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后台湾地区考古学的发展历程
总结,再到60年代以中原(殷商)考古为主导,逐步过渡到70年代以后台湾地区考古的本土化和重新定位。
关键词:台湾考古 《考古人类学刊》 论文 作者 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 1949以后
中图分类号:K851;K27 文献标识码:A
对特定学科发展与变化的研究,是学术史研究的主轴,而该学科的学术文章则展示了学者对研究的关注[1],通过检视学科核心期刊的相关论文刊登情况,可对该学科发展的变化有所了解。在对学术史的研究方法上,大多是采用传统的综述式研究,采用文献统计法分析研究学科发展的文章数量整体较少。本文通过采用细分考古学论文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考古学发展;此外,还对论文的作者加以分析讨论,以从更客观的角度审视台湾考古学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台湾大学(以下简称“台大”)《考古人类学刊》1953—2006年论文和作者的统计分析,揭示1949年以后台湾考古学的发展历程。
台大《考古人类学刊》自1953年创刊至2007年改版,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台湾地区刊登考古学文章最为集中的期刊。2007年,为应对其他高水平的同类期刊的竞争,从第67期开始,该刊改版出版,去掉了“台湾大学”的抬头,并改组编委会,同时增加了校外编委,此外,还成立了咨询委员会以应对日趋激烈的期刊竞争、保持高质量的稿源[2]。改版后的《考古人类学刊》每期所发的文章都围绕某一不同专题进行综述,但并不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也不便于用本文所采用的统计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因此,本文将以改版前(1953—2006年)此刊发表的论文为视角来检视1949年以后考古学在台湾的发展历程,从中也可以管窥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考古学科的建设与成长。
一 《考古人类学刊》的创刊背景和学术地位
台大《考古人类学刊》是由台大考古人类学系于1953年创刊发行的学术刊物。1953年,李济先生在第一期《考古人类学刊》“发刊词”中就指出了刊物创办的缘由:对本系藏品的登记和研究意见“公诸同好以资讨论,并促进社会上对于考古学和民族学一般的兴趣”;为记录和探讨科学问题提供一个适当的发表地方;及时公布考古学和民族学新加的标本;为真正的专门学术提供“培植与滋长”的园地[3]。因台大考古人类学系继承了日据时期台北帝国大学土俗人种学教室留下来的考古学和民族学标本,加之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的新标本的增加,有必要对这些珍贵的材料进行记述、描述和研究,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才有了《考古人类学刊》的创刊。
早年的台大《考古人类学刊》无论在编排、出版频率以及文章水平上都堪称一流[4]。由于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的李济先生众所周知的学术背景,以及系内教授担任该学刊的主要撰稿人,故而该学刊的核心作者群主要为从大陆迁台的十多位重量级学人,以及他们在台培养出的第一代考古学者,故而该学刊的作者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地位和极大的影响力。
2006年,台湾“国家科学委员会”在台湾地区人类学类期刊评比中将“中央研究院”的《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现改称为《台湾人类学刊》)、《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和台湾大学的《考古人类学刊》列为人类学文章刊登的最主要与历史最悠久的期刊,其中的《考古人类学刊》是三者之中考古学类文章刊载最为集中的刊物。因而,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成了台湾考古学论文最为重要的载体[5]。
《考古人类学刊》从1953年创刊至今已逾60载,已经成为台湾最资深的考古学與人类学期刊,尤其是考古学论文发表最集中的刊物。因此,《考古人类学刊》对于台湾地区考古学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该刊是以李济先生为主的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所创立,且该刊还刊发了台湾本土第一代考古学家张光直等人的处子作,故而学术价值重大。通过对该刊所刊载论文的分析,可以审视自创刊以来台湾考古学的发展及其成就,同时也可以窥见台湾大学考古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特质。
二 《考古人类学刊》的论文分类及刊文统计
(一)《考古人类学刊》的刊文统计及论文分类
《考古人类学刊》在创刊之初设定为半年刊,即每年出版两期,但后来考虑到投稿文章的数量和期刊的质量,从1957年(第9/10期)开始,变为两期合刊,一年出版一本,但其中1958年(第11、12期)、1966年(第27、28期)仍为半年刊,一年出版两期。到了1980年(第41期)后转变为一年一期,直至2007年改版。2000年因为台大考古人类学系成立50周年,故这一年出版了三期。当然,期间有几年也出现过因特殊原因中断的现象,如1968、1969、1977—1979、1985—1988年该期刊就没有发行。除了以期刊形式出版发行外,如遇考古人类学系举办学术研讨会,针对某一主题由多位学者发表相关论文的时候,《考古人类学刊》也会将这些论文收编成册,以特刊的形式发行(图一)。
基于《考古人类学刊》的创刊背景及基本定位,其所刊载的文章涵盖了整个人类学领域,而且也不仅仅限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范围,而是包括了考古学、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四大分支。而本文在对《考古人类学刊》论文分类时,也兼采大陆学界的分类习惯,将该期刊的论文分为考古学研究、人类学研究、民族学研究、涉日研究、语言学及文字学研究、外文研究及译著、学术史研究和其他等八大类。其中需特别指出的是,人类学研究包括了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则为关于台湾原住民和其他民族的研究,涉日研究则包括了对日据时期日人学者研究工作的总结、对日本的研究及对日文书籍的翻译和评论等,外文研究及译著则涵盖了该期刊所刊载的所有外文文章。除此之外,不便分类的论文则统归为其他类别。
上一篇:外骨骼下肢运动步态的仿真研究
下一篇:语言演化、古人类学和认知神经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