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行业,通胀受益,受益通“涨”
继贵州茅台引领的白酒涨价风潮之后,啤酒行业也“涨”声渐起。在通胀可控、收入继续增长以及消费升级的预期下,酿酒板块良好的抗通胀能力也将成为今年攻守兼备的最佳选择。
当前“通胀”几乎成了所有政策中的关键词,在通胀可控、收入继续增长以及消费升级的预期下,由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喝酒”热情将在今年各种酒的“涨价”中得到延续,而酿酒板块良好的抗通胀能力也将成为今年攻守兼备的最佳选择。
“涨”声一片
继贵州茅台引领的白酒涨价风潮之后,啤酒行业也“涨”声渐起。燕京啤酒于2011年1月份作出了涨价决定。据透露,燕京啤酒厂家早在元月前就已通知各地经销商,将于1月18日上调出厂价格。此次是燕京啤酒全线涨价,从总厂到分厂,每箱啤酒根据品类不同,上涨5-8元,平均涨幅在10-15%。而涨价的原因则比白酒企业的“符合消费者身份性需求”来的实在,“成本上涨”,首先主要是运输成本的增加,煤、电、汽油等能源价格均呈现上涨趋势,运输费用仍然较高;其次大麦、大米等原材料成本的上涨。
业内认为,今年啤酒提价趋势将不可阻挡,在行业未达成统一提价的情况下,部分企业会选择主要强势区域市场进行试探提价。事实上,从去年11月份开始,部分啤酒企业针对主要强势区域市场已开始悄然涨价。据报道,在沈阳市场,瓶装和听装雪花啤酒已有不同程度的涨幅,其中,瓶装500ml雪花啤酒从3.5元涨到4元,330毫升听装雪花啤酒从2元变为2.4元;而在四川、辽宁、安徽等强势地区,华润雪花已经对部分产品提价20%,平均提价也有10%以上。
酒类消费旺盛
政策给力消费。中共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强调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并指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经济转型、收入分配改革和人口结构变化都将利好酒类消费,并将促使酒类消费结构升级。
据统计,2010年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910.9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70%,比上月增加0.06 个百分点,整体消费依然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与酒类消费相关性较为密切的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月增速为19.60%,继续高于总体消费增速,显示酒类消费依然旺盛。
2010年1-11月酿酒行业整体产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势头,行业景气度高企。白酒行业产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啤酒、黄酒行业11月产量小幅增长,葡萄酒行业增速放缓。从中长期来看,酒类消费趋势仍将以稳定增长为主。从2010年前11个月酒类产品产销及行业企业的效益数据看,酒类下游消费需求旺盛,行业仍然保持产销两旺的态势。预计2011年一季度白酒、葡萄酒仍将维持高景气度,量价齐升可以期待。
投资机会分析
白酒:强者恒强
通胀给白酒营造了很好的提价氛围。历史数据显示,白酒行业由于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2000-2009 年期间,虽然物价水平出现了大幅波动,但白酒行业毛利率一直维持在30-40%左右。 目前我国行业内名优白酒大都已上市,名优品牌赋予企业较强的定价能力,原料价格的波动对于本身高毛利率的名优白酒来讲冲击微乎其微,相反通胀通常出现在经济比较热的时候,白酒需求旺盛,企业提价的阻力很小,通胀环境反而为白酒的直接提价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从历史数据来看,2003年底-2004年底,2007年初-2008下半年的两次较为明显的通胀环境下,白酒上市公司毛利率仍然呈现走高的趋势。
