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女王”是如何开窍的
6月初,英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盛大庆典,庆祝女王登基60周年。伊丽莎白二世,是继维多利亚女王之后,第2位在位长达60年的英国君主。
讽刺的是,维多利亚女王,开创了“维多利亚年代”,文治武功极盛,版图遍及全世界,成了“日不落国”;相反,如今这位女王在位的60年,该国却逐渐走向衰落,殖民地纷纷独立,帝国分崩离析,一派“帝国斜阳”的景象。
纵然如此,这位女王仍深受国民爱戴。在4天的庆典中,英国真的做到了君民尽欢,国民由衷地为他们的女王庆祝。最新民调亦显示,8成英国人赞成保持王室制度,足以跟当年女王登基时相比。
当年女王登基后,便着手让王室适应时代变化,例如首次在王宫中举行午餐聚会,招待民间人士;首次制作并公开王室生活的纪录片《王室家庭》;首次公开展览王室的收藏品等。但在战后的民主化浪潮下,王室难免要背负君主制的原罪和十字架。更何况,随着英国媒体的市场化竞争愈演愈烈,小报文化盛行,王室成了后者虎视眈眈的对象,磨刀霍霍,无所不用其极挖其疮疤,以满足公众的低俗品味。
女王的担子很重,她一直尝试尽力维持王室的既有传统和尊严,不让它被如今的民粹主义、公众和媒体的低俗品味所侵蚀。女王对媒体越来越怀有敌意,视他们为洪水猛兽,把王室的种种麻烦和不幸,视为媒体无理炒作的牺牲品,因此一直拒绝与他们妥协合作。
结果,她终于碰上登基以来最大的危机。1997年8月31日,戴安娜在巴黎撞车逝世,当时女王举家正在苏格兰渡假。由于戴妃此前已经与查尔斯王子离婚,已非王室成员,所以女王认为其葬礼应该以“私人性质”,王室也无需有任何特别表示。随后她才发觉,戴妃受到国民怎样的爱戴。当时全英国一片愁云惨雾,各地来白金汉宫悼念戴妃的群众络绎不绝,鲜花在宫殿外的栏栅前,堆得水泄不通,连卫兵平日的换班仪式,也要移师到别处举行。大家对王室的冷漠和麻木不仁,渐生怨愤。
相反,新任首相布莱尔却懂得审时度势、顺应民意,在演讲辞中接纳了“政治化妆师”坎贝尔的提议,形容戴安娜是“人民王妃”(People""""s Princess),适时抚慰了国民的伤痛,成功令自己的民望急升。
布莱尔本来一番好意,建议女王应有所表示。但这些看在女王眼里,都只不过是无聊的政治作秀,是向那些疯狂的媒体、无理的民意,作出毫无尊严的投降。她有她的原则,以往的白金汉宫,从来未为任何人的逝世下半旗致哀,连她父王驾崩也不例外。更何况戴妃已非王室成员,没理由要向民粹主义屈服。
王室这样做,在媒体眼中,无异于与民为敌。报纸头条开始疯狂炒作,攻击王室的冷漠和麻木不仁。结果,民意急转直下,调查显示,7成国民不同意王室的做法,甚至有四分之一的人赞成废除王室制度。女王的态度不得不软化了。
女王最终采纳了布莱尔的建议,打破惯例,让王室下半旗,为戴妃隆重举行国葬。她还亲自走进哀悼的群众中间,一派与民同哀的态度。葬礼前一天,她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葬礼当天,当王妃灵柩经过白金汉宫时,她更鞠躬致哀。最终,事件因女王愿意走下凡间,而雨过天晴。
从此,女王开了窍,变得比以前更亲民,更懂得变通、与时俱进。她开始在公众场合尝试流露出更多的个人感情,例如露出微笑,在悼念“9•11”死难者时流泪……
女王先后开通了自己的YouTube频道、twitter账号等,又在图片共享网站Flicker首次公开了六百多张王室生活照片,以此展现其亲民风格,让更多人可以接触到王室。
她一再减少铺张浪费,例如削减享受政府供应的王室成员数目,只保留本人、查尔斯皇储、威廉王子和哈利王子。近年,她推出王室的最大变革,更改王室的承继制度,让女性和男性承继王位时拥有同等的地位。
结果,这一连串改变,让她继戴纪的“人民王妃”后,成了人民的女王(People""""s Queen)。在为期4天的钻禧庆典中,国民发自内心地为她祝贺,让她得到最大的欣慰。这也为那些身段太高、固执己见、高高在上的政治人物,上了宝贵的一课。
上一篇:预演画家身后事
下一篇:品味沉香贵在“香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