的家家户户,并与村中心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半月形的池塘,面积为1 200多m2 ,名月沼 ,其形酷似“牛胃”; 渠水最后注入村南的面积达20200多m2 的人工湖泊———南湖,俗称“牛肚”;接着,人们又在绕村的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 这样,一幅“牛”的图腾在皖南大地上跃然而出,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悠闲斜卧在山前溪边的青牛. 这种别出心裁却科学严谨、因地制宜的村落水系规划设计,使水系成为整个村落空间的纽带,并巧妙利用山势的坡度,造成水系的落差,使水始终处于流动、飞溅状态,一年四季这里水涨不溢,天旱不竭,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解决了灌溉、消防用水,而且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在村内、村外处处可见山水与屋宇交相辉映。
4.结语
徽州传统聚落规划上对自然生物形体的模拟,体现了徽州规划思想上对自然环境和宇宙生命所传达的意义的重视 ,它不是强制地征服自然,而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进行亲切对话,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处处可见的是反映“天人合一”思想的规划理念。
参考文献:
1许祖华.《建筑美学原理及应用》[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陆 坚,杨国清.《中外著名建筑》[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3余治淮.《桃花源里人家》[M].合肥:黄山书社,2000.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朱永春.《徽州建筑单体形态构成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5(1)
6时滨、舒育玲编著.《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西递》,黄山书社,合肥,1997
7龚恺等编著.《徽州古建筑丛书》: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1999
8程建军、孔尚朴.《风水与建筑》,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南昌,1991
下一篇:ACO算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