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在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在肺心病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该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12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研究组则予以低分子肝素钙及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经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症状效果明显,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肺心病;心力衰竭;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
[中图分类号] R5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a)-0110-02
肺心病在临床中被称作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我国肺心病发生率在0.4%左右,是临床中较为多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1]。产生肺心病过程中,通常会伴随不同程度心力衰竭症状,因此临床治疗较为关键。该研究选取2009年1月—2013年6月部分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12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肺心病心力衰竭诊断标准。患者均未出现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等症状。研究组60例患者中,有男32例,女28例,年龄56~81岁,平均年龄(68.4±5.3)岁,患者原发疾病病史(14.6±2.8)年。对照组60例患者中有男34例,女26例,年龄57~80岁,平均年龄(67.9±6.3)岁,患者原发疾病病史(14.3±3.6)年。
患者疾病临床诊断标准有以下几点:经血常规检测,患者红细胞数量及血蛋白数量均有异常增高现象;呼吸道分泌物予以细菌培养存在大量甲型链球菌、肺炎球菌和流感杆菌等。经X光检查发现肺部存在大量肺气肿现象;患者有长时间失眠、疲倦现象,伴随咳嗽、痰多憋气、心慌症状,在劳动及上下楼梯过程中,往往产生较为显著呼吸困难症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有确保呼吸道通畅、应用抗生素对感染进行预防治疗,患者经吸氧、祛痰平喘等方法处理,应用强心类药物、利尿剂进行针对性,避免水电解质出现紊乱,确保酸碱具有一定平衡性等。对照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剂量5 000 IU经皮下注射治疗,1次/d,持续予以10 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75 mg,口服应用,1次/d,持续应用10 d为1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主要检测指标为左室射血分数、每分输出量和每搏输出量变化。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2]:按照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程度予以疗效评定,显效:治疗后心功能得到改善达到≥2个级别者;有效:经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改善≥1个级别。无效:经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未得到明显改善或有逐渐增加现象。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治疗前治疗后患者临床致病资料均予以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应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均数对比则予以t检验。
2 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应用超声多普勒进行检查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检测值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显效者36例,有效者22例,无效者2例。对照组显效者22例,有效者20例,无效者18例。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与对照组70.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心病是我国临床中较为常见多发的一种疾病,目前在临床中肺心病发作过程中通常均会出现不同情况心律失常现象。经临床研究发现因为患者肺部出现肺气肿严重症状,使得患者心脏存在一定病变,从而导致老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症状。现在临床中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时往往应用吸氧、抗感染、扩血管等措施。但是因为此类方法通常无较为明显针对性,到位其临床治疗效果并无较高理想性[3]。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因为长时间处在持续性缺氧情况下,患者会继发性出现红细胞数量上升,血液黏滞度提高现象,使得血液存在高凝、高黏度状况,从而导致患者肺动脉压增加,血流动力学上升,产生微循环障碍,进一步使得肺心病临床症状更为严重,导致心力衰竭症状更为明显。因为灌注量下降,患者肾血流量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率缩减,血容量上升,使得心脏负担更为严重。慢性肺心病患者在其加重期阶段,由于缺氧、酸中毒、细菌感染等相因素作用,使得红细胞硬度上升,变形能力下降,血小板粘附聚集能力提高,凝血功能上升,但是纤溶能力缩减,患者血液具有较强高凝作用,使得微循环具有不同程度障碍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肺心病心力衰竭高凝状态,对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促进作用[4]。
低分子肝素钙属于化学解聚或酶解聚下所产生的一种肝素片段,与肝素相对比,分子量很小,其主要作用在凝血因子Ⅹa,往往不会对其他凝血因子产生较高影响,抗凝血酶效果较低,选取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通常不会导致血小板缩减,而且能够有效防止血小板大量释放二磷酸腺苷等物质。临床中,与应用肝素相比较,低分子肝素不存在较高出血机会,且会产生较高生物应用率。低分子肝素在临床中存在较高抗凝作用,能够避免血小板发生凝集,减少血液黏滞度效果,而且操作抗过敏、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效果,对血管内皮细胞存在一定保护效果,能够防止肺动脉产生痉挛性,而且一定程度上具有利尿效果[5]。
氯吡格雷属于一种ADP受体阻滞剂,能够结合血小板膜表面所存在的ADP受体,从而避免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相结合,避免血小板产生聚集性。氯吡格雷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二磷酸腺苷(ADP)结合大量血小板受体,防止继发ADP介导糖蛋白GPlllb/llla复合物活化现象,所以能够防止血小板出现聚集状态,而氯吡格雷需通过生物转化方可以避免血小板产生聚集作用,但是并未分离出产生此类效果的活性代谢产物。氯吡格雷可以经阻断因释放ADP而产生的血小板活化增加现象,避免其它激动剂使得血小板出现聚集性。氯吡格雷无法对磷酸二酯酶活性产生一定抑制作用。氯吡格雷经不可逆性修饰血小板ADP受体发挥一定效果。显露在氯吡格雷中血小板所具有的寿命会受到一定影响。血小板存在的功能性恢复速率与血小板更新情况具有相关性[6]。
在该研究中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近几年研究结果保持一致性。
综上,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具有较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存在明显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侯其楼.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8):1035-1036.
[2] 赵书玲.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在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132-134.
[3] 吴术其.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2):20-21.
[4] 贺兼斌,易高众,向志,等.低分子肝素钙治疗AECOPD合并肺心病的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3):371-372.
[5] 周书春,王少霞,赵玉兰.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6):588-589.
[6] 王桂荣,程艳杰,尹丽萍,等.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1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8):9-10.
(收稿日期:2014-04-02)
上一篇: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