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症的观察
【摘要】观察研究苓桂术甘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用在痰饮蒙蔽清窍型眩晕症中的应用。
【关键词】苓桂术甘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痰饮蒙蔽清窍;眩晕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8..01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后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两者同时并见称之“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者仆倒等症状。汉代医家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伤寒论》“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金匮要略》“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医学心悟》“眩,谓眼黑,晕者,头旋也,……有痰湿壅遏者,书云头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脾胃论》“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临床2016难年5月~2018.5月收治的痰浊中阻风痰上扰型眩晕症患者40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9岁,女性31,男性9个。病史反复发作,病史最长的15年,最短的3个月。运用苓桂术甘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基础方:姜半夏陈皮白术茯苓泽泻桂枝干姜天麻石菖蒲,动摇眩晕甚:全蝎蜈蚣;呕吐频作:加旋复花代赭石姜竹茹;腕闷纳呆:加砂仁白豆蔻;久病入络:加当归地龙红花
2 临床表现症状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呕恶吐涎,舌淡苔白腻,脉滑而濡为特征。CT或MRI排除头颅及颈椎实质性病变。
治疗方法:
以苓桂术甘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用进行加减,先开5剂,再根据病人用药的反馈调整方药再开5剂,每天用水煎服,饭后20分钟,150 mL频服,一日数次(根据病人病况,严重者次数可以增加次数,呕甚者兑姜汁),熄风除痰化饮温中降逆和胃为主。10天为一疗程。1~2疗程。
3 治理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观察,对40例眩晕症患者的3个月跟踪调查:临床痊愈33例,治愈率占82.5%。有效率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4 讨 论
眩晕是一种临床上很长见的疾病,这里只讨论內科痰饮蒙蔽清窍型眩晕,眩晕是患者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出现了严重障碍,患者平时贪凉饮冷损伤脾阳之气,脾之输布津液精微物质的功能下降,日久内生痰饮,痰饮进一步损伤脾阳,痰饮积于心包,阻其胸中之阳,进而蒙蔽清窍,患者出现眩晕,头重昏蒙,视物旋转,胸闷痞满,心悸不安,呕恶吐涎,形寒肢冷,舌苔白腻,脉象沉滑。经临床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取得满意疗效。方中茯苓淡渗建脾,脾土疏导利水,遂饮出下窍,因利而去,为君,桂枝温阳通脉,输水走经脉皮毛,从汗而解,为臣,白术陈皮姜半夏燥湿化痰建脾降逆,佐茯苓消痰除饮,消痞除满,天麻化痰祛风,止头晕之要药,石菖蒲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引药入经.以此方加减温阳化饮,祛痰开窍,共收止晕止旋之药效。患者在经过辩证施药治疗后疗效显著,此辩证加减施药方法的经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 锐.赵建宛.唐学敏苓桂术甘汤临床运用举隅.医药卫生科技.《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论文集2001年》.12-15.
[2]孟祥武.赵克华.苓桂术甘汤新用.陕西中医2002(05).15-16.
[3]溫秀新.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72例.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4月第11卷第10期13-37.
[4]孙文娟.朱 虹.戴 宇.50例.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4(06),102-105.
本文编辑:李 豆
上一篇:“心肌酶谱”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