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摘要〕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AI等现代科技引发了一场全新的文化创意产业革命,在颠覆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也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获取新竞争制高点的契机。尤其人工智能技术业已成熟的学理性为其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提供了基础,并正在逐级助推人工智能进入文化创意产业由选择性介入到全面进入。AI时代,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创新是选择主动型追随还是被动型接受将直接决定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的高度与广度;创新思维与变革理念的与时俱进则塑造着AI进入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式与速度。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创新现状是崛起与阻滞并存,如何立足我国文化自信构建,积极利用AI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在主体优化机制、创新扩散机制、分类跃迁机制与制度支撑机制等实现机制上重构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提升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能力与国际文化话语权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AI赋能;人工智能;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文化自信;文化伦理生态
〔中图分类号〕G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9)01-0035-10
一、引言:AI赋能
美国学者麦克高希在其《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一书中以“文化技术”为参考值界定世界文明史。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史,每一次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都强有力地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前迈出一大步,无论是印刷术、蒸汽机还是正在进行中的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机器智能(MI)的一部分,近年在大数据、算法、自主学习、深度学习、传感器等软硬件演进基础上不断实现革新。同时经过60多年的发展逐渐从第二产业渗透到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现已进入与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的全新时期,起着加速文化生产方式变革的革命性作用——AI为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带来全新引擎和不竭动力,激发创意产品的多元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产生全新的文化创意业态……为此,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将完成语义重建、范式转变和产业重塑,一场以人工智能为导向的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的研究将势在必行。如何借助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体系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建构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中国独有的创新体系与文化自信是当下亟须思考的重要理论与现实命题。
从现有研究成果看,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算法创新、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物联网的崛起与智能制造的革新推动了AI时代的加速到来。而智能化生产、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智能语音与视频融合、视频图像识别与视频理解、跨媒体融合等技术创新则推动智能化成为发展的新方向,也给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研究带来挑战与变革。有学者提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一系列科技创新为一种集聚创新,是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Kumar,2017)〔1〕,可促使多种技术与文化资源融合,实现文化生产链条的无缝隙链接,推动文化创意过程被数字技术重塑(Le、Masse & Paris,2013)。〔2〕由于人工智能中的数据处理、语音与图像识别、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智能算法等在新媒体传播中具备普遍适用性,大数据技术能对隐藏的未被发现的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进行价值聚合与利用(刘雪梅、杨晨熙,2017)〔3〕;而融合媒体则呈现“中心化”向智媒体转化的趋向,“第一现场”介入解构了传统媒介的“权利中心”意志(Arsenijevic & Andevski,2015〔4〕;陈长伟,2017〔5〕)。一方面,人工智能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够最快地锁定信息热点,实现快速审查和对内容的把关,从而保证信息生产的及时有效完成;新闻内容推送方式由大众化覆盖转向个体化定制,表征现实机制则由记者中介转向算法中介(张超、钟新,2017)。〔6〕另一方面,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耳机、智能电视、VR和AR等使体验式信息消费成为可能(Shahzad et al.,2017)〔7〕,智能反馈机制则能让生产者更好地洞察用户的心理与需求,完善信息生产、传播和体验(喻国明,2017)〔8〕;此外,人工智能提高了媒体产业的盈利能力,而且智能媒体融合在不同的媒体专业之间展开密切合作,实现了商业思维与受众的互动(Wagner,2016)。〔9〕但是,人工智能也引发了对人文伦理的思考(Cerka et al., 2017)〔10〕,需要技术人员与媒体专业人员协同对抗人工智能存在的偏差(Hansen et al., 2017)。〔11〕
综上所述,现有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方面的研究尚停留于媒体领域,关于AI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建构的重要性缺乏关注。由此,本文将探究人工智能时代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的机理,提出由AI牵引的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体系,建构基于AI的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跃升机制,为提高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智能化创新水平提供理论思考。
二、人工智能技术学理性: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的原理与逻辑
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的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社会需求的协同驱动,人工智能已具备了加速发展所亟须的基础设施要素、科技创新要素,同时这一背景也折射出人工智能发展变迁的一些脉络。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开始呈现深度學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精准智能等某些新特征,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深度分析能力以及刺激感应能力,而这些能力成为人工智能在互联网时代走向“智能化”与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创新领域的基础,并凭借链式革新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从学理基础看,由大数据驱动的知识学习、跨媒体协同处理、人机协同增强智能、群体集成智能、自主智能系统与优化决策控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重点,算法理论、认知科学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理论是人工智能发展形成的理论基础。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形成是建构在三大理论观基础之上的,其中符号主义(又称为逻辑主义或计算机学派)强调符号是人类的认识基元,人的认识过程即是对符号的计算与推理过程;联结主义(称为仿生学派)认为人的认识基元是人脑神经元,强调认识过程是人脑进行信息处理的过程,其主要原理是人类智能是由人脑生理结构和工作模式决定的;而行为主义(称为控制论学派)的主要原理则是智能取决于感知和行动,智能行为通过与现实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体现,其研究重点是模拟人的各种控制行为〔12〕……上述三大理论为人工智能进入以创意、感知、体验为鲜明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论的发展已为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夯实了根基。一是大数据智能理论,该理论侧重数据驱动与知识引导相结合、自然语言理解和图像图形为核心的认知计算等理论与方法,以深度学习模型生成式对抗网络等为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提供了新手段;二是跨媒体感知计算理论,该理论强调超越人类视觉能力的感知获取、主动视觉感知计算、自然声学场景的听知觉感知与交互环境的言语感知计算、面向媒体智能感知的自主学习等,直接助推了智媒体时代的到来;三是混合了增强智能理论,该理论研究混合增强智能、人机智能共生行为增强、联想记忆模型与知识演化方法、云机器人协同计算以及真实世界环境下的情境理解与人机群组协同等,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机协同创新提供了基础。
上一篇:修复文化基因镌刻民族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