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旅游现象研究综述与诠释
[摘 要]MacCannell开创的旅游现代性研究范式,通过对大众旅游现象的关注,极大地推动了旅游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然而,这一研究范式在赋予旅游现象和旅游研究普遍性意义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又忽视了对大众旅游之外其他旅游现象和行为的描述与关注。旅游被视为一种均质的现象,由此也导致了旅游现象的社会学研究失去了应有的学术张力和想象力。该研究以旅游现代性研究为切入点,在综述国内外大众旅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剖析大众旅游的概念、特征,并对大众旅游的发生及发展予以探讨,以期通过对大众旅游的阐释,以之为透镜,拓宽旅游现象认知的视野,推动旅游现代性研究范式的扩展,进而对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大众旅游;旅游吸引物泛化;娱乐;大众旅游趋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5006(2019)06-0135-10
Doi:10.19765/j.cnki.1002-5006.2019.06.017
引 言
20世纪60-70年代,Boorstin和MacCannell关于本真性(authenticity)的争论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社会学领域关于旅游研究的最大热点。在这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学术争鸣中,MacCannell无疑占据了上风,面对势如破竹的大众旅游现象,Boorstin对于“旅行艺术的失落”(the lost art of travel)和旅游是“伪事件”(pseudo-events)的感叹更像是一种无病呻吟于历史变迁的哀婉情调。对于旅游吸引物和旅游现象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MacCannell尝试从现代性的背景下来理解旅游,将旅游视为现代性背景下的一种朝圣。他的研究激起了英语世界对于旅游社会学的深入关注,进而从大众旅游现象的关注中,开辟了旅游研究的新范式。细数20世纪70年代以来旅游社会学和旅游人类学的繁荣与理论原创,莫不与其旅游现代性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研究范式也主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社会学20余年的发展。在社会学中,旅游成为了现代人的一种隐喻(metaphor),而追求“前现代世界”(pre-modern world)的差异性被认为是现代性治愈的一种手段。正如Aramberri所说:“要将当今的大众旅游与其之前的形式区别开来,一个‘现代的’前缀不可或缺,因为在今天大众旅游与现代性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然而,旅游现代性分析范式在赋予旅游现象和旅游研究普遍性意义的同时,却又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大众旅游之外其他旅游现象和行为的描述和关注。旅游被视为一种均质的现象,由此也导致了旅游现象的社会学研究失去了应有的学术张力和想象力,理论研究止步不前。继20世纪90年代初Urry的旅游凝视(tourist gaze)理论之后,旅游社会学乃至整个旅游学研究再无重大的理论原创。
回顾国外旅游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西方旅游社会文化研究的话语体系中,对于旅游现象的认识和研究一直存在精英旅游(elite travel)和大众旅游(mass tourism)两种不同维度。不管是Gray对漫游癖( wanderlust)旅游和享受癖(sunlust)旅游,Cohen对非制度化旅游和制度化旅游,Urry对浪漫主义凝视旅游(romantic gaze at tourism)和集体凝视旅游( collective gaze at tourism)的区分,还是王宁旅游“真实性”研究中对客观主义真实( objectiveauthenticity)和存在主义真实(existentialauthenticity)的探讨,相关研究莫不如此。现代大众旅游的成功之处在于其通过产业化和制度化的安排,满足了现代人对于天堂的追求与想像,使旅游成为一种全球的愿景和深刻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力量。毫无疑问,大众旅游已经成为旅游研究中最为宏大和值得關注的一种现象和事实。然而,对于大众旅游现象的研究和关注亦不能陷入以偏概全的境地,在纷繁复杂的旅游现象世界中,朝圣旅游(pilgrim tourism)、背包客旅游(backpackingtourism)、黑色旅游(black tourism)、灵性旅游( spiritual tourism)、志愿者旅游(volunteer tourism)、善行旅游(good tourism)、扶贫旅游(pro-poor tourism)等均不能简单地纳入大众旅游的范畴。
问题意识是从事旅游学术研究的基础,是旅游学术创造活动的精、气、魂之所在,是旅游研究者从事学术研究的一种知性、理性,更是一种悟性。问题意识源于理论与经验之间的张力,旅游学术研究的深化不仅高度依赖于旅游基础理论层面的探索和创新,同时也离不开对错综复杂的各种旅游现象的深描和解释,二者唇齿相依。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大众旅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剖析大众旅游的概念、特征,并对大众旅游的发生与发展进行简要梳理,研究聚焦于大众旅游现象的探讨又不完全囿于此,而希冀于通过对大众旅游的阐释,以之为透镜,拓宽旅游现象认知的视野,进而能对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有所裨益。
1 何为大众旅游
1.1 大众旅游释义
在各种旅游学术研究乃至普通的报刊和新闻媒体宣传中,大众旅游都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但是,在中外、不同学科、不同语境下使用大众旅游,其范畴所指却有所差别。从严谨的学术层面对大众旅游的探讨,要追溯至历史学家Boorstin在1962年出版的《镜像:美国伪事件导览》(The Image: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一书中,在“旅行者到旅游者:旅行艺术的失落”一章,面对“如日中天”的大众旅游发展势头,Boorstin将大众旅游( the mass)称为是旅游部门所组织的一种消费形式( governed by the agents of tourism),在大众旅游中,旅游者与景观之间处于一种隔离状态。对于Boorstin所描述的大众旅游的组织化(organized)特征,以色列社会学家Cohen用“环境泡”(environmentalbubble)的概念来予以形象的概括,“旅游者在导游、空调大巴、饭店集团、旅行社的安排下,透过自己熟悉的环境去观察和体验他者的地方与文化。旅游被打包后以标准化的方式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和出售”。Nunez和Aramberri都与Boorstin持相同的观点,他们将大众旅游看作是与精英旅游(行)(elite tourism/ elite travel)相对的一种旅游形式。另外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大众旅游是一种传统的( conventional)旅游形式,其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必将为新的(new)、可替代(alternative)的旅游形式所取代。然而,正如Mustonen所调侃的:“研究者都在强调要重新寻找大众旅游的替代,却很少有人对其进行清晰的界定”。相较而言,在这些研究者中,Poon对大众旅游的界定可能是最为系统和全面的,他认为“大众旅游是以固定的价格、标准化的服务、大批量销售给大众顾客的包价旅游”,大众旅游以大众化(mass)、标准化(standardized)、包价(packaged)为特征。此外,还有一部分研究者从“mass”的字面意义,即人口数量特征上来解读“大众旅游”。Boissevain和Selwyn就认为大量旅游者去旅游目的地度假,这种稳定的游客流动现象就是大众旅游。Youell认为大众旅游是出于闲暇和商务目的而产生的大规模的客流。英国社会学家Sharply通过综合前人的研究,认为可以从3个层面来理解大众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