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的影像缔造者
医学影像学(Medical lmogeology),是医学与理工学科的完美融合。它高端、快速、精确,它在高科技的医学时代舞动着独特奇妙的舞姿。
在医学影像学高速发展的今天,“x线”、“CT”、“MR”、“心血管造影”等这一类词语对于我们早已不再陌生。在该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医学影像学中的几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医生借助于它们,做出最精确的医疗诊断;护士借助于它们,给予最恰当的护理治疗;我们每一个人,借助于它们,了解身体的内外是怎样一个巧妙的世界。
从学科结构上来说,医学影像学,包括放射诊断学(Diagnostic Radiology)、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和超声成像(Utrasonog raphy)。
从医学影像学的名称来看,“医学”清楚明白地指明它归属医学大家族,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基础医学(特别是解剖学、病理学、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影像”则告诉了我们这个专业不仅仅只和医学挂钩,还涉及物理学、电子学、化学、生物医学工程、药物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
现在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当今社会如此迫切需要医学影像?没有医学影像的年代,人们照样靠“望、闻、问、切”治了几千年的病。但是人们慢慢认识到这种方式由于确诊时间太长而耽误了治疗时间,而医学影像,通过x线表现,CT表现,MR表现,能够清楚看见胸部等其他部位的病理变化,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像胸内甲状腺肿等一些确切的诊断。
不能忽视的“MR”
时至今日,在医学界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能确诊的疾病。但它们,正在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中特别是MR的问世以来,逐渐减少。医学影像学的应用,使得许多原本“无药可救”变成“药到病除”。所以谈到医学影像,不得不说的一个方面就是MR。
MR即核磁共振成像。为了避免与核医学中放射成像混淆,把它称为核磁共振成像术(MR)。它是继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自20世纪80年代应用以来,它以飞快的速度迅猛发展。它的基本原理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中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中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
对于疾病的诊断,MR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MR对检测颅脑常见疾病像脑缺血、脑内血肿、颅内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椎管内肿瘤等非常有效。
MR,作为一种分析手段早年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到1973年才将它用于医学临床检测。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理查德R恩斯特(Richard RErnst)曾经在影像学关键技术——博立叶变换核磁共振的成功开发后使得MR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最终获得普及,尤其在人体大脑成像方面取得巨大进步。
2007年11月,理查德R恩斯特做客医学影像学专业全国排名第一的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与众师生共聚一堂,趣谈核磁共振。我正好是研究生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的负责人之一,亲身聆听这场与自身专业紧密相关的讲座,受益匪浅,了解到许多学科前沿的知识,而对于医学而言,时时关注和掌握学科前沿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MR,医生们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不需注射造影剂,无电高辐射,对机体没有不良影响。
关注医学影像的发展
虽然医学影像学有精确快速的优点,但我们不能忽视它带来的问题。对于患者来说,医学影像技术带来高额的帐单;对于医者来说,医学影像隐含着各种危险的辐射。
平时学习过程中,我喜欢浏览一些相关的学术网站,关注与专业有关的医学进展。我了解到,长期以来,由于医学影像学的昂贵价格,许多贫困地区无法享用它们给医学界带来的便利和福利。2005年由四川大学华西二院宁刚教授牵头,在成都召开了第一届西部儿科影像学会,同时成立了“西部儿科影像协作组”和“西部儿科影像发展基金”。2007年又在成都召开了“第二届中国西部儿科影像学术会议”。西部地区影像学的整体水平得到大力提高。
经过医学影像学近二十几年的实践和改进,医院里操作放射科类的工作人员的保护措施也在日益更新和先进,他们被辐射伤害的几率大大降低。随着国内外医学影像学的交流不断增加,国内各地影像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工作危险度的不断降低,全国各医学高校对医学专业的重视也日趋益重。
尽管这是 个很年轻的专业,但已成为一门日益热门抢手的专业。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一般是服务于医院的检验科室,CT、超声等成为他们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正是透过这一部分,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体的病理变化。在这门高端专业的迅猛发展下,也有越来越多的本科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提升自己。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期待有更多同学加入我们的行列,共同着力于专业的推进,亲手书写出医学影像学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