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ICU临床治疗疗效
【摘 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中采用ICU临床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取本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样本选取量100例,研究时间为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ICU临床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将其作为临床疗效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与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率,并将其作为治疗质量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率较高,且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ICU临床治疗方式,对患者临床疗效具有改善作用,为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CU临床治疗;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5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2-03--0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属于呼吸衰竭的一种典型病种,患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窘迫与低氧血症,从现代病理学角度分析,患者的病例变化主要为肺不张以及肺泡当中形成透型膜等,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并且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在临床治疗中ICU临床治疗方式效果较好,其核心治疗方式为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本次研究特对本院10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探究ICU临床治疗方式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100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控制在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根据随机的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选取50例患者,其中患者年龄在21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1±0.3)岁;实验组选取50例患者,患者年龄在21岁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2±0.1)岁,在研究开始前,将所有患者病历送入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对本次研究结果科学性不构成影响。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ICU治疗方式,首先对患者进行血压、呼吸、脉搏等相关体征检查,对患者进行胸部X片检查,降低患者支气管内的分泌物,避免在患者在治疗中由于迷走神经的反射导致肾脏骤停,后对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给予患者咽喉部麻醉,麻醉药物选用丁卡因,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注射普罗卡因,取患者仰卧位,将纤维支气管镜放入患者鼻腔中,并且调节好调节钮,顺着患者的咽部进入喉部,避免患者麻醉效果不完全,在手术过程中喉部受到刺激而声门闭合,采用生理盐水对患者分泌物进行冲洗,冲洗完成后进行插管治疗。
1.3 观察标准
①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患者肺不张、呼吸困难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有效:患者肺不张、呼吸困难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胸片结果无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或加重)、②治疗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22.0,分析研究所得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t与x2检验。当P<0.05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将其作为临床疗效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与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2 治疗满意率
对比两组患者治療满意率,并将其作为治疗质量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率较高,且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急性呼吸衰竭的典型病例,从患者发病机制上分析,主要是由于患者出现严重的感染、创伤或者休克等症状[1],导致患者肺外源造成急性呼吸衰竭,该病具有及时性、潜伏性与缺氧性等特点,患者主要表现为肺泡毛细血管受到了损伤,导致其肺血管组织的液体交换功能混乱,导致含水量增加,进而肺顺应功能下降,导致患者通气失调,导致低血氧症与呼吸窘迫[2]。
在临床治疗中,纤维支气管镜属于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主要作用是为患者进行注射止血药物与吸引呼吸道分泌物,特别是对于大咳血患者而言,可以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可以起到快速止血的效果,并且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在治疗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为患者提供换气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改善,进而改善患者的高碳酸血症状[3]。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将其作为临床疗效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与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率,并将其作为治疗质量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率较高,且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此次研究证实,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ICU临床治疗方式,对患者临床疗效具有改善作用,为有效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余燕梅, 刘利华, 蒋玉芳, et al. 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3):695-697.
周云. 早期应用呼吸机对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30):168-169.
叶琳, 吕富荣, 蒋迎九. 血浆脂联素水平与胸心外科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 2016, 36(2):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