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报纸要做规范正确地使用中文之楷模
摘要:主流报纸(大报)是文化的集散地和文化大发展的领军者;大报权威、号召力强,办大报必须认真。提升文化服务力,增加大报的服务效能、惠民效力,一些大报要将报纸的文字或事实、知识、逻辑上的失误降到最低程度。严格按照词法、句法和逻辑等写文章、编校文稿,报人应身体力行;保持大报的阅读率、接受度,生产大报理应关注、完善中文。提升大报的文化质量,全面提高报人的文化素养是急需与中心工作。追求文章细节的准确性,助益阻止中文退化之势和繁荣、优化中文生态,报人、大报当长期地发力。
关键词:“全国百强报纸”;中文;质量;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212;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83.6%的受访者认为国人汉语应用水平在下降。[1]推进文化建设、发展,全面“美丽中国”,规范地应用中文是础石与现实诉求,这是文化益智、文化修身和文化强国的实事。1951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奋斗”。以后,《人民日报》陆续发表纪念社论《大家都来讲究语言的文明和健康》(30周年时)与《认真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40周年时);该社论发表50周年日,《人民日报》又发表评论员文章《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继续奋斗》。可见,长期、全方位、正确地使用汉语应然、必须。中文是中国文化、文明的要素与载体,新、老媒体是文化传播、扩散的要地与主力,基于《通用语言文字法》和上述社论,依法、合范地使用汉语、传达先进文化,媒体当竭诚服务、给力并做模范。
二、问题缘由:读2015年6月下半月沪、京三报小札
本文札记是笔者读2015年6月沪京三报笔记的一部分,其瑕疵主要是:用词搭配不当,用字、用语与标点符号不规范,语义表达不精确和逻辑混乱、知识性错误等。笔者的解析,若有恙,恳请指正。
(一)《文汇报》瑕疵及简析
6月16日1版“打造中国制造……”,其“核电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佼佼者”,用“核电制造业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佼佼者”为好。
6月16日1版“今天上下班……”,其“……申城仍会处于强降水模式”,用“……申城仍将遭遇强降水”为佳;城市处于模式,此话不妥。
6月16日2版上端照片说明“在实验室中,陈……(右三)指导同事做试验”,用“陈……(右三)指导同事做试验”或“陈……(右三)在实验室指导同事做试验”为佳,这样,文字简洁。
6月16日7版“想要一件隐身衣”,有恙:“在正常折射率条件下,你观察到的水下面的稻草会弯曲”,由右图可见,这段话用“……水下面的稻草会弯折”为好;弯曲、弯折意思不同。“将给电池供电的隧道二极管以及……”,此话有误,隧道二极管非电源,它工作需要电源供电。“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看成是空间分布的各种性质”,不妥;物体是性质,这话不通。
6月18日8版“20项设计配置优化升级……”,其”最大功率为123Kw/5600rpm,峰值扭矩可达230Nm/4600rpm”,应是“最大功率123kW,峰值扭矩可达230Nm”;功率、扭矩的单位,均与转速单位无关。表明功率、扭矩的大小,二者的单位里不应有kW、Nm以外的单位。
6月18日4版“如果拿破仑赢了……”,其“加上量子力学的眩晕理论搞搞时间穿越”,此话有误。量子力学里没有眩晕理论,也没有什么时间穿越。
6月19日5版“普选法案遭否”,其“……在会见传媒时表示”,用“……会见传媒界人士时表示”为好;会见传媒,此话不当。
6月22日“文汇读书周报”1版“为我的灵魂作歌唱的教师”,用“为我的灵魂歌唱的教师”为好;作歌唱,此话别扭。
6月22日“文汇读书周报”6版“哥廷根游学记”,其“既可测量电动力学单位又可测量功率的电功率表”,应是“既可测量电流强度大小,又可测量电功率大小的电功率表”;测量电动力学单位,此话不通。
