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 目前高职院校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教学水平不高,各高职院校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并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更新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以期实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 教学目标 过程考核 计算机基础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计算机基础课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课程,承担着普遍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重任,尤其对于开设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较少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升有较大影响,那么如何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我们认为应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特点入手,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为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学生日后工作的实际需要。
1 对于教学目标
计算机基础教学虽然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但大多数学校对此并不能够予以重视,基层计算机基础教学普遍缺乏活力。首先,随着计算机基础教学在中小学的普及,使得很多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另外,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设置中,与职业相关性较低的计算机教学容易受到忽视;当然,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即自学,上课即上网的现象也让教师和管理者对该课程本身失去了信心。但实际上,学生的入学水平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而在就业时,基本办公软件的使用水平也是学生职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各高职院校应特别注重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尤其是应当明确以应用技能教育为主的教学方针,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书本和概念,应该面向社会需求,培养能够迅速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技术人才。教学目标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并在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期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能够实现自我提升。另外,还应根据学生基础水平不一的情况,将教学目标分为两个阶段,针对不同起点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 对于教学内容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虽然已经明确地提出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市场上可买到的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书籍普遍存在着内容陈旧,偏重于理论教育和素质教育,即注重讲授知识体系背景,而忽视技术突破和发展,缺乏实用性案例内容,尤其是针对不同学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案例。例如,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在学习二进制数基础上了解八进制以及十六进制的转化知识是一个学习难点,更不用说让学生学得十分吃力的机内码、国标码等概念,而这些难点对于学生实际计算机操作水平并无太大影响,即使在目前高职院校普遍要求的一级计算机考试中也仅仅占到3至4分的比值。另外,无论哪个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里面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Office操作知识以及Internet应用知识三部分,而针对具体专业的特色办公操作知识则鲜有涉及。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计算机教学首先应该摒弃传统的面面俱到的观念,舍弃令学生感到厌烦的与实际应用脱节的概念知识,以实际操作为主,适当加入学科的新成果和新技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根据他们的学科特点,加入与学科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例如,对于营销专业,可以引入市场调研报告的案例,使用Powerpoint做报告,其中的分析数据可以用Excel实现,这样学生可以体会到专业学习中Office软件的工具作用,从而知道自己该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
3 对于教师
根据以上我们提到的对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授课环节,教师应该精心选择,舍弃那些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着的内容,突出应用性。少而精地将知识点讲授清楚,更多地让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例如,在网络知识的教学中,对于搜索引擎等部分知识讲解时应该让学生了解目前网络上主流的信息搜集方法,以及其中涉及到的视频等信息的下载方式,并穿插知识版权和隐私保护的内容,如Google地图事件等。这些书本上没有而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网络道德水平,但这些知识也就需要教师的日常积累和精心准备。
另外,计算机教师应定期进行专业再学习。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日益迅速,而很多教师从踏上工作岗位后就很少再进行专业学习,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师应该通过在职学习和培训等方式来加深专业理论知识,并提高科研能力;另外,教师应该深入企业进行研修,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了解当前企业对员工计算机水平的实际要求,从而让自己在学校教学中更能有的放矢,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和时代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4 对于学生考核
学生考核不仅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和监督,也能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重要的教学依据,而对于计算机基础这门实践内容较多的课程来说,如何考核就成了一个重要课题。目前,高职院校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考核主要依靠期末考试成绩或参加国家一级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这种考核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是难以避免学生突击复习,重分数轻实践的问题。因此,本门课程的考核应以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为主,即平时成绩,该成绩可来自平时对于某些教学项目的考核或作业,也可来自学生小组对实践项目的综合操作分数。
另外,在对非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考核中应注重与学科的关联,设置的考核内容应与学生的本学科内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达到引起学生兴趣和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作用。
最后,可以适当开放学生的成绩来源,高职院校对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各类竞赛较多,包括教师在教学中也可适当开展相关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表现也应该作为学生考核的参考,从而体现出计算机教学考核灵活多样的特点。
总之,提升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达到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综合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庄贵霞.抓住机遇 推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0.5.
[2] 汪刚.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
[3] 邹金花.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2.1.
[4] 杨玲.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电子商务,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