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妇幼保健院近5年切口妊娠误诊病例临床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切口妊娠误诊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切口妊娠的临床资料,对首诊误诊组(研究组)及首诊确诊组(对照组)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近5年切口妊娠的误诊率为53.5%;误诊组入院时停经天数、入院时血HCG值与确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贫血病例数及治疗中需输血病例数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预后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切口妊娠的误诊率虽逐年下降,但仍然很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切口妊娠误诊后行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及清宫术是造成切口妊娠出血及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只要治疗及时、得当,切口妊娠误诊病例仍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切口妊娠;误诊;临床特征;预后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1月~2012年1月5年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43例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对5年间切口妊娠在我院的发病趋势、特点及在诊疗过程中极易出现的误诊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提高各级医师对切口妊娠的认识及诊疗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12年1月间某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43例CSP患者。分为首诊确诊患者(113)及首诊误诊患者(130)两个研究组进行对比分析。CSP患者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如下:
纳入标准:①有停经史或表现哺乳期不规则阴道出血病史;②血HCG或尿妊娠试验阳性者;③超声提示为切口处妊娠者[1]。
排除标准:①有糖尿病、肝、肾功能或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②术后病理为滋养叶细胞疾病患者;③有MTX及介入治疗禁忌症者[2]。
1.2 研究方法 对比分析CSP首诊确诊患者和CSP首诊误诊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结局。
1.3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SAS9.12统计软件包,正态资料用“均数±标准差”,非正态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描述。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不符合χ2检验条件则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5年间CSP的病例及首诊误诊情况 2007年1月~2012年1月共接诊CSP病例243例,其中误诊病例130例,确诊病例113例,各年误诊病例所占比例较大,波动于70%~48%,呈逐年下降趋势(χtrend=5.957,P=0.0147),见表1。
2.2 CSP误诊与确诊病例基本情况 243例CSP患者中有11例患者因各种原因拒绝治疗,自动出院,共23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首诊误诊组121例,首诊确诊组114例。误诊与确诊病例在年龄、孕次、上次剖宫产距CSP时间及剖宫产次数分布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CSP误诊与确诊病例临床表现 停经时间经两样本t检验,入院时血HCG值经非参数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及输血情况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CSP误诊与确诊病例治疗方法和结局分析 CSP误诊组经治疗成功率为90.08%,CSP确诊组经治疗成功率为96.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本院收治的243例患者中,有130例患者因首诊误诊而在外院有人工流产、药物流产或清宫病史。从表1可以看出,该院在2009年以前首诊误诊的CSP患者比例要明显高于首诊确诊患者,随着对切口妊娠的认识逐渐增多,切口妊娠的首诊误诊率逐渐下降。但5年间首诊误诊率仍高达53%。
本研究显示:误诊组由于病情的延误,停经天数与血HCG值与确诊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经天数多大于确诊组,血HCG值较确诊组低,可能与其行人工流产、药物流产或清宫术后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关。误诊组贫血病例数与输血病例数与确诊组相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患者多表现为人流、药流或清宫术后阴道出血淋漓不尽。由此可见,因误诊后而盲目进行人流、药流或清宫术是造成切口妊娠出血特别是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3-4]。但两组间预后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口妊娠误诊后,如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雷俊华,卢丽娟,李萍.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例误诊原因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S2):402-403
[2]齐文霞,薛孟贵.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早期妊娠误诊9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3968-3969.
[3]杨用,李菊萍,母丽惠.超声对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误诊分析[J].医学信息,2014(01):415-415.
[4]张立荣.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治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14,40(01):3-4,8.
编辑/苏小梅
下一篇:探讨冠心病的优化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