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德:铸就大国“战鹰之眼”
从“中华神盾”驰骋大洋,到先进战机超远程打击,再到防空反导屡获成功……负责探测预警、引导打击的雷达是重要核心。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专家贲德在艰苦岁月里不懈奋斗,在被“卡脖子”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他率领团队成功研制我国第一部机载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为空中“战鹰”擦亮双眼,成为机载火控雷达领域的领军人。
笔者近日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采访了贲德院士,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在为祖国国防事业操劳。
A 超额完成“工作后的第一件事”
1963年盛夏,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贲德第一次来到南京。从“冰城”到“火炉”,6个人住在不到20平方米的房子,一天24小时几乎汗流不止……贲德不顾条件艰苦,一直记着老师的毕业赠言:“到单位做的第一件事很重要,只有把第一件事做好,别人才敢把第二件事交给你。”
贲德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干得相当漂亮。“功率谱密度分析仪”是一种专用特种测量仪表,市场上买不到,必须自己做,而贲德要在一个月内研制出这种仪表。当时他一点概念都没有,只好在图书馆找出一本俄语讲解书研读。每到深夜,蚊子成群结队“嗡嗡”吵个不停,为避免干扰,贲德就坐在纱布蚊帐里看书,热得汗流浃背。坚持了10天,贲德终于把这本俄语理论书籍“啃”完,为实操打下了基础。
振荡器是测量仪表的关键,其频率很容易受外界影响,极不稳定。在实验中,运作后的振荡器频率变化最高达到20Hz。贲德立刻重新设计,在原有基础上使用“温度补偿法”进行完善,从而解决了稳定问题。随后加班加点完成方案论证、电路设计、测试报告,他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一位新同志到单位来接的第一个任务,不但完成了,还超额完成!”研究室主任对贲德的表现赞许有加。而这种对科研的钻研态度和能力,也让贲德和14所的核心研发任务——雷达联结在一起。
B 临危受命不惧艰苦攻难关
在北方某大山深处,有幢8层楼高、两个半篮球场大的“巨无霸”建筑。周围几乎与世隔绝,贲德将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留在了那里。
1969年,国际形势严峻,研发新型雷达、防备导弹突袭迫在眉睫。十四所要在半个月内拿出一本雷达研发方案,而贲德只用了10天,并在與多家科研单位的同题方案“比试”中一举胜出。
事实上,早在5年前,贲德就开始参与承担当时最先进的雷达——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的课题研究。那时我国在相控阵雷达领域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想学习,就得看英文资料,而贲德的英语基础几乎为零。他争分夺秒地记忆语法和单词,连吃饭排队、去卫生间的时间都不浪费。短短两个月,他就通过了语言关。
1970年起,贲德主持和参与代号“7010”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研制,在北方山区一呆就是8年。“住的是部队营房,没有床,只好把砖摞起来、上面铺一块板睡觉,吃穿也很简单。那里海拔1500米,夏天山洞里潮湿闷热,冬天气温低至零下二十几摄氏度,风吹到脸上像针刺一样。”艰苦,贲德觉得没什么,就想着“把雷达的事干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相控阵雷达最终研制成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在退役前的许多年里,这座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用近万个“电子眼”时刻不停扫描,警惕的“天眼”向广袤天空足足延伸了数千公里。
C 十年无休研制出“争气雷达”
本可在相控阵领域继续深入研究之际,贲德接到了新的科研攻关任务——研制当时最先进的机载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低空入侵都在飞机下边,飞机上的雷达要往下看。”贲德说,而那时我国已有的机载雷达不能下视,“雷达下视时地杂波信号是目标信号的100万倍,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脉冲多普勒技术。”
从研制面朝天的地面“大家伙”,转向研究塞进战斗机机鼻里的“小精尖”,再加上相控阵和脉冲多普勒原理完全不同,贲德最初曾有些犹豫,可最终仍服从组织决定。
“那之后10年里,我没有星期天、节假日,大年初一都在工作。”最后两年试飞阶段,贲德白天跟着飞机以便发现问题,连夜回去改,第二天再接着飞。这样持续加班,让贲德的体重下降了15斤,该型雷达鉴定会通过当天,他就生病住院了。
机载雷达研制成功,提高了战斗机的作战能力。国家领导人评价说:“别人不卖给我们,现在靠自己力量把它做出来了。这是一部‘争气雷达’!”
这几年,贲德仍围绕雷达课题不断学习,并带了十余名硕士生和博士生。他瞄准了更高、更远、更先进的某新概念雷达,要让祖国母亲的“眼睛”更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