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求合作 实现共赢
《新华书目报》与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成功合办了“全国医学文献采访工作研讨会”。会议的成功首先是因为形式的创新,为图书馆与出版社之间架起了沟通的平台。其次,会议的内容非常务实,出版社与图书馆之间开诚布公地提出行业内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这为行业的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次会议上,信息传递、重复出版等问题是大家探讨的热点。同时记者对参与会议的出版社代表进行了回访,他们充分肯定了会议的作用,也对会议的举办提出了一些建议。
用信息架起馆社桥梁
目前,困惑出版社以及图书馆的主要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在会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的龙旭梅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会后,记者对一些出版社的参会人员进行了回访,普遍对龙旭梅老师的建议给予肯定。出版社坦言:信息的不对称不仅让图书馆的采访老师浪费了很多时间与金钱,同时对出版社而言,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出版社不能有的放矢,给图书馆老师造成误解,最后损失长远利益。龙旭梅老师提到,出版社为图书馆老师提供的信息比较全面,是很好的一个补充。但实际情况是,出版社为此需付出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不是所有的出版社都能够承担起这样的费用。而且,出版社的数据比较零散,同样会给图书馆老师带来一些麻烦。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出版社对《新华书目报》给予了厚望,仍然希望通过书目报将信息整合起来,为图书馆与出版社之间架起桥梁。
出版社“进退两难”
近年来,馆配市场的红火也让出版社看到了销售链条上的一个新突破口,出版社开始渗透到馆配市场的发展中,希望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创造一点社会效益。坦白说,当今的馆配市场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图书馆占有主动权,买不买书,买什么书,图书馆说了算。不可否认,出版社在一些细节问题上的确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图书馆采访人员提出一些忠言逆耳的建议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在不少图书馆采访人员的认识里,出版社已经完完全全成为了“奸商”的角色,只要是书,字数就可以不用设上限,任凭作者自由发挥、自由创造。最后冗长的文字、没有价值的信息,让一本本高价书在图书馆的书架上享尽尘埃。其实出版社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也要维持经营、养家糊口。在当今完全市场化的状态下,圈地占地盘是首要目标,选题会被山寨,内容会被复制,只有资源才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在目前整个行业还处在非规范发展的趋势下,出版社也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医学文献采访有待开发
通过这次会议,很多出版社的代表表示,图书馆医学文献的采访市场存在着一定得潜力,需要出版社积极开发。目前,出版社对全国医学类图书馆的了解并不全面,甚至存在误解。以前,出版社非常重视高校医学类图书馆的采访,特别是在高校评估时期,因为出版社在高校医学类图书馆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如今,高校评估已经告一段落,馆配市场也已经进入到了重新洗牌、常态发展的趋势之中,这是出版社开发馆配市场的一个机遇。同样的道理也适用在医学类图书馆馆配市场中。中国有句古话“不以善小而不为”,套用到出版社这儿可以说成“不以利小而不为”。如果将全国接近1.92万的医学类图书馆都开发出来,那相信出版社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强大。
营销学上常说,一个行业能否发展起来,关键在于市场潜力的支持。既然出版社看到医学类图书馆的市场潜力,剩下的就是取胜的关键——核心竞争力与核心产品。会上,一位图书馆老师为出版社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细节决定命运”。她认为,我们国内的出版社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出版社相比实力欠缺,所以要尽量追求细节服务。如真正走到终端用户市场,听取读者意见,以用户的角度看待市场,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用户所需,做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信息对出版社十分重要
访人民军医出版社发行部主任胡仲清
