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中“离心”心理效应的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02
摘要:文章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来阐述高校大学生中“离心”心理效应的现状。从人际关系、家庭经济、网络依赖、学校住宿安全等问题入手,来揭示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离心”现象的影响。并且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交叉学科切入主题,全方位的研究大学生的教育和心理现象的同时,提出了缓解高校大学生“离心”心理效应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 “离心”心理效应 现状研究
一、什么是高校大学生中的“离心”心理效应及如何研究
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来看,“离心”心理效应指的是,在传统群体人际交往中,由于主体认知的偏差而形成的对群体抵触与排斥。离心心理的形成受学校管理、家庭培养等内因的影响,同时也受市场经济即社会大环境等外因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实行,其特有的经济规律、经济原则,如竞争原则、平等原则、价值规律及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等,必须要渗透到社会生活、学校管理等的各个领域,随着90后大学生的增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凸显出主体化、独立化、平等化的趋势,在以上“三化”的转型期中,往往造成一定程度的偏差,这种偏差就会使得作用于个体的向心力减弱或消失,从而在群体中某些个体产生脱离群体现象——即“离心”现象。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来看,从单方面研究学生思政工作的较多,比如:从人际交往、从心理健康、从社会环境等单方面来研究对学生的影响,而本文通过发现高校学生中存在“离心”心理效应入手,深究产生这种心理效应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比如:除了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外,还有家庭经济、网络依赖、学校住宿安全等问题,因此,本课题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交叉学科切入主题,全方位的研究学生的教育和心理现象,并提出缓解高校大学生“离心”心理效应的几点思考,以利于完善和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效能,为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更好的教育培养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大学生“离心”心理效应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离心”心理效应的影响
人的一生,其成长、发展、成功、幸福都与人际交往紧密相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处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之中,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主要与一个人的认知、个性有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交往中的自卑心理。(二)交往中的自负心理。(三)交往中的孤独心理。(四)交往中的嫉妒心理。(五)交往中的多疑心理。(六)交往中的逆反心理。
2.家庭经济对大学生“离心”心理效应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将大学生分为贫困学生与富裕学生这两个经济条件迥异的群体,这产生出给大学生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都带来明显消极影响的“裂痕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也成了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大学生间的贫富差距也变得日益明显。加上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在校园中的日渐渗透,正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大学生显然容易于不知不觉之间发生“心不能把握自己”的消极变化。久而久之,破坏了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和谐,削弱其应有求学精神的同时也阻碍了大学生成材。
3.网络依赖对大学生“离心”心理效应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这个群体思想活跃,有着鲜明的个性,渴望友谊、理解和支持,他们需要了解别人,需要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由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大学生心理的单纯性,常会使部分学生在交往中遭受挫折,并表现出不同的人际交往障碍,使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得不到满足,在这样的矛盾心理状态下,网络的开放性满足了大学生渴望交流的内心需求,为他们自身价值的满足提供了便利。在网络世界里,每一个网民拥有平等的发言权,可与他人自由平等地交谈各种话题,还可以体会一呼百应的成就感。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压力。但是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没有足够牢固的精神屏障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其行为很易受到影响,网络中的垃圾文化的传播会导致大学生价值冲突,使其价值取向多元化,从而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这使得有的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在网络面前有时缺乏足够的理智。
4.学校住宿安全对大学生“离心”心理效应的影响
大学生校外住宿是影响大学生住宿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它在社会群体心理学研究领域是一个“离群体”现象。一方面,他们脱离多数大学生集体住宿的群体生活,不受学校宿舍管理等各项住宿制度的约束,对于大学生校内住宿群体的秩序而言是个“非正式群体”;另一方面,校外住宿的学生往往三五结对租房构成看似“自由”的“利益共同体”,从“校外住宿族”整体角度看,形成了新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原则、生活形式等构成新的群体秩序。这种新的违反学校纪律规范的群体秩序产生,对大学生的“离心”心理效应有较大的影响。
三、缓解高校大学生“离心”心理效应的几点思考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的师德师风建设(作者在本课题研究中期已经在《教育科研》2010年第19期发表相关论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其责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高校辅导员高尚师德的塑造,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的师德师风建设。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和生命伦理教育
高校大学生面临着认同的危机、环境的适应、经济的负担、学业的竞争、能力的挑战、角色的转化、人际的困惑、恋爱的波折、职业的选择等全方位的适应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重视并及时开展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以达到使他们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开展挫折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缩短社会适应期,有利于大学生尽快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然而,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高校大学生自杀、他杀事件时有发生,部分大学生对于生命的轻视和淡然,让我们认识到加强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是现实的迫切需要,进行生命伦理教育,关怀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生命伦理教育在于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们深切认识到,“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源,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端。
3.深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目前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青春期,虽有敏锐的心智,但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和较高的人文素养。高层次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主要依靠文化的积累。每个人通过教育不仅仅获得知识的增加和智力的发展,还包括人文精神的提升。人从一个“自然实体”经过“社会化”,最终变成一个社会人,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人文素质的教育重点是精神上育人,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宽容、学会自信、学会自律、学会感恩。现代社会需要学生工作者勇于面对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大学生群体,认真探究其思想现状,用积极负责的态度去教育和培养,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中发[2004]16号文件
[2]胡钰、吴倬.互联网对青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J].青年研究,2001,(3)
[3]匡促联.大学生贫富差距“裂痕效应”的应对偏差及其矫正[J].湖南社会科学,2007,(5)
[4]马永春、李洁. “80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2010,(9)
上一篇:教育技术管理的历史演进与内涵辨析
下一篇:对职技高师教育类课程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