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程渗透环保教育初探
[摘 要]当前,历史课程内容的设置对环境保护问题涉及不多,一些原本应该用生态史观阐释的环节往往被忽略掉,造成历史教学内容的缺失,不利于学生正确史观的培养。教师如果能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对历史事件演变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环保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2-0074-02
环境保护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兴衰往往都与生态环境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当前,历史课程主要是从社会学角度诠释历史发展进程的,对历史上环境因素的讲解非常少,即便涉及也往往以隐性的知识出现,忽视了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变化的关系,这种课程内容的设置束缚了教师的教学视野,使教师无法以“大历史”的眼光帮助学生把握历史演进规律。基于当前历史课程的盲区及历史教学对环保教育未引起足够重视的现状,笔者认为,以校本课程弥补历史教学中环保教育的缺失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学历史课程中环保教育的现状
首先,当前学校普遍使用的历史课程标准,从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都没有明确提及环保教育的具体要求,对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关环境因素的阐释基本上是一笔带过,不做因果推导,更没有上升到环保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许多历史问题,仅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角度去诠释,忽视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变化的内在关系。
其次,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环保教育的渗透远远不够,未能从环境支撑了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高度认识历史。主要原因:一是部分教师知识结构不完整,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讲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忽略了社会演进与环境因素的关联;二是历史课堂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过多地注重知识识记,缺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关注;三是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有提及环境教育,但缺乏内在逻辑性、历史知识系统性,缺少对人文历史演变与自然环境变化内在因素的探讨。
二、历史课程加强环保教育的策略
1.重视生态史观,将环保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纳入教学目标。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核心保证和现实支撑,以校本课程形式补充国家课程忽略的环保教育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在历史校本课程中增加环保专题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历史情境的客观性,人与自然的协调性,从自然和社会两个角度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学史明志,以史为鉴。
2.充分挖掘历史素材中潜在的环保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地进行拓展。以中国古代史中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民族关系史为例,这几块内容中渉及环境问题的历史事件有很多。
如讲政治史时,强调历代统治者大多喜欢大兴土木,建造亭台楼阁,奢侈浪费严重,这不仅导致社会矛盾尖锐,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历史上的自然灾害往往是农民起义的重要诱因。例如,东汉末年水旱灾害严重,瘟疫流行,百姓生活困苦,阶级矛盾激化,最终导致黄巾起义爆发。611年山东、河南一带发生水灾,波及三十余郡县。于是,王薄率众在长白山举起反隋起义的旗帜。唐僖宗时期,因河南、关东区域发生洪灾,政府继续大规模征调民力,使人民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引发了黄巢、王仙芝领导的农民起义。1628年陕西旱灾严重,草木焦枯,颗粒无收,于是大规模的明末农民战争便首先在那里爆发。然而,很多教师在分析历史上农民起义的起因时,只重视从政治、经济和阶级矛盾三方面进行分析,忽视了自然灾害这一偶发因素的促成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讲经济史时,可重点分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自然环境因素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环境友好型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例如,丝绸生产是古代史教材中多次写到的内容。最初,由于北方水土肥美,气候温和,有利于养蚕缫丝,中国丝绸生产的产地集中于北方。至南北朝时期,随着五胡内迁、北方战乱,中原地区人民南迁到江南,带去先进的织机和技术工匠。唐朝中期以后,北方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环境恶化,丝织业优势逐步丧失。南方凭借土地肥沃,气候温润,出现了连片种植上千亩桑麻的景象,南方的丝绸生产迅速赶上并超过北方。这种格局的变化,最深层的原因就是北方人口增殖过快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肥力大减,桑树种植面积萎缩。可惜的是,教师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不了解中国丝绸生产南北易位的变迁原因和过程,更不用说做深刻的环境变化原因的探讨了。
又如,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后,大量失地农民为了生计逃到秦岭一带毁林开荒,大片原始森林遭到破坏。结果,被誉为“关中之肺”秦岭只剩下北坡部分次生林,导致水土大量流失,黄河水的泥沙含量越来越高。至明清时期,黄河泛滥的次数比历史上的任何阶段都要多。历史教学若能重视生态环境变化的分析,将环境因素与历史事件结合起来理解,一定可以构建一个立体的活的历史课堂。
讲文化史时,可引入中国古代一些著名思想家的论著中提及的保护环境的内容,有些典籍本身就涉及大量环保问题,如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讲了爱惜肥力,不违天时的问题,还有郦道元的《水经注》讲了中国水道走向和名山大川的问题。
先秦时期特别注重生态保护,有著名的“用火之禁” “时令之禁” “幼小之禁”,对生态环境保护做了明文规定。秦汉以后,历代统治者都发布过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政令。如秦简中《田律》的相关条文,对土地使用、河流水源、鸟兽捕猎、植被收割等都有明文规定,制定了违规处罚的条款,这是中国最早的自然保护法令。古代环保思想和环保法令中,有许多智慧值得传承,古人的环保实践中也有不少值得效法之处,这些都是历史课程需要拓展的内容。
讲民族关系史时,除了重视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关系的介绍,也应强调少数民族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历史讲解。例如,唐朝时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曾攻下四川阿坝洲、松潘一带。吐蕃士兵为了扩充牧场,毁林开荒,大肆烧山围猎。松赞干布知道后非常震怒,他说:“你们吃先王饭,造子孙后代的孽,把森林毁光,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呢?” 赞普松赞干布下令将山林分成公林和神山两部分,公林由各部落和寨子共同管理,严禁毁林开荒,而神山归寺庙所有,由寺院负责看管,严禁侵占寺院林地,违者处死。这一规定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还在执行。國家级自然风景区九寨沟正好位于该保护区域,当人们游览九寨沟美轮美奂的风景时,是否会想起松赞干布对西南地区环境保护做出的杰出贡献呢?
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贯彻环境保护的发展理念,开发历史校本课程,渗透环保教育是历史教师的重要职责。生态史观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生动历史,作为历史教师要重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生存有赖于自然系统的保护与支撑,环境保护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协调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要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天时,方可为社会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资源。
[ 参 考 文 献 ]
[1] 鲁东海.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环保意识的渗透:高三环境史复习课设计与思考 [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12):29-31.
[2] 许志刚,周岩.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研究初探[J].大学教育,2013(4):127-128.
(责任编辑 袁 妮)
上一篇:安全环保视角下加油站的选址分析
下一篇:关于绿色化工环保技术与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