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大行书看书法经典
摘要: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在漫长的书法历史进程中,许多书法大家创作出满足时代要求和独具风格的经典作品,经过稳定传承又得到后世的推崇和临习,从而形成历久不衰、古而弥新的书法经典。
关键词:经典;三大行书;书法经典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062-01
唐代刘知几在《史通叙事》中称:“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经典,从本义上看,“经”指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引申出时间性,原则、典范之义;“典”指典范性书籍,具有常道、标准、法则之义。而书法经典,想必一定是能够稳定而久远地传承下去,被后人学习、模仿的经典作品,一定是能够反映某个时代特征或某种风格的突出成就,能够代表书法史主流倾向的作品。
研究中国书法的德国学者雷德侯指出:“每个书法家都熟谙那些经典名作,学习这些作品,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个人的书风。……” (雷德侯著、张观教译:《晋唐书法考》,10-11页)三千年中国书法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作品,以三大行书为例,我们来探讨它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
一、书法经典是时代的反映
书法经典能更好地反映时代的特点。清代梁巘在《评书帖》中谈到:“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如“晋尚韵”指的是“二王”一路的作品。“唐尚法”指的是唐代的楷书。“宋尚意”指的是宋代尤指“宋四家”的行书等。从《兰亭序》中我们读到的是魏晋士人的心态,看来潇洒,实际是郁闷;从《祭侄稿》中感悟到的是安史之乱中颜真卿的大义凛然;从《黄州寒食诗帖》中看到的是苏东坡贬谪异地后的苦中作乐。这些带有不同时代烙印的经典作品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是具有永久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而今的书法作品恰恰缺少这种因素,形式的雷同背后是精神上的雷同。
二、文本内容是书法经典存在的依据
书法依附文字而存在,文字内容在书法艺术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它一方面能够记录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一方面能通过特定的形式传达作者的精神生活。大多数传统书法作品首先是作为文学作品存在的。三大行书的共同之处都是作者书写自己的文词,或是在抒发文字所指向的特定的精神生活。王羲之如果不是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春日邀友聚会,引发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就不可能创作出《兰亭序》这样的旷世佳作;颜真卿如果不是为悼念在“安史之乱”中惨遭杀害的侄儿和兄长,将满腔悲愤之情发于笔端,就不可能创作出《祭侄稿》这么不朽的杰作;苏轼如果不是因为“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生活穷困潦倒,寂寞、郁郁不得志,就不可能写成书文并佳的《黄州寒食诗帖》。
三、书法经典具有高超的技术性
《兰亭序》历来备受世人瞩目,可谓摹刻之多,影响之大。一“永”字总括楷体八法,一“之”字有二十种不同的写法,而点画、姿态毫无雷同。米芾说:“二十八行,三百字,之字最多无一似”。作品整体气息浑然一体,中、侧锋并用,点画精到,变化丰富,牵丝映带清晰自然;结字大小、长短、俯仰开合;处处充满矛盾,又时时处理矛盾,从而达到整幅作品的和谐统一。《祭侄稿》同样能体现作者的高超技法和随兴而作的创作心态。整幅作品点画狼籍,增删涂改,真行草相互夹杂,是作者藏激愤于悲痛之中,思绪犹豫、矛盾、躁动最集中之处;墨色用笔遒劲浑厚,轻重缓急,随文而就;结字大小相间,字字独立,变化无端,创立了一种气势雄浑、率真烂漫的书法典范。
四、书法经典是书家情感的真实表达,具有不可重复性
许多经典作品往往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伴随作者的情感的抒发随性而作。《兰亭序》是王羲之在兰亭集会随性写下的一篇序,据说雅集后王羲之又有书兴,“他日更书数十百本,终不及之。”可见,在特定环境下书写的经典作品,即使是同一个人,也是不可能重复的。王羲之写《兰亭》是一种优雅的心情,因而是潇洒飘逸的;颜真卿写《祭侄稿》则是悲愤不已、情绪激扬的;苏轼重文学修养,把笔作诗,全是排遣、倾诉自己的苦痛情绪,更是无意于笔墨。
传统是书法经典得以稳定传承、绵延久远的发展动因。以三大行书为代表的经典作品正是古代书家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成果。直到现代,人们还在乐此不彼地学习临摹这些作品。然而,随着晚明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文人篆刻的兴起,书籍出版印刷业的发展,一些晚明书家如王铎、傅山等创作作品不再拘泥于经典,为了追求书法的形式美,任意对法书割裂和拼凑。
伴随八十年代书法热潮的兴起,展览的大肆举办,传统书法面临转型。为了适应现代文艺市场的需要,越来越多学习书法的人,为了追求个性和独立创作风格,为了适应展厅带来的视觉效应,很少以传统为根基,大多数创作的作品形式雷同,忽视了个人生命力和精神的注入。如何创作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经典作品,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以《祭侄文稿》看颜真卿的行书
下一篇:瘦行书:青藏诗稿(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