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历程(1921-2011)
总结井冈山根据地创建以来的经验,明确回答了一些人提出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得出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结论。同时,会议决定全面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在总结边界前期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同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出台。
土地革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他们纷纷送子、送夫参军,并组织赤卫队、暴动队、青年团、妇女会等协助红军开展工作,保卫了胜利果实,支援了革命战争。
1929年12月,闽西山区天寒地冻,红四军党的代表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一幢宗祠内,举行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军方面的经验教训,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中国红军,建设成为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问题。
依靠这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各地的革命根据地得以发展壮大,“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渐渐燃遍全中国。
红旗漫卷长征路
——遵义会议与长征的胜利
从1934年10月到次年11月,面对国民党军队重重“围剿”,四路红军先后进行战略转移。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遵义。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召开了为期3天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通过了“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等4项决定。遵义会议深刻地改变了党和红军的命运,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在川黔滇万水千山间纵横驰骋:四渡赤水、虚指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9月18日,北上红军到达甘南交通重镇哈达铺。随后,中共中央作出了把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
10月19日,中央红军(这时编为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二万五千里长征。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落脚陕北,中国革命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最终汇聚在西北黄土高原,汇聚在抗日救亡的前线。
同仇敌忾御强虏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召开扩大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
1936年初,红军以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名义,在毛泽东、彭德怀率领下挥师东征,开赴抗日前线。同时,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领导。
在“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的民族危机中,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在社会各阶层中引起强烈反响,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推荐访问:历程
上一篇:“互联网+党建”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刍议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建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