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口腔正畸临床与基础研究及进展
[摘要] 近几年来,正畸的治疗手段以及目标正逐渐改变,其临床的诊断、治疗越来越成熟,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在基础方面的研究,尤其是错畸形的发生机制和矫正机制已经成为研究热点。随着正畸力学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口腔正畸的临床检查、诊断、治疗手段会越来越完善,其将会进入一个更加安全、有效、快捷的时代。
[关键词] 口腔正畸;基础研究;正畸牙移动
[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0-38-02
随着人们对外形美观要求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错畸形的纠正也更加急迫,这不仅给口腔正畸学的发展提供的机会和挑战,同时也给正畸医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委员会在2010年正式加入世界正畸联盟,预示着我国正畸学科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需要发展新的正畸诊断、治疗技术和理念,满足更多人群的生活需求。
1 临床正畸分析
1.1 治疗时间
Panchers[1]认为目前研究表明Herbst矫正器是最详尽的功能矫正器之一,对Ⅱ类亚类错患者和高角患者非常有效,可以避免边缘Ⅱ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由于年轻的成人骨骼变化要比青少年少,那么主要适用于年轻的成年患者以及青春期晚期。他还提出不应该将年龄作为骨性Ⅱ类错患者进行矫正和手术方法的判断标准。Villegas[2]提出早期手术治疗骨性Ⅲ类错患者可以取得长期满意的疗效,因为病例中很多严重骨性错畸形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并不良好。手术的最佳时期的青春后期阶段,而且早期的手术对女性患者有很大的心理价值。
1.2 矫正效率
微种植支抗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3-4],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矫正的效率,还能处理一些疑难病例,并取得满意的效果[5]。这种技术一般可应用于牵引阻生尖牙、切牙压入、近远中移动磨牙、纠正颌平面、颌间支抗等治疗。为了扩大非拔牙矫正的范围,可以移动整体的牙序列,将微种植钉植入上颌两侧颧下嵴和下颌磨牙区前外斜嵴。
1.3 椅旁时间
阻碍牙齿移动的主要原因我们常常认为是由于托槽系统的摩擦力,近年来,由于自锁托槽具有矫正力比较柔和、滑动摩擦力小、对口腔黏膜刺激较小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欢迎[6]。自锁托槽免除了橡皮圈、钢丝对正畸弓丝的捆绑,因为其可直接锁闭正畸弓丝在托槽的槽沟内,节省复诊的操作时间。
1.4 患者反应
考虑到患者机体条件的不同,正畸治疗可以根据不同患者制定人性化、个性化的方案。比如当患者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时候,牙齿的移动会比较快;由于成年人生长发育已经停止,牙齿的移动会变慢;全身健康的情况也会影响牙齿的移动。Baccetti[7]认为严重下颌后缩患者和处于生长高峰期的患者比较适合头帽治疗或者Herbst矫正器。这类患者的颏部软组织最有可能获得比较良好的侧貌改善。
1.5 患者心理
医师应该特别关注成人、消瘦、睡眠不足以及固执等患者,因为随着成年人患者的增多,心理健康程度已经成为正畸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要重视此类人群,让患者最大程度肯定和接受治疗方案[8]。与此同时,要积极了解患者的社会背景、生活质量,排除精神病和心理障碍患者,在正畸治疗中,适当给予心理辅导和沟通,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9]。
1.6 正畸方法
(1)舒适正畸:从金属丝结扎到自锁托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这避免了由于传统矫正而给患者带来溃疡、黏膜刺激等牙齿不适和痛疼,同时也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满足患者对正畸治疗的需求。在诊疗时,可以提供比较放松、舒适的环境,如播放欢快的音乐、娱乐杂志、玩具等等,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畏惧心理。临床操作细节也应该注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治疗满意度。(2)美观正畸:①舌侧矫治系统: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设计,通过CAD/CAM技术改善患者发音和舒适度[10-11]。②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通过CAD/CAM技术以及一系列透明活动矫治器来矫正错颌畸形,其具有美观、舒适、便于护理等优点。③透明陶瓷托槽:改进的金属槽沟有利于减少摩擦力,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所以广泛应用。
2 正畸相关基础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正畸学的不断发展,患者对于临床医生的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口腔正畸学的基础研究也逐渐由实验室向临床诊疗服务方面转变。在正畸的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也涉及到诸多跨学科合作试验,如生物力学、遗传学、发育学等等,并且也有利于推动正畸学发展。
2.1 错畸形病因研究发展
错畸形的研究进展缓慢主要是由于牙颌面畸形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影响,以往治疗主要集中于牙齿发育异常和表现型明显的综合征,近几年来的研究更多集中在畸形的基因多态性方面。例如诊断和治疗原发性牙齿萌出异常的研究[12]。原发性牙齿萌出异常的主要特征是非综合征性原发性恒牙萌出不足。经过研究发现,原发性牙齿萌出异常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并且与甲状旁腺相关蛋白受体变异有关。
