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在纵膈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总结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患者资料
收集2011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实施纵膈肿瘤切除术的40例患者有关资料,将采用胸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观察组中有11例男患者,9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21-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岁。病理类型为:有8例患者为胸腺瘤,2例患者为胸腺肿瘤,4例患者为神经鞘瘤,1例患者为神经纤维瘤,1例患者为畸胎瘤,2例患者为支气管囊肿,心包囊肿及淋巴瘤各有1例患者。对照组中有12例男患者,8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2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7岁。病理类型为:有9例患者为胸腺瘤,2例患者为胸腺肿瘤,2例患者为神经鞘瘤,1例患者为神经纤维瘤,1例患者为畸胎瘤,3例患者为支气管囊肿,心包囊肿及淋巴瘤各有1例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两组患者的统计学差异不明显,可进行研究比较。
2.2 手术方法
采用胸腔镜性小切口纵膈肿瘤切除术的观察组患者,手术具体方法为:患者采取侧卧姿势,实施全麻后,将气管插管插入双腔。结合患者肿瘤作为部位,在三四肋间实施长度6-8厘米的切口。若手术较为困难,可扩大切口至10厘米左右。再向后牵拉背阔肌,使前锯肌束实现间隙问钝性分离,将肋间肌适宜的肋间使用切断方法进胸,采取辅助手术将胸腔镜经切口向患者体内放入。术中若发生粘连情况,可采用电凝吸引器进行分离。在对患者解剖及相连组织关系等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后,采用圈钳和直角钳将血管与组织进行游离。可通过镜身在术野中直视到肿瘤,采用电刀将被膜切开,实现钝性分离,将肿瘤剥离出并进行送检。术后将胸腔引流管常规置入患者切口部位,使引流保持持续性,若24小时内患者胸腔积液不超过50毫升,可将引流管拔除,并注意患者咳嗽排痰及呼吸等。
2.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有关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采用切口疼痛评分对患者疼痛情况评估。其中:无痛为0-2分,轻痛为3-4分,中度痛为;5-6分,重度痛为7-8分,剧痛为9-10 分。
2.4 统计方法
患者的所有数据都进行统计处理,采用统计软件分析,P<0.05表明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3. 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统计如下:
观察组有2例患者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肺不张各有1例患者,没有发生胸膜腔粘连的患者,只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及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疼痛评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统计如下:
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统计如下:
4. 讨论
尽管大部分纵隔肿瘤都属于良性,但若不能及时进行切除,就容易使患者发生呼吸、循环等多个系统障碍。传统开胸手术对纵隔肿瘤切除具有较大的创伤、需要较长时间恢复,同时也使患者产生较大的痛苦。所以,确定一种新的手术方法以减轻患者痛苦、使手术恢复时间明显缩短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胸腔镜手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在胸腔外科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相对于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术野具有较大的差距,但能对患者的创伤有效避免,使患者疼痛感减轻,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产生并发症的几率降低。
上述结果充分证实了在纵膈肿瘤切除术中胸腔镜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患者实施胸腔镜纵膈肿瘤切除术,能够使患者在术中明显减少出血量,放置引流管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都得到有效缩短,也使患者减轻术后疼痛感,并有效减轻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与传统开胸手术性比较而言,将胸腔镜应用于纵隔肿瘤切除术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使患者手术及住院时间有效缩短,并发症明显减少,可在临床中广泛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波,聂年,杨卫东.胸腔镜腔内切割缝合器与腔镜下缝扎水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比较[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3.8
[2] 马冬舂,徐美青,魏大中.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18
[3] 罗国军,张利,涂东.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1
[4] 张倬,张稃.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45例报告[J],华南同防医学杂志,2012.7
上一篇: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下一篇: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