6月24日12版“‘真实化’:韩国电影……”,其最后“作者系复旦大学文艺理论教授博士生导师”,应是“……文艺理论教授、博士生导师”。
6月25日8版中央大照片说明“……在纽约时代广场进行瑜伽表演”,应是“……在纽约时报广场表演瑜伽”。
6月26日8版右侧小照片说明“……将首次举行综合评价录取”,用“……将启动首次综合评价录取工作”为好;举行录取,此话不当。
6月28日1版“‘国家一级文物’……”,其“‘司母戊鼎’等国宝……”,应是“‘后母戊鼎’等……”;2011年,该鼎被正式改名为“后母戊鼎”。
6月29日7版“先粗筛后细筛……”,其“1978年以来,高考制度已经未曾间断地实行了37年”,应是“1977年以来,高考制度已未曾间断地实行了38年”。“文革”后恢复高考,时在1977年冬季;此乃“77级”大学生之由来。
6月30日11版“狄更斯说”,其“1862年,奈丽从伦敦消失,而狄更斯则频繁的去往法国,直到1965年火车事故,这段隐秘的感情才浮出水面”,应是“……1865年火车事故……”。
(二)《新民晚报》差池及分析
6月16日A24“茅盾与《子夜》(下)”,其“当他在三层楼上热不可耐地写作《子夜》时”,有疵。1931年10月,茅盾开始撰写《子夜》,1932年12月5日脱稿。可见,时在秋天与初冬,因此,“热不可耐”使用不当。
6月16日B4“安徽名胜三日游”,其“丫山……为华东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应是“……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区”。
6月16日A23“邂逅阳光”,其“传说,天使用一道光引领着最早的定居者在琉森修建了一座礼拜堂,也就是如今的霍夫教堂,于是在840年的文献上,琉森被唤为‘光之城’”,用“……在840年前的文献……”为宜。
6月17日B4“‘锐变’更青春”,其“1.4L发动机最大功率66KW,最大扭矩132牛·米”,应是“1.4L发动机最大功率66kW,最大扭矩132N·m”。量的单位符号,字母的大、小写不能随意地用;同一篇文章里,单位符号,中、外文不能混用,要统一,即全用中文或外文。
6月17日A15“读者见解”,其“数百年的古运河在亭台楼榭旁宁静蜿蜒……”,有误。古运河,即京杭大运河,它始凿于公元前486年,经隋、元两朝续凿,距今已有2500年了。所以,用“2000多年的古运河在亭台楼榭旁……”为好。
6月18日B4中左端照片说明“……带着美国的儿女回到德国”,用“……带着美国籍的儿女回到德国”为准。
6月18日A20“明星去哪儿了”,其“明星阵容之强大令人眩目……”,应是“明星阵容之强大令人炫目……”。
6月20日C14“杏”,其“即使在人们印象中似乎可称为中华吉祥文化代表的桃子,真正进入诗的,也就‘桃之夭夭’一句,著名的‘桃花源’、‘桃花潭’,俱与桃花无关”,这有误。“桃之夭夭”,形容桃花茂盛、艳丽,与桃子没关系。许多诗歌里均涉及桃子,如:“不同桃李混芳尘”,“凡桃俗李争芬芳”(明·王冕);“天上碧桃和露种”(高蟾《上高侍郎》)等。安徽泾县的“桃花潭”,历史上和现在均与桃花有关。
6月21日B6“看见”,其“莫说姐姐浦东乡下人一枚”与“再来一枚瞿秋白”等,为何用“枚”?这有违语法。
6月21日A6“父亲节,给爸爸写一封情书”,该标题用“父亲节,给爸爸写一封‘情书’”为好。
6月22日A9“浴血鏖战”,其“重机枪,中国有18挺,日军为38挺”,这段文字要明确是一个营(大队),否则,此数据无意义。
6月22日A25“梵高的女人缘”,其“心理学始祖弗洛伊德……”,不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德谟克利特等人的著作都涉及到心理学问题;1590年,德国人葛克出版了第一本以《心理学》为名的著作;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弗洛伊德可谓心理学的分支——精神分析学的始祖。
6月24日A3“合作的草种……”,其“中美关系要登高望远曾益其所不能”,拟是“……要登高望远增益其所能”或“……要登高望远化解其不能”。
6月24日B4“赶晚集的活力小子”,其“最大功率167马力,最大扭矩245牛米,而且扭矩从1400rpm就可以达到峰值”,有疵。功率的单位是“千瓦”、“瓦”,“马力”乃已淘汰的单位;转速单位当用转/分(r/min),rpm也是一淘汰的单位。