人民军医出版社是一家中央级大型医学专业出版社,此次人民军医出版社发行部主任胡仲清参加“全国医学文献采访工作研讨会”体会颇深,他坦言:《新华书目报》能够主动为出版社搭建这样的平台是非常好的。作为出版社来讲,参加这种会议首先能够多接触一些图书馆老师,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收获。因为作发行的一个受要条件就是得找到合适的人。其次,获取了很多关键的信息,对出版社改进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会上图书馆老师所谈到的信息获取渠道问题。目前,信息发布的渠道很多,有传统的《新华书目报》、《全国新书目》,还有现在馆配商的一些数据信息。通过这次沟通,该社了解到图书馆老师的需求,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另外,图书馆老师还提到供货满足率不足的问题。其实这种情况在出版社也是有的,编辑常常在做选题的时候争论不休。对于一些大部头的书,出版社舍不得放弃,但是确实也会给图书馆老师带来一些困惑,这些书到底采还是不采,采了以后利用率又能达到多少?所以,既然图书馆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以后在这种问题上出版社还是需要考虑一下的。该社第三个关键收获就是改变了对医学类图书馆的一些固有看法。在没接触之前,出版社认为一些三甲医院的图书馆采购经费应该不成问题,但与图书馆老师沟通之后,他们发现这些医学类图书馆的采购经费是很拮据的。包括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作为医学专业图书馆的龙头,解放医学图书馆很多年前的采购经费是1300万,到目前为止还是1300万,对于发展的环境一概不考虑,在砍掉员工的福利后,真正的购书经费并不很多。并且医学类图书馆有一个先保刊的惯例,一些医学刊物要保证更新。相对于图书来说,医学刊物能够及时传递一些新的案例、新的信息,而图书一编就几个月,不具备刊物那样的特点,这样购书经费就又砍掉了一些,这种情况对他们很不利,所以能够了解到这些信息对出版社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出版社作为整个行业的上游一定要有高质量的产品,这是整个行业发展的一个基础。目前,出版社基本形成了“四高”状态,即高造货、高库存、高发货和高退货。解决这个现状还得靠出版社主要领导对整个市场的判断。胡主任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对于这样的会议,仅仅邀请发行部是有局限性的。像会上大家讨论了很多关于图书选题的问题、关于出版社如何走出去的问题。这两种对于发行部人员来说都不能有一个很好的解答。首先,发行部人员在专业上基本不是医学科班出身,对图书馆老师提出的一些专业问题不太了解,知识层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在职能上,一些关于出版社大的发展方向问题发行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对于这样的会议,希望报社能够多邀请几个人,照顾到出版社的各方需求。
谋求一个契合点实现双赢
访科学出版社图书馆部经理杨依扬
杨依扬参加了《新华书目报》与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共同主办的“全国医学文献采访工作研讨会”后感觉收获非常大。首先,他认为会议让出版社与图书馆的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机会是很难得的。科学出版社是一家以医药卫生、生物科学等为主的综合科技大社。出版社的主要图书包括三部分,即基础理论、应用技术以及本科以上教育用书,每年新品种图书接近3000种。开始出版社比较注重国内作者原创性的作品的出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具有知名度的作家在科学出版社出的书已经翻印到第三版、第四版。科学社在引进国外一些优秀的生物、制药、医学经典专著时,特别关注性价比很高的医学图书。会上,很多图书馆老师谈到了引进版图书的书号问题,他们认为能把原版书号或者一些相关的书目信息传递给采编老师的手里,将会节省不必要的花费。出版社认为这一块是非常关键的,以前出版社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正如一些图书馆老师所言:出版社没有注重细节的要求。以前,医学图书馆的采购渠道都是由一些医学专业书店来做,现在这些专业书店的服务越来越差,他们更多真对的是医学教材。医学图书馆的老师被逼无奈也常常会出现在一些现采、样采的订货会上,这种情况的出现让出版社以及《新华书目报》这种信息平台对信息采购提高了关注度。《新华书目报》是一个综合的信息集散平台,加之这么多年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覆盖面,所以应该能够在此基础上加工再整合,把一些核心的专业的图书信息集中在一起,将图书的一些封面、封底、版权页、样装等信息都集合起来做一个电子平台。并且,目前实名制书号申请对信息不对称起到了很好的遏制作用,图书直到快进印刷厂才确定下来书号,这样基本就不会有多大的变动。图书馆需要更多的图书来支撑它的馆藏,并不是一家出版社能够垄断整个馆配行业的,所以还是需要大家在一起沟通交流,谋求一个契合点,实现双赢。
换个角度看待作品效应
