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部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思考
摘要: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教育理念。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经历了尝试、初探、展开和发展四个阶段,研究内容涉及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目标、教育体系、课程设置、模式和策略等方面。研究中尚存在着雷同化、格式化的问题,忽视了我国高校类型、经济环境、学科专业及教育主体需要等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影响。为此,对创业教育内涵、目标、验证等进行反思,以把握高校类型特点和经济环境影响因素,立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协同创新和针对性研究,从而提升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创新教育
学科是历史的产物。20世纪 80 年代以来, 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也和自然科学一样, 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新世纪, 一系列新兴学科, 尤其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交合产生的新兴学科,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两门学科之间, 也经历了一个合并重组的过程。以 1997 年为界, 此前, 它们是两个并列的学科 ;此后, 则调整合并为一个新的学科, 称之为教育经济与管理。需要指出的是, 对于该学科的建置, 大家似乎都在一种可接受性的前提之下约定 俗成, 还未曾想过或想到要对其合理性提出质疑。从学术方面来浅论这个问题。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历程
在我国,从可看到的文献中,最早涉及创业教育的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主张“行动”是教育的开始,“创造”是教育的完成,并提出“人生志在创业”[1]。胡晓凤、姚文忠等于 1989 年发表的《创业教育简论》是可以检索到的最早以“创业教育”为篇名的文章。他们在该文中提出: “创业教育就是培养人生志在创业的教育,就是构建合理人生的教育,或者说是提高人生质量的教育。”[2]根据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进展和研究主题的嬗变,研究历程从20世纪开始可分为 2 个阶段。
( 一) 创业教育展开阶段( 2007—2009)
经过了 8 年初步探索后,该阶段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论文的数量已超出前两阶段的总和, 其研究质量和研究方法都有了较大的进展。尤其是在“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的背景下,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困境、体系、模式、课程、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尤其是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与区域经济环境、不同学科专业及高职院校等方面的衔接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
( 二) 创业教育发展阶段( 2010 至今)
教育部于 2010 年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和中长期教育发展目标出发,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由此,推动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内涵的研究向纵深发展,并从“企业家速成为导向”的创业教育,发展为高校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其逻辑重点和鲜明特色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标志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步入发展阶段。
二、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 创业教育内涵研究
创业教育的内涵,就是要回答创业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提出了种种观点。如,高校创业教育,就是促使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的本领、方法,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承担风险的心理、意志,具有实干的精神,使学生能够适应各种社会环境,毕业以后能够自我创业[4]。大学生创业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自我发展[7]。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是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和实践,帮助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掌握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的教育[8]。创业教育既是提高和开发学生创业素质的教育,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使其能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教育[9]。创业教育是通过创业的教学与实践过程,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思维、创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其本质和核心是创新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0]。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包括 3 个方面: 一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涵盖了对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等多种内容的教育活动; 二是培养企业家精神,引导学生创办企业或公司的教育活动; 三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活动。由此观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既要关注教育主体生存与发展需要,落实 “知行统一”; 又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等,并以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为旨归。
( 三) 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教育体系是指互相联系的各种教育机构的整 体或教育系统中的各种教育要素的有序组合。创业教育体系包括创业教育的认识、理念 和组织领导体系,创业教育学科建设和课程教学 体系,以及创业教育师资体系、实践体系、资金支 持体系等[13]。有研究者提出了构建以政府为创业 教育保障,以高校为创业教育关键,以大学生为创业教育主体,以社会为创业教育支撑,以企业为创业教育基地的“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 系[17]。也有研究者提出构建“两级三域四块”大 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即打造学校、省级创业教育平臺,创业教育内容上拓展为创办企业、创立事业、 创建业务 3 个创业领域,创业教育形式上拓展为氛围板块、课程板块、体验板块、行动板块等 4 个创业教育链条[18]。还有研究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教 育需要各种资源的整合,各方力量的努力,必须构 建起由政府、高校、社会、学生、家庭组成的“五位 一体”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15]。可见,在创业教 育体系的研究进程中,还存在着对“教育体系”认 知的差异,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陶行知全集: 第 5 卷[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949.
[2] 胡晓凤,姚文忠. 创业教育简论[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9( 4) : 1.
[3] 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 37.
[4] 梁保国,乐禄祉. 论创业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1999( 6) : 21.
[5] 朱再发,郭亚芳. 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1( 6) : 69.
[6] 欧阳峣. 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几个问题[J]. 中国高教研究,2002( 8) : 72.
[7] 尚恒志. 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 6) : 9.
[8] 祝虹,潘勇涛. 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以东南大学创业教育实践为例[J]. 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6) : 131 - 132.
[9] 张宏军. 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 教育探索,2010( 4) : 66.
[10] 鲁宇红,张素红.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关系的分析[J]. 江苏高教,2011( 6) : 106.
[11] 双传学. 创业教育浅谈[J]. 江苏高教,1999 ( 4) : 78- 80.
[12] 谭光兴.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框架的理论研究[J]. 江西教育科研,2006( 11) : 34.
作者简介:王艺华 (1992—),女,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2015(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
下一篇:论中学数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