6月24日A22“纳米胶囊治癌症……”,其“胶囊集中到癌细胞周围,利用磁共振成像拍摄时,获得了比平时更清晰的肿瘤形状”,用“……周围,此时,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摄像,会获得比平时更清晰的肿瘤形状图像”为好。
6月25日A31“揭秘美国智库……”,其“二则也有利于智库在政策领域的公信力”,应是“……有利于提高智库在政策领域的公信力”。
6月25日A28“变通哲学”,其“考取了工程硕士学位后,任职于悉尼一家跨国公司。具有危机意识的他,晚上到开放大学修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用“约翰考取了工程硕士……他,晚上还到开放大学修读……”为好。
6月25日B3“东京审判概况”,其“中国著名法学家梅汝璈代表中国参加东京审判,任中国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律代表团团长、首席检察官和首席法官”,这不对。当时,梅汝璈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向哲濬为该法庭中国检察官。
6月26日A31“我遇到你”,其“时任新闻评论部主任孙玉胜给我打了一个电话”,用“……和我通了一次电话”为好。打了一个电话,此话不当;书面语、口语不同,前者当规范、严谨。
6月29日A“失踪”,其“这个绿自行车乒乓球打得凶狠”,用“这个‘绿自行车’乒乓球打得很好”为佳。
6月26日A19“智能手机会让心脏起搏器‘罢工’”,其“智能手机产生的电磁干扰会模拟出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信号,导致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释放电击刺激心脏”,用“智能手机的电磁波类似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信号,这会诱发植入型……”为准。
6月27日C8“从大都会博物馆……”,其“商代的青铜”,应是“商代的青铜器”。
6月29日A9右侧下照片说明“我军机枪阵地正向敌人扫射”,应是“我军机枪正向敌人扫射”。
6月29日A22“选择出英雄”,其“巨大的气压猛地将机长的上半身吸出舱外。他本能地用脚勾住椅子,一名机组人员敏捷地抱住他的脚踝,机长才未被完全吸出舱外”,用“巨大的气压猛地将机长的上半身推出舱外……机长才未被完全推出舱外”为好。
(三)《光明日报》闪失及解读
6月16日4版“今天,你‘低碳’了吗”,其“与国际接轨,有效推进低碳模式”,用“……有效推进低碳模式发展”为宜;推进模式,这话不妥。
6月16日12版“彗星探测器‘菲莱’”终于醒了”,其“并储存了24瓦电源”,应是“携带了一功率为24瓦的电源”;储存电源,此话不通。
6月20日8版“毕加索的突破和创新”,其“德军对西班牙北部城市格尔尼卡进行了狂轰滥炸”,用“德军对西班牙北部城市格尔尼卡狂轰滥炸”为好;进行了滥炸,此话别扭,文字当简约。
6月21日1版“我科学家研制出‘光动’材料”,多处有恙:“该材料可在包括太阳光在内的各种光源照射下驱动飞行,其获得的驱动力是传统光压的1000倍以上”,应是“该材料可在包括太阳在内的各种光源照射、驱动下飞行,相同条件下,其获得的驱动力……”。“可以在包括太阳光在内的各种光源照射下有效驱动飞行。研究人员介绍,实验所用光源都较弱,如普通激光、氙灯等。也就是说,这种材料对驱动光源并无特殊要求,因此可以广泛应用”,用“可在包括普通激光器、氙灯等光强度较弱的各种光源照射下飞行。也就是说,这种材料……应用”为好。“光源的波长与石墨烯材料产生的驱动力成反比,即波长越短,材料产生的驱动力越大”,应是“光源发出的光之波长与石墨烯材料获得的驱动力成反比,即波长越短,材料获得的驱动力越大”。“这是我们了解到的,迄今为止科学界第一次用光推动一个宏观物体并实现宏观的驱动”,用“……科学界第一次用光推动一个较大物体并使之运动”为佳;1899年,俄国科学家列别捷夫首先观察、测量光压,并做过系列实验,“光压风车”是中学实验室的项目。“理论上获得的驱动力至少能使其达到0.09米每秒的加速度”,应是“……达到0.09米每秒的速度”。
