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路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型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心脏猝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冠脉内的高凝状态、炎性细胞的浸润可直接导致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是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的重要原因[1]。目前常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抑制物(PAI)指标来反应纤溶水平, 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SICAM-1 )、C-反应蛋白(CRP)来反应炎性细胞的浸润。本研究选取本院2005年1月~2007年6月间收治的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观察路路通注射液的疗效及其对血浆中t-PA、PAI、SICAM-1和CRP水平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6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男54例,女42例,年龄50~74岁之间 ,平均(62.22 ±7.11)岁;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符合1979 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缺血性心肌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部分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30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66例。入选病例48 h 内有1 次以上心绞痛发作,发作时心电图呈缺血性ST 段下移≥0.1 mV,或原有T 波倒置假性正常化。随机分为路路通注射液(东北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组(A组,48例),常规治疗组(B组,48例)。两组年龄、性别、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差异无显著性。均符合下列条件:(1)除外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周围血管病、肿瘤、凝血功能障碍、糖尿病;(2) 无肝、肾疾患,未应用免疫抑制剂,近3个月内无创伤、手术史。
1.2方法
1.2.1给药方法 常规治疗组:卧床休息、吸氧、止痛,给予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倍他乐克等药物,高血压者给予卡托普利控制血压。路路通注射液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路路通注射液500mg置于5 %葡萄糖溶液250 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d 。
1.2.2血清学指标检测方法 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 后各采血1 次,作如下检测:(1)t-PA、PAI活性:试剂盒由北京经科宏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2)SICAM-1测定:采用ELISA法,试剂盒由深圳晶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3)其它生化指标的测定:CRP,肝、肾功能以及血糖、血脂情况,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测定。
1.3观察指标 (1)每天记录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以及血压、心率;(2) 治疗前、后作心电图(ECG)检查;(3)观察不良反应。
1.4疗效观察疗效标准按照1980 年广州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制定的“冠心病疗效标准”
评定。
1.4.1 症状疗效标准 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以上,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79%;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减少不及50%;加重: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及持续时间加重,硝酸甘油消耗量增加。
1.4.2 心电图疗效标准 显效: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改善: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 段下移,治疗后回升1.5 mV以上,或主要导联T 波倒置变浅达50%以上,或T波平坦转直立;无改变:静息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加重:静息心电图ST 段较治疗前下降> 0.5mV ,主要T 波加深>50 %或直立T波变为平坦,或平坦T 波转为倒置。
1.5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率之间比较用χ2 检验,采用SPSS 11.0 软件统计分析,P < 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A组:显效率为70.8%,有效率16.6%,无效率12.6%,加重率0.0%,总有效率87.4%。B组:显效率为54.2%,有效率20.8%,无效率25.0%,加重率0.0%,总有效率75.0%。A组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B 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共有8例患者出现轻微搏动性头痛,继续治疗能耐受,其他病例均无不良反应。见表1 。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A组:显效率为41.7 %,有效率33.3%,无效率25.0%,加重率0.0%,总有效率75.0%。B组:显效率为33.3%, 有效率29.2%,无效率37.5%,加重率0.0%,总有效率62.5%。A组的心电图疗效显著好于B 组(P<0.05),见表2。
2.3 实验室指标 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及t-PA、PAI、SICAM-1、CRP水平的测定结果见表3。A组t-PA水平治疗后有明显的升高,PAI水平有明显的降低(P均<0.01)而B组t-PA、PAI治疗前后无明显的变化。两组的SICAM-1、CRP水平治疗后明显降低(P均<0.01),A组降低的幅度较B组更显著(P<0.01)。
3 讨论
t-PA 及其抑制物PAI 是调节纤溶系统生理功能的一对关键物质,前者可特异性的激活血栓中的纤溶酶原,使其形成纤溶酶,水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而使血栓溶解;后者通过与t-PA形成1∶1 复合物而使t-PA迅速失去活性, 导致纤维蛋白清除减少,引起纤维蛋白沉积。本研究发现经路路通注射液治疗后,血浆t-PA水平显著升高,而PAI 水平显著降低,而常规治疗组无明显的变化,进一步证明路路通注射液具有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最近,人们发现SICAM-1 具有调节细胞间免疫粘附和启动免疫反应的功能, 可加强巨噬细胞、T 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与血管内皮的粘附性,促进炎性反应,使斑块不稳定,同时活化血小板,促使血栓形成。而CRP是炎症急性期反应的标志物[2]。可见,SICAM-1和CRP是参与炎性级联放大反应的重要递质,可预测斑块的不稳定性[3]。本研究显示:经路路通注射液(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甙)治疗后,血浆SICAM-1和CRP水平明显降低, 临床疗效明显,从而证明路路通注射液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斑块的作用,是治疗UAP患者可靠的中成药制剂。
参 考 文 献
[1]Ross A.Atherosclerosis:Aninflam matory disease[J].N Engl J Med,1999,340 :15-126.
[2]车少敏.不稳定性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炎性反应的病理生理学机制[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2,23(3):154-158.
[3]杨立森,石学宁,贾绍斌,等.可溶性粘附分子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心脏事件的关系[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3,12(4):297-299.
(收稿日期:2008-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