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实践研究
【摘 要】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实践
语文知识的学习需要长期的积累和锻炼,通过使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对教学模式的全面创新,而且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同步发展。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展开实践研究,在读写的相互融合下,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品读课本内容,鼓励读后写作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美的文章和语句,对学生读写结合训练有很大的益处,在教师的带领下,与学生一起对字词句展开品读,逐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本中优美的文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读后写作,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激发写作灵感,在不断积累下实现有效的读写结合训练。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顾茅庐》这篇文章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有些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并不是很理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细嚼文章,品味文章中的真谛,首先让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理解其意义,然后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在细嚼完刘备和诸葛亮的相关事迹后,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结合学生自身的基本情况,通过阅读将课本给予我们的启示描写出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在阅读和写作的实践上,教师还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引导和延伸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学习了解和认识各种人物和事迹,在不断积累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二、深入閱读理解,展开趣味续写
创造和想象是知识的源泉与动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展开想象,在阅读课本文章的基础上,积极展开趣味续写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后的写作对课本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结合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进行续写,通过对文本的提炼和升华,在阅读与写作的相互融合下,写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文章。
例如,在学习成语故事《自相矛盾》的知识时,主要讲述的是卖矛和盾的人在夸耀自己的商品时,由于言辞不当,导致两种商品的功能相互抵触,卖者无法自圆其说,非常尴尬,同时也导致自己的商品不能得到买家的信赖,无法出售。这篇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多余的事做出来反而不当。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续写,站在卖者的角度,想象卖者回到家后,不断反思自己,觉得自己所说的话非常不当,于是决定写一篇反思日记,反思自己的问题并做出未来的销售计划,让学生以故事为线索,说明故事背后的真正道理,并通过续写深化学生的思想与内涵,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学生在阅读后展开趣味续写,通过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增强学生的写作欲望,在读写结合过程中,教师要细心聆听学生的发言,给予学生阅读和写作方面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实现更大的进步。
三、结合实际生活,强化读写实践
读写结合不能仅仅依靠课本知识的强化,还需要在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寻找素材与情感,才能进一步读出文章的精妙。如果缺乏生活的基础支撑,那么阅读就会变得毫无生机,通过阅读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实践,在实践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与动力,让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全面的强化。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时,课文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有很大的联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展开阅读,并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通过阅读学习到了哪种写作方法?阅读后小组之间可以展开讨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并列、概括等写作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写作,介绍自己身边生活中存在的仿生学,通过展开阅读与写作实践,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小学生的读写实践可以从身边的实际生活入手,通过阅读课本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并在实践的帮助下逐步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充实学生的写作词汇,帮助学生梳理正确的写作结构,有效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中阅读和写作两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阅读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写作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转化和吸收,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结合与训练,在增强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让小学语文课堂展现出灵性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孙振平.新课改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61-62.
[2]孙婷.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转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9(01):81.
上一篇:艺在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