6月22日4版“守卫孩子们的科技梦想”,其“科技类课程(包括科学、劳技、通用技术、物理、生物、化学、地理等课程,以下简称“科技课”)……科技课仍然没有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现普及,高中教育阶段更是没有开设科技课。其他的科技类课程在很多学校也属于‘边缘课’”,课程的正常开展不能保证。”用“科技类课程(包括科学、劳技……科技课仍然没有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地普及、落实,高中阶段科技课开设得也不全。一些科技课在很多学校属于‘边缘课’……”为准。现在,中学生均学习理、化、生、地等课程,不能说“高中教育阶段更是没有开设科技课”等。
6月25日5版“山水镜中情”,其“六安墓墓主可能就是当时楚国派往六县的驻军或戍边大将”,用“六安墓墓主可能是楚国派往六县的驻军军官或戍边大将”为佳;墓主是驻军,这话不通。
6月25日16版“童庆炳”,其最后“工程《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应是“‘马工程’《文艺理论》……”。
6月26日11版“冈瓦纳古陆鸟类化石”,其“因为这些尾羽特征并不符合空气动力学”,应是“……特征并不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基本要求”。
6月26日11版“防晒霜的SPF值……”,其“防晒霜可以减少到达皮肤的紫外线数目”,用“……到达皮肤的紫外线的数量与强度”为准。
6月27日12版“如何看待‘轴心时代’”,其“‘商朝’很发达,其青铜文化之深厚博大……直到今天,即便用现代高科技也不能重铸当时铸就的那些精美礼器、食器、饮器、武器等”,这话过了、太绝对。重铸商朝的那些精美礼器、食器、饮器、武器,现在非难事,只是个别问题,现在还不清楚其因。
6月29日6版“为什么时间会多出1秒”,其“在1个天文秒里,他们数出铯原子的133同位素‘振动’了9192631770次,于是铯原子辐射9192631770周期定义为1原子秒”,用“科学家研究后建议:用同位素铯133在某两个能级间跃迁所对应的电磁波振动9192631770次所需的时间为1原子秒”为佳。
6月30日9版中央照片说明“绿水青山的贵州路”,用“绿水青山的贵州一瞥”为好;该照片里无“路”。
(四)用心地出版“三报”是现实诉求
《新民晚报》《文汇报》创办于民国,属“中华老字号”;《新民晚报》位列“全球日报50强”,《光明日报》乃国家级媒体,三者都是国家主管部门认定的“全国百强报纸”(下称大报)。“三报”是名高望重的“大”传媒,是当代文化的代表。上述消息等[2]说明:办好三报应全心全意地,对三报瑕疵率较大之况,报社当重视、降低之;保持三报的影响力、作用力及其位势,大力地灭消报章频见的“苍蝇”刻不容缓。
三、相关的思考与建言
(一)正确地使用中文,大报当为、必为,做社会表率
中文承载了我们的思维,是表达思维、思想的工具;阅读、书写汉字和用汉字思维乃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之本。经济发达之时,发展、繁荣文化,提高国人文化素能,中文必须跟进,它理应健康、繁盛。大报乃中文与文化、文明的投送基地,报人当奉语言文字方面的法律、法规等为准则,为规范、优化汉语多献力;大报是文化,是文化样板,关注、完备文字,多维地为纯洁中文做实事是报人、报社的使命与重大的现实课题。文化发展、昌盛和文化慧人,中文及准确地表述是基址;大报,读者的期待高,优美汉语、规范中文和化消语言腐败之状,大报需担起责任、并助力。文化大发展,中文当美丽,中文不能乱;重视、推进语言文明,正确使用中文,报人、大报当为、必为,做全社会的表率。大报是中国文化的靓丽名片,也是外人了解、学习中文的文本,它们不能“蓬头垢面”;传播文化、文明信息,大报要有专业、职业的表达与内涵,文字、细节毛糙,将负影响大报的气质与“颜值”。大报,文字合规、文章优美,中文幸甚、文化幸甚;让中文健康非小事,现在与将来,大报均当合范的文字、文章范导社会。
(二)生产大报、助文化繁荣,报人当视文字、文章为生命
1.规范汉语、美丽中文,报人要注重完善报纸的字、词、句