高端白酒最值得关注。在高通胀的环境下,茅台酒、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的中国品味将进入真正的奢侈品行列;高端酒销量增长将有所放缓,长期看销量增长将控制在10%以内,2011年茅台酒和五粮液仍将会有10%以上的量增。高端酒的消费方式主要是宴请、送礼、品鉴、投资收藏等,经济回暖,社会活动增加可促进高端白酒消费。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项基础投资势必会较大,这对高端酒消费形成利好。高端酒消费群体的年龄段主要落在30-59岁区间,从统计数据分析,这个年龄段人数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增加,可以保证未来相关长一段时间白酒的消费,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引致的对高端酒需求可以期待。重点关注:贵州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
葡萄酒:长期向好
从国际和行业标准来看,我国葡萄酒业基本还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我国葡萄酒消费基数低,消费者不成熟,仍在培育和增长中,产品也以中低端为主,因此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葡萄酒消费才刚刚起步。长期来看我国葡萄酒行业发展空间巨大。目前我国葡萄酒人均消费量仅为0.38 升左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主要消费集中在东部地区以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随着葡萄酒消费理念的逐渐成熟以及居民收入的提高,葡萄酒消费量将逐渐上升。此外,葡萄酒对白酒的替代作用有所加强,长期看好葡萄酒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我国葡萄酒厂商的梯队分布比较明显,张裕、长城为一线阵营;王朝和威龙为第二阵营;通天、龙徽、华东、民权、新天、云南红、莫高等品牌属于第三阵营。一线阵营已经在市场份额、产品结构、原料、品牌等各个方面获得先发优势,粗略估算葡萄酒产能扩张1万吨大约需要1亿元人民币,再加上基地投资、广告费用支出,因此二、三线阵营凭借现有的资金和规模想在短期内赶超还比较困难,但在一个高速成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行业中,二、三线阵营仍充满了机会。重点关注:张裕A、通葡股份。
啤酒:整合浪潮
啤酒销售平稳,原料价格存在上涨压力。啤酒行业2010年前11个月销售势头良好,尽管受到气候原因影响,产销量仍基本预期。目前我国啤酒人年均消费量接近30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未来随着啤麦价格的攀升,啤酒行业内竞争加剧,目前低价原料带来的利润贡献将持续减弱。由于今年大部分啤酒企业都进行了产能扩张,预计2011年行业产销量增速将维持在到6-8%左右。行业中拥有并购优势的公司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啤酒销量规模仍将保持稳步上升,但增速在各个酒种中明显放缓,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主要来自于盈利能力的提升和市场份额的上升上。但是,短期内占据较高份额的公司,其竞争优势更为显著,其产品提价能力、产品销售结构调整、以及成本转嫁等方面更具优势。
2011年,行业内啤麦成本整体会有20%左右的上涨,终端产品价格已有上升,龙头公司将会有一波提价动作。在2011年啤酒公司的收购兼并将是最大的看点,特别期待青岛啤酒等优势公司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和作为。重点关注:燕京啤酒、青岛啤酒。
黄酒:出现拐点
由于黄酒度数低,富含氨基酸,业内有“液体蛋糕”的美称,在酒类消费趋向健康的背景下,对比我国白酒人均5.3升的饮用量,其消费量远未达到饱和。即使在传统省份江苏,黄酒在苏南地区比较盛行,苏北地区仍留有较大空白市场。截止2010年11月,江浙沪三省市的黄酒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重为73%,去年同比这个比率为75%,江浙沪仍然是黄酒名副其实的主产区,也是黄酒的主要消费区域。
据统计,黄酒在江浙沪三地以外的销售比例由2003年之前的10%左右,提升至2009年的31%,销量复合增长率达34%。非传统市场的快速增长有几方面原因:黄酒健康、养生的理念正逐渐被大众所接受;黄酒企业的营销攻势推动非传统市场的日趋成熟;非传统地区消费基数也比较小。如果非传统区域消费量能够和江浙沪三地持平,那么未来黄酒龙头企业起码有3倍以上的成长空间。2011年在收入增长、通胀可控的预期下,通过企业努力以及消费者对于黄酒认识的加深,产品升级的序幕会再次拉开。建议重点关注:古越龙山。
(资料来源:今日投资)
上一篇:杨陵江:不景气才刚刚开始
下一篇:大跌中酿酒呈现相对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