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在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 比较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法在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7级三年制中医专业107名学生中,分别应用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方法(n=53)和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法(n=54)进行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通过理论考试、实训操作考试及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组理论考试及实训考核成绩均高于传统课堂讲授教学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组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7方面均优于传统课堂讲授教学组。结论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微课;混合式教学;传统教学;诊断学;体格检查
[中图分类号] R-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9(a)-0128-03
诊断学密切联系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体格检查章节尤其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反复实践,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诊断学教学多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授课,体格检查内容细碎,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极易造成单纯的死记硬背,实训课堂训练时间不足,难以达到实时互动的效果,学生往往出现“一看就会,一做就错”。
微课(Mcro-lecture)是指通过微视频解释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的短小课程,具有靶向性、时程短、开放性、灵活性、直观性及个体化等优点,成为学生课外学习和临床医生终身学习的良好资源[1]。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借助微课教学平台,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向法等教学方法,把网络化学习方式和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又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作用[2]。
该文通过比较基于微课的混合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效果,探寻更优质的诊断学教学方法。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该校2017级三年制中医专业1班、2班学生共107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53人,2班54人。1班作为观察组,2班作为对照组。两组同学性别、年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课程安排 授课教材使用辛先贵主编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诊断学基础》(第一版),教学内容为“体格检查”章节共28学时,含理论14学时,实训14学时。授课教师相同。
1.2.2 观察组教学方法 观察组采用“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具体过程包括以下3个环节。
(1)课前任务:①教师精研教材,建立微课学习平台,授课前一周将微课单元中的学习材料,包括教学视频、课件、案例、思考问题等发布于学习平台;②学生利用手机等电子材料,阅读平台上发布的学习资料;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惑,可通过教学平台与同学或老师交流。
(2)课中任务:①教师通过设立情景、案例引入等方式提出问题;②学生据课前所学知识,分组并选派代表进行解决问题的阐述,对理论知识进行梳理;③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对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梳理与总结。
(3)课后任务:①授课教师根据学生课前、课中反馈信息,进一步指导拓展知识,并进行教学反思,优化改进教学策略;②学生总结概括学习内容,并独立查阅相关资料拓展知识。
1.2.3 对照组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师逐章系统讲授。学生采用“预习-听课-复习-考试”方式学习。
1.3 评价方法
①理论笔答考试:由学校诊断学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卷一套,进行闭卷笔答考试,统一阅卷标准。满分为100分。
②实训操作考核:参照执业医师考试形式,对两组学生进行诊断学实践操作考核,考核学生的操作方法和规范程度,统一评分细则及评分标准,由两名教师进行评分,取平均分。
③问卷调查:制定“诊断学教学效果评价表”,其内容主要包括: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问卷含一个开放性问题:对混合式教学的期望。学生当场独立并匿名填写。共发放问卷共计107份,收回有效问卷107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笔答理论考试和实训操作考试比较
观察组学生诊断学笔答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诊断学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问卷调查结果
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量化并统计。观察组学生认为基于微课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明显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混合式教学课堂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及自主性,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热点,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的优势[3]。混合式教学课堂以微课为载体,通过课前视频演示,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初步汲取,在上课前就有充足的时间对操作的动作及细节进行模仿练习,避免了实训课上仅一知半解便开始动手操作的盲目性[4]。课堂中组间讨论、师生互动、一对一指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沟通交流和换位思考能力,锻炼思维归纳能力及团队写作精神的培养。课后学生可随时通过学习平台,对掌握不足的环节、感兴趣的病例反复学习,阅读了解拓展资料,进一步开拓知识层面。
目前多种学科的教学相继采用了微课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课堂,应用实践表明,此种教学方法的引入,提高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积极作用已越来越多的受到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认可[5]。但在此项问卷调查中,有87%的学习者喜欢此种教学模式,同时,有26%的学习者不同意在今后的教学中采用。这一反馈信息值得关注思考。考虑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①学生在长期的在校学习中,已经习惯了“老师讲、学生背”的课堂模式,改变传统课堂方式,而采用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需要独立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②医学院校的学生课业负担较重,而翻转课堂会占用学生很多业余时间。如若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前课后的学习活动,广泛开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达不到学习目的,也会造成学生的反感。与此同时,实现翻转课堂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研透教材,全面把握授课与拓展内容,优化教学方案,具备较高的课堂组织能力,确保课堂的顺利翻转。教师与学习者需共同探讨,跳出教与学的“舒适区”,使得翻转课堂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
尤其是医学生,必须培养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正确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病情变化。基于微课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平台,把学习的主动权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观愿望,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对于医学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并不是所有学科、所有知识点都适合开展混合式课堂教学,其实施过程也需要学习者、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实践探讨,以期达到教学相长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李育娴,张介平,秦颖,等.微课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和体会[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6,35(10):1443-1446.
[2] 齐妍,庞丽娟,王宁,等.新型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诊断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3):1443-1446.
[3] 钱红,刘理静,武斌,等.微课嵌入探究式翻转课堂应用于診断学教学的效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9):46-48.
[4] 倪珊珊,肖昊.基于教学价值取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学术探索,2018(1):134-141.
[5] 高兴亚,喻荣彬,李茜.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7(1):3-6.
(收稿日期:2019-06-12)
上一篇:人口与健康大数据首次发布
下一篇:关于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