中文是中国文化的构成与表征,促进中文发展、完美中文,大报当担纲、做楷模。大报是“文化报”、“教育报”,其文字、文章须信、达、雅,文化品质理应保持。所以,办大报马虎不得。刻下,大报的文字、文章必须优美,以示范读者,助社会全面、“绿色”发展。完备文字、细节与雅文频出乃保持大报在文化场域活跃度及其影响力之核心;让大报“高大上”,使其字、词、句和标点符号等准确特重要、最关键。文化建设、发展,大报是主体、又是客体,文化大繁荣之当下,推进文化发展的平台与抓手——大报要不失清雅,其文字、文章不能“粗”,它的文化品质不能无意地因“小”节而自我解构。营造美好社会,提高国人生活品质,规范地应用中文、使中文优美乃实务,此事不能小觑。大报是文化重镇与报业的旗帜,它理当始终文雅,其点点滴滴均要达标。中文小乱之象不扭转、大报的文化品质下滑,这会障碍文化及发展与社会进步。大报无小事,句句系文化;完善文字、细部是提高大报的文化浓度与文化“含金量”,进而保持其文化品位之要措。出版优质报纸,编校文稿须咬文嚼字、“斤斤计较”。依规合矩地使用中文,报社要强化报人的使命感、责任感,报人一生都应是护卫、美丽中文的义工。纯洁、优美汉语,报纸的字、词、句不能常有瑕,纯洁、靓化中文,大报应持续地输送正能量。
2.生产大报,助益读者进步,报人当视文字、文章为生命
文化建设、文化夭夭和社会发展,中文是“护栏”与支柱;中文若乱会危害、阻碍社会良性发展。因此,报社当基于报纸多用优美的中文、文章,感染、正面地影响读者。目下,报人要关注、遏止汉语不规范现象及泛化,要注意用美文润泽受众。20世纪后期,老作家冰心曾就教育之事呼吁:“不要坐视堂堂一个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在二十一世纪变成一片广阔无边的文化沙漠。”(冰心《从评价《群言》说起》)对此认知,文化大使——报人当宽泛、深度地思量、反省,报人要一以贯之地效力于构建文化绿地、文化高地,着力完善报纸的文字、文章乃其现实任务之一。大报是学校和大课堂,它不能频有疵;高文化、高品质是大报的特色与标识,完善文字、细节是一些大报的实需。报章文字、细部瑕疵层出不穷将自黑、矮化大报。所以,报人要静心、去浮躁,百般呵护、“宠”爱大报;生产“绿色”报纸,报人当爱岗敬业,视文字、文章为生命。出版优质大报,编、校文稿应一字、一词、一句和逐段地审读、润色和提升之;事实说明,一目十行地读、校文稿,失误的可能性很大。
(三)保证大报文化品质,报人应大量吸收文理知识、扩大视域
1.提高大报文化质量,报人要提升中文素能、增加文理知识量
编、校文稿是技术活,更是“心活”;文字编辑、校对在一级、二级传播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现下,报社骨干——中青年报人的文化、职业素养以及工作质量须具备、做到:专业、专心和扎实、踏实;对待发的文稿要仔细地审读,不能直接转“贴”在报纸上。以优质产品、优秀形象保持大报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大报的发展之要事;保持大报“高度”及其竞争力,报人要自我加压,自主学习、提升。报人是读者之师,其文化“内能”必须高;报人昭昭,才可让读者昭昭、获益。做优秀的文化传播者是报人的目标与进路,提高中文修养、中文写作能力,扩充文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以及提升工作能级是报人进修、发展之重心。力保大报的中文水平及其文化品质,报人当学习不断、扩大眼界,丰富汉字文化、科学文化;一些科技记者、科技编辑等应提升业务水准,具备高中理科优秀毕业生的水平乃底线。促职业发展、报纸进步,较高学历、较高职称的报人(2014年,上海参加“年检”的98种报纸中,报社人员里采编业务人员占总人数54.34%;大学本科学历以上者占报社人员总人数72.99%;正高职称者占总人数2.09%、副高职称者占总数7.89%,中级职称者占总人数31.61%[3])深度阅读不可或缺,阅读不能仅“刷屏”或只有浅、轻阅读,报人阅读当以潜心、用脑地读纸媒(书、刊、报)为主。事实表明,补充、丰富文史地和理化生等学科知识,此乃报人工作之本、之需,这样,全方位提高大报的文化品质方有保证。
2.出版优质大报,需有学富五车和敬业的报人
