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28例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病程长短、病变程度与综合治疗的关系。方法:对2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进行标准化疗的同时加以雾化吸入异烟肼、纤支镜下注入异烟肼、必要时使用激素等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胸片(或肺CT)、纤支镜等检查的变化。结果:治愈12例,纤支镜检查气管完全恢复正常,12例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狭窄。结论:纤支镜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支气管内膜结核治疗效果与其病程长短、病变程度、早期综合治疗关系密切。
关键词:支气管内膜结核;纤支镜检查;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7)06-1232-02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是由结核杆菌侵入气管-支气管粘膜或粘膜下层所引起的结核病变,其病灶常局限于支气管,临床上常因本病的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较困难,病情迁延发展,可导致支气管狭窄而出现肺不张或肺气肿,治疗较棘手,现将我科2003年3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8例EBTB患者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28例患者,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44±18)岁,病程半年以上12例,半年以内16例,全部病例经痰涂片、检测结核抗体、PPD试验、X线、纤支镜检查、病理活检等综合检查而确诊。临床表现中咳嗽、咳痰20例,气紧8例,咯血6例,胸痛5例,发热、盗汗、消瘦4例,症状中以咳嗽、咯血、气紧多见,与有关报道相似[1]。胸部X线(胸片或肺CT)表现:提示结核11例,胸腔积液6例,阻塞性肺炎5例,慢支样改变2例,占位性病变1例,肺内空洞1例,大致正常2例,痰菌涂片阳性1例,血结核抗体阳性6例,PPD试验阳性8例。纤支镜检查结果:粘膜充血水肿或出血12例,列为轻度表现,粘膜增粗、管腔变形、狭窄8例,粘膜糜烂、附有白色分泌物或豆腐渣样物4例,结节状肉芽组织形成4例,均归入中重度表现,全部病例均行支气管粘膜活检及刷检,证实为结核改变19例,慢性炎性表现为9例,其中1例结核并有霉菌感染,刷检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10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全部病例采用2HRZS(E)/4HR短程化疗方案,剂量为常规量。
1.2.2 雾化吸入:INH 0.1~0.2/次,1~2次/d。
1.2.3 纤支镜下注药:INH 0.1~0.2/次,1~2次/周。
1.2.4 部分有高气道反应、充血水肿明显者(排除II型结核后),加用强的松10mg,3次/d口服,疗程6~8周。
1.2.5 1例并发霉菌感染者加用氟康唑抗真菌治疗。
1.3 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住院时间15~30d后症状均明显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按2HRZS(E)/4HR方案化疗,定期门诊纤支镜下注入INH,并随诊,疗程结束后28例患者经复查纤支镜、胸片(或肺CT)、结核抗体、痰涂片、血沉等,并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判断。判断标准[2]: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纤支镜下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消失,粘膜增殖性改变、糜烂、分泌物、肉芽组织完全吸收,管腔通畅,无狭窄表现;好转:临床症状消失,但纤支镜下支气管有不同程度的疤痕形成、管腔狭窄、结核性肉芽肿。结果:治愈16例,好转12例,原来5例阻塞性肺炎(肺不张)3例完全复张,1例部分复张,1例未复张,未达到治愈标准的12例患者,绝大部分为病程>6月及纤支镜下中重度病变者。
2 讨论
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是结核杆菌侵入支气管粘膜或粘膜下层所引起的结核病变,并可侵犯肌层、气管软骨,临床症状并不少见,但缺乏特异表现,以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咯血、气紧等多见,当病变局限于支气管腔内而无气道狭窄时,影像学检查也缺乏特异性,早期容易误诊为其他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癌等,而误诊、漏诊不仅延误治疗导致支气管狭窄、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肺功能严重下降等,而且是一个重要传染源。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早期炎性浸润、渗出,治疗效果好,据报道[4],从内膜结核性溃疡发展成纤维性狭窄需要5~6月,病程超过半年者,支气管环状糜烂、深溃疡形成,出现肉芽肿增殖和纤维疤痕易导致支气管阻塞或不可逆性狭窄,则疗效差。未达到治愈标准的12例患者,绝大部分为病程>6月及纤支镜下中重度病变者。笔者认为如反复出现咳嗽、气促、咯血及发生支气管阻塞症状,规则抗感染治疗2周以上症状无好转者,应及早行纤支镜检查,必要时活检、刷检,以减少误诊率,而一旦确诊,进行综合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支气管狭窄等后遗症的形成。
EBTB的治疗,采用常规的化疗,疗程长,且支气管内覆盖坏死组织,局部缺氧呈酸性,影响药物在病变组织的渗透,使其有效率仅在56%~70%左右,而配合雾化及或纤支镜下注入INH,可增加局部药物浓度而使有效率提高到71%~95%[3],雾化吸入疗法尽管近期疗效显著,但远期气管、支气管狭窄的发生率无明显降低[4]。姜红妮等[5]认为,激素对较晚期粘膜广泛纤维化阶段,皮质激素作用不大,对降低支气管狭窄发生率作用不确切。笔者主张,如条件允许,应及早行纤支镜下气管内注药为宜,同时可清除病灶外层坏死组织及管腔内分泌物,有利于药物进入病变组织,促进肺叶复张等;此外在排除并有II型肺结核的情况下,如患者出现明显气促等高气道反应症状,可适当使用激素治疗,以减少其渗出,促进炎症吸收,从而降低支气管狭窄的发生率,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林耀广,赵文理.支气管内膜结核在纤维支气管镜下的特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9,12(6):329-332.
[2] 刘同伦.实用结核病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1987:312-315.
[3] 彭毅强,颜又新,窦冬英.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疗效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1998,(6):26
[4] 黄绍光.肺内科新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08
[5] 姜红妮.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及治疗进展[J].中国防痨杂志,2000,22(1):52
(收稿日期: 2007-05-23)
[责任编辑 王慧瑾 高莉丽]
上一篇:多种方法互补 确诊肺部肿块
下一篇:基因专利与专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