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准确性、有效性研究
一、简要回顾及归纳了我党重视“党内教育”的历程
党员教育是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教育工作。党员教育的目的,是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全体党员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信念,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思想理论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侵蚀的能力,解决好思想上的问题,自觉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中共一大党纲明确规定:“超过十人的应设财务委员、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各一人”。其中,“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就担负党员教育宣传工作。中共六大党章明确对党支部的任务做出规定,将“征收和教育新党员”作为三项基本任务之一。
改革开放后,党内教育得到了更为突出的重视。邓小平同志清醒告诫全党,对党员干部的教育,要贯穿改革开放全过程。进入新时期,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领导同志多次对党内经常性教育加以强调和发展;党中央对加强党内经常性教育进行持续部署与安排,先后面向全党进行“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
2012年11月,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推进党内教育的大幕开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在全党深入展开。2015年4月,重点面向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正式启动。2016年2月,中央决定开展将集中性教育转变成日常性教育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关于党员教育现状调查和分析
为了更好地摸清基层党员教育的实际效果、存在问题与改进途径措施,提高未来党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准确性与有效性,我开展了关于党员教育(培训)现状及其效果的问卷调查。通过对此次问卷调查的各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了当前的“党员教育”仍然存在着以下值得重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党员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调查中仍有一定比例的党员对此评价不高,认为针对性不尽人意。认为除载体和形式因素外,内容的准确性尤其是针对性不强的影响也很大。
(二)党员教育形式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改进
大多数党员对当前党员教育的形式比较认可,但是仍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党员教育“互动较少”“形式单一”、“教法简单”或“效果不佳”。
(三)党员教育的有效性不强且欠缺效果评估及其运用
大部分人也认为,需要强化党员教育效果评估并且要加强其成果运用。其中很多人认为,要把参与党员教育情况与干部选拔任用及职称评定与先进评选等紧密结合;
三、提高新形势下党员教育针对性、准确性及有效性的途径措施
(一)提高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准确性的途径措施
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必须按照习总书记关于“党员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内容、党章党规和党内重要文件要求,科学合理精准地安排党员教育内容。应当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旨在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能力,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把增强党性作为第一任务,将理想信念教育和能力建设贯穿始终,坚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教育什么。
(二)提高新形势下党员教育针对性的途径措施
首先,要根据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担负任务和党员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教育培训。对国有企业党员,还应该围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开展党员教育。其次,要结合形势的最新变化、发展的最新动态,制定紧随形势发展的教育內容来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要针对不同党员群体特点,确定“量身定制”教育内容。由于党员背景经历、教育程度、岗位职责和个人修养各有不同,党员的这种差异性相应地要求党员教育工作应加强针对性。因此党员教育的着力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学方法上应当有所区别、有所侧重,以便做到因材施教、按需施教。
(三)提高新形势下党员教育有效性的途径措施
一是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提升党员教育的有效性。通过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对话式等多种方式,就党员关注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有效地进行教育和引导,逐步推进党员教育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二是注重教育型式上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提升党员教育的有效性。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避免理论教育陷入单调、空洞的说教,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例如通过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形式,充分发挥党员接受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三是倡导党员自我教育,提升党员教育的有效性。自我教育具有方式灵活,不需要脱产影响工作,也不需要安排专门的学习时间和地点等优势。要引导党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抽出闲暇时间,通过网络平台、智能手机等多种工具随时了解社会时事、关注党的政策,这将有助于提升党员教育的有效性。四是建立党员教育评估体系,提升党员教育有效性。问卷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当前党员教育需要建立效果评估机制。要在指标体系方面、在教学实践方面,从知识、行为、态度、绩效等方面进行评估。
四、结语
总的来说,新时期背景下,基层工会组织工作模式要遵循时效性和实效性的要求。通过构建长效的信息发布机制,发挥职工的利益诉求的主体功能,构建职工参与改革的平台,从而不断促成基层工会工作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志勇.新常态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若干思考新常态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若干思考[J].工会信息,2015,15:25-26.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