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蔡颖乔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出版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没有人卫社、人民军医社这样的规模与实力,主要是依托协和这个品牌。该社十分注重图书质量,树立高品位、高质量的图书形象,并以“当医生要当好医生,当好医生就要读协和医书”作为树立名牌意识和提高精品率的要求。近年来,该出版社推出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系列图书、《全国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培训指南》、《数字卫生丛书》,同时出版了一批高质量、高层次的医学专著,如《协和呼吸病学》、《协和血液病学》、《脑室外科手术学》、《心脏外科基础图解》(第二版)、《胃肠急症学》、《分子核医学》、《蛋白质与核酸》等,深受图书馆界欢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蔡颖乔坦言:对于这样的会议,出版社是非常愿意参加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图书馆老师是接触读者最频繁的一群人,他们反馈的信息不仅仅是读者的信息,更应该是市场的信息,对出版社把握市场,把握读者是很关键的。正如图书馆的一位老师所言,目前无论是图书馆、用户还是出版社都没有得到利益最大化,那么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回到出版社后,蔡颖乔主任认真分析了一下,她认为,首先从上游出版社来讲,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开发选题一般有两种渠道,一则约稿,二则自主策划。在约稿的时候,作者是按字数来结算稿酬的,编辑将字数压缩太大,就如同在砍作者的薪酬一样,有点不落忍,因此一些图书就变得不再有价值。其实,作为作者来说,如果图书能够写得既经典又简练,作者虽不会捞到很多的经济利益,但在社会效益上确实一种很大的收获,所以出版社或许应该换个角度来看待作者的作品效应。
让医学图书馆采访更具针对性
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市场部主任徐国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是直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惟一国家级中医药专业出版社。出书范围包括:中医药政策法规汇编、年鉴、专刊、专辑;全国各级各类中医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中医药理论、临床著作、科普读物;中医药古籍点校、注释、语译、影印、复制本;中医药译著和少数民族文本;中医药各种丛书、类书及工具书;全国性中医药期刊杂志;各种医药电子出版物等。在不断适应市场、调整产品结构中,该社目前逐步形成了以科普书为辅,以各级各类教材及辅导用书、考试用书、学术著作为主的出版格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市场部主任徐国强参加了此次“全国医学文献采访工作研讨会”,会上,徐国强对《新华书目报》能够为出版社提供这样的沟通平台表示钦佩。他坦言:图书馆是出版社销售的主要渠道之一,出版社为图书馆服务,非常希望了解图书馆的需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针对需求作出调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下设有全国中医药医学书店,所有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在书店里都能找到。对于会上图书馆老师提出的采访信息不全面的问题,徐国强认为,这是阻碍行业规范发展的绊脚石,出版社有很大的责任解决这个问题。徐国强建议,设置一些以主题分类的信息发布,例如,将医学类出版社的图书信息集合在一起,利用一个有力的平台,无论是电子平台还是纸质平台,发布出去,让医学图书馆老师的采访工作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并且能够很快地提高效率、节省经费。
信息反馈非常及时
访化学工业出版社批销部主任郑永吉
化学工业出版社是中国成立较早的科技出版社之一,出版社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现代生物技术与医药科技等7个出版中心。化工社在医药科技以及医学专业图书的出版上具有一定的实力。化学工业出版社批销部主任郑永吉坦言:“全国医学文献采访工作研讨会”贴近各方需求,拉近了出版社与图书馆之间的距离。化工社在图书馆服务这一块做了很多的工作,可以为图书馆提供多种渠道的信息传递,还可以根据图书馆提出的需求为其量身定做特定的目录。经过这次会议,出版社看到了图书馆老师的一些难处或者说是困惑,这给出版社提了一个醒。比如解放军医学图书馆龙旭梅老师提出的信息不全面、信息不及时等问题对出版社来说是个关键的反馈。会议过后,郑永吉也同出版社的其他部门进行了沟通与汇报,大家都认为这些信息反馈得非常及时。
打出青岛出版社的品牌
访青岛出版社健康图书室副编审付刚
青岛出版社隶属于中共青岛市委,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作为一家综合出版社,近年来,青岛出版社也开始注重核心专业图书的出版。青岛出版社健康图书室编辑付刚坦言:参加此次会议,收获颇丰。首先,认识了一些医学图书馆的老师,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其次,初步了认识了整个医学图书馆采购的流程以及目前的发展状态,是青岛出版社迈进医学图书馆馆配市场的第一步。第三,青岛出版社展示了一些自产的医学专业图书,得到了图书馆老师的关注,打出了青岛出版社的品牌。
上一篇:新闻素描等
下一篇:数载绿莲湘,今朝醉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