报人要学好并规范地应用母语文化,大报瑕疵多有辱斯文;许多事例揭示,办好大报需要一批中文功底厚重和书通二酉的报人。读书乃报人的标配,学习要伴随报人的一生,报人应储备更多的文、理知识(某出版社总编的老师需要一本古籍,该总编对其师说此书没再版。总编说:“社里的老编辑一个个退了,接手的高学历新编辑却连一些典故都缠不清,拿出的稿子讹舛多到令他伤心。屡改屡错,最终痛下决心不出了,免得砸了出版社的牌子。”[4]),以提升自己。报人有知识、有文化,是学习型杂家乃大报发展及其竞争获胜的关键与内需,实现报人进步、大报发达,报人应自觉增加文化储备,以化解工作时眼高手低或捉襟见肘之状。作家王蒙说:“浏览不等于阅读,更不等于苦读、攻读、精读。信息不等于学问,更不等于见识、智慧与品质。被传播不等于真正接受与收获。”他提出:“浏览的发达,往往会造成信息获取的平面化、八卦化、消费化、垃圾化……最终白痴化。什么是白痴化呢?什么都耳熏染一二,什么都真伪莫辨、是非不分。没有分析、没有判断、没有发展,没有举一反三、没有见贤思齐,没有综合、没有创造、没有深化。也就是平庸化、思想懒惰、人云亦云,知道得多,其实胡涂。”他讲:阅读要“能够引起思索、引起咀嚼、引起推敲与辗转”,这样,你才有获益。[5]报人学富五车、文理双工;报人文化“势能”大,大报就会“迎牛避熊”、是“常青树”。
(四)保证大报文化水平,落实报务管理是第一要务
高端、严肃、有文化是大报的定位与标示。生产优质大报,保持读者的黏度与满意度,加强、完善编辑、校对工作是根基。事实显示,文字、细部频闪失是某些大报的常态,其很多瑕疵非在所难免,对此况报社的主事者和报业主管者不能不屑一顾、若无其事。办大报,总编辑应专注报纸,特别是报纸的文品,面对报章文字、细部质量不太理想之情景,总编等不能漠然、迟钝,要积极处理、坚决遏止[《纽约时报》质量较高、颇有影响力,其办报严谨、严格是要因,它有“教科书式的繁杂操作方式(比如记者稿件写到的每个细节都需要专人另行核实)”[6];著名的德国《明镜周刊》也有类似的要求与做法]。出版大报,我们拟学用此类“技术”,对科普或专业性较强的文章特别要严审、把好关。
大报是文化代言者,大报,小节非无害,文字、细部差池不断将自降档次,还会降低读者读报的愉悦度。如是,保持大报的文化质量,报社当严肃工作纪律,要从严要求、管理,处处追求精准;保证大报的中文水平及其文品,贵在强化报人的文字规范意识、质量意识,报务管理须较真、落细,一丝不苟,编辑、校对环节要有人负责、担责。硬化报人的文化意识、细节意识与使命意识,向管理要质量,用职业素能营养、生成高品质的产品是提高大报文品之轴心。文化大繁荣和文化智人之时,“百强报纸”当百强,为及时获得有关资讯,一些报社可学用《中国教育报》之法,即设立并在报纸第一版下方公布纠错邮箱和责任编辑、值班编辑和校对的姓名。此举的反作用力或效力,有益于报人学习、进步和保持大报的文品。降低瑕疵率、差错度,保证大报品质,对编、校质量频出问题之事,报社当依据相关规则追究主体责任人、监督责任人;总编等报社的高管也不能置身事外,当愧疚、自责或自罚。
四、结语
大报是重要的连续出版物,它权威、号召力强,提升文化服务力,增加大报的服务效能与惠民效力,必须要将报纸的文字或事实、知识、逻辑上的失误降到最低程度。大报是文化的集散地与文化发展、繁荣的领军者,它是文化的“面子”与文化“里子”。这样,办大报不可随便,它必须、只能办好。严格按照词法、句法和逻辑等写文章、编校文稿,使用符合语法、修辞等的中文,报人要身体力行;保持大报的阅读率、接受度与美誉度,生产大报理应完善中文,让大报文通字顺、表情达意则是基本要求。时下,提升一些大报的文化质量,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报人综合文化素养是急需与中心工作。追求文章细节的准确性,助益阻止中文退化之势和繁荣、优化中文生态,报人、大报当长期地发力;捍卫、美化中文,报人、报纸应“起而行道”,做社会的榜样。
参考文献:
[1]柳霞.在哪儿阅读经典[N].光明日报,2014-12-02.
[2]曾铁.办大报应注意完善文章的一厘一毫[J].新闻传播,2015(1).
[3]新浪传媒.<上海证券报>去年营收利润均居上海首位[EB/OL].
http://news.sina.com.cn/m/pm/2015-06-26/doc-ifxenncn6726561.shtml.
[4]戴逸如.金玉其外[N].新民晚报,2015-06-20.
[5]王蒙.读书三议[N].文汇报,2015-04-23.
[6]观察家.<纽约时报>刻意捆绑移动端的深意[J].新民周刊,2015(24).
作者简介:曾铁,男,安徽芜湖人,教授;中国物理学会、中国科技史学会、中国科技新闻传播学会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宪梓教师奖获得者。研究方向为科技传播、文化发展和成人教育。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