对于后牙萌出不足的患者,在排除间隙不足、舌头后坠等情况下,应该对患者进行甲状旁腺相关蛋白受体的分析,早期对其家人进行预防性正畸治疗。并提醒医生避免对不宜正畸移动的患牙使用连续弓丝。
2.2 牙移动机制的研究进展
牙受力分析:由于对正畸例力系的分析不够全面和精细,所以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副作用。正畸的基础是数学模型,如三维有限元分析,其虽然在生物力学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依然以简化、假设各种数学和实验的支持、验证。目前一种新的可以测量力和力矩的智能托槽模型正处于建立阶段,其为了实现计算机治疗,增加精确加力,完成力学反馈,该模型将微电子机械感受系统的微芯片植入托槽中。还有一种新型模拟装置,正畸模拟器也正处于开发阶段,其构成包括两个部分,上部分是模拟牙齿,下部分是三维力的感受器,它能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复制出特定的错颌畸形,从而分析出正畸力作用牙弓内牙齿的三维力学信息。
2.3 治疗相关基础研究进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影响的发展,正畸医生免去了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弯制弓丝,CAD/CAM技术的应用缩短了疗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治疗精确程度,其使复杂的弓丝弯制过程程序化,并能将角度和扭转度精确到1°,最大程度控制牙齿。另外一个由自增强型聚合物聚亚苯基构成的最新专利就是透明全聚合物热成形弓丝。这种新型的聚合物具有即刻机械功能,因其致密的分子结构而能使弓丝具有较高的延展性和高回弹性。这种弓丝还有美学性能,它的颜色可以随着患者牙齿颜色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正畸力学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口腔正畸的临床检查、诊断、治疗手段会越来越完善,其将会进入一个更加安全、有效、快捷的时代。
[参考文献]
[1] Pancherz H.Dentofacial orthopeics or orthognat hic surgery:is it a matter og age[J].Am J Orthord Dentofacial Orthop,2010,117(5):571-574.
[2] Villegas C,Oberti G,Jimenez I,et al.Early orthognathic surgery in growing class III patients[J].J Clin Orthod,2010,44(11):651-664.
[3] Chae JM.A new protocol of Tweed-Merrifield directtional force technology with microimplant anchorage[J].Am J Orhod Dentofacial Orthop,2011,130(1):100-109.
[4] Reynders R,Ronchi L,Bipat S.Mini-implants in orthodontics: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10,135(5):564-565.
[5] Chung K,Kim SH,Kook Y.C-orthodontic microimplant for distalization of mandibular dentition in class III correction[J].Angle Orthodontist,2011,76(1):119-128.
[6] Hain M,Dhopatkar A,Rock P.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ligation methods on friction[J].Am J Or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6,130(5):666-670.
[7] Baccetti T,Franchi L,Stah F.Comparison of 2 comprehensive Class II treatment protocols including the bonded herbst and headgear appliances:a double-blind study of consecutively treated patients at puberty[J].Am J Dentofacial Orthop,2009,135(6):698-699.
[8] 李晓婷.正畸治疗患者社会心理行为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37(3):365-371.
[9] 庞兰.心理因素与成人正畸治疗的关系[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37(1):116-119.
[10] Hohoff AS,TAMM T,Gonder G,et al.Comparison of 3 bonded lingual appliance by auditive analysis and subjective assessment[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d,2011,124(6):737-745.
[11] Stamm T,Hohoff A,Ehmer U.A subjective comparison of two lingual bracket system[J].Eur J Orthod,2010,27(4):420-426.
[12] Frazier-Bowers SA,Simmons D,Fiebig BS,et al.PTHR1 loss-of-function mutations in familial,non-syndromic primary failure of tooth eruption[J].Orthod Craniofac Res,2009,12(2):74-81.
(收稿日期:201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