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素养提升视域下高校中国古代史“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建构
摘 要学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在当前基础教育倡导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为适应创新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大学起始阶段中国古代史教学过程中,采取措施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显得尤为必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通过“读-悟-写”的思路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广泛涉猎学术经典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对典型史学问题的分析和引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求学生撰写读史札记,培养自己的学术表达。通过长期的实践,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有所提升。
关键词学术素养提升,中国古代史,“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高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K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16-0067-06
中国古代史在历史学类(包括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等)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这些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作为进入大学首先接触的“源头”课程和骨干课程,学生对中国古代史学习的态度和效果,不仅关系到他们以后几年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及认可程度,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乃至全面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①在当前基础教育倡导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理应加强本科生学术素养的训练,这不仅仅可以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的师资以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本科生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一些大学陆续为本科生提供诸如学术超市、创新性训练计划、实验室开放计划、科研项目立项等提升学生学术素养的机会,一些学校对本科生科研支持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本科生发表论文的数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不乏个别优秀论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国际学术期刊(主要是理科生),以及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②然而在少数学生脱颖而出的同时,绝大多数本科生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甚至有部分学生出现抄袭、剽窃等学术不规范行为。相对于自然科学来说,人文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研究更加注重“功夫、学养、悟性、境界”,③学术研究依赖于学生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基础、独到的思维,而这些都非短期的学习和训练就能够达到,需要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因此,在大学起始阶段中国古代史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学术训练,便显得尤为紧迫。在借鉴前贤时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本文结合自己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总结本科生学术素养提升的方法和手段,以期抛砖引玉。
一、读“前言往行”:夯实专业基础
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历史学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经典著作。研读前代经典文献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增强其“专业深度”,还可以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促进学生思想与认识的不断提升,增加其“思想高度”。换言之,研读经典的过程就是学生专业意识、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加强学术训练的重要环节。在中国古代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受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潜意识中对教科书的依赖性较大,对期末考试的重视程度较高,而对教科书之外的经典学术著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其对提升学术素养的重要性。部分学生虽然有阅读经典学术著作的意识,但却无法结合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对相关学术著作进行有效的辨别,从而影响其专业素养的提升,以及对中国古代史深入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便显得尤为必要。
在中国古代史教学过程中,我们主张“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授课的不同时段,我们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参考书目。在授课之初,为了让学生从整体上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史的相关论著和编纂状况,及不同学派的不同观点,除了指定的教科书(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之外,我们主要向学生推荐钱穆《国史大纲》和郭沫若《中国史稿》等进行参考,同时适度引入《剑桥中国通史》的相关内容。①这些论著风格各异、体例迥别,学术观点不尽相同,在对这些论著的比较阅读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发他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当然,在授课初期,我们也向学生推荐一些必要的史学理论方面的学术经典及史学研究方面的著作,如卡尔《历史是什么》、马克·布洛克《历史学家的技艺》、严耕望《治史三书》、山根幸夫《中国史研究入门》等。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国外不同史学流派的思想观点,而且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学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及历史研究的基础知识,提升自己的史学素养。
正确阅读、理解及阐释史料的能力,是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学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史教学过程中,尤其应当加强史学原典和基本史料的学习和研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性的特殊需求,很多学生的阅读量尤其是传统史学文献的阅读量并不乐观,使得学生进入大学历史专业之后面对中国古典文献有些隔膜甚至排斥,而史料的阅读和理解恰恰又是历史专业学生的基本功。基于此,我们尝试在每个朝代的教学之前,将学习和研究这一朝代的基本史料呈现给大家。②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不仅可以让他们了解基本的历史史实,而且可以给他们展现历史的意境、场面和气势,增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说服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內容。如我们引导学生读《吴越春秋》:“越王念复吴仇,非一旦也。苦身劳心,夜以接日。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这段史料在生动描绘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过程的同时,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再如,《汉书·儒林传》中辕固与黄生的辩论给学生展现的就是一场生动形象的历史画面,书中历史人物的聪明、狡黠和幽默跃然纸上;《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在阅读中可以充分体验到当时斗争的激烈、形势的严峻及刘邦的狼狈和项庄的张狂;而《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赵匡胤作为一个政治家高明的智慧和善于攻心的权术。从另一方面来说,史料阅读也是中国古代史教学过程中研究型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学生通过对基本史料的阅读,可以形成对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进而产生问题意识,激发他们对史料进行深度理解,然后对史料进行归纳分析、概括总结、推理演绎,最后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初步掌握了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充分实现了学生研究的主体性,进而激发他们对中国古代史相关问题的关注,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除了基本史料的阅读之外,对相关研究论著的关注和研读也是提升学术素养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众所周知,“学如积薪”,每一代人的学术研究都是在继承前人研究基础上的推陈出新,前人研究的终点便是后人研究的起点。从这一意义上说,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关注便显得尤为必要。在中国古代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了解前贤时哲关于某些问题、某段历史的研究状况,如讲授“北宋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加强”这一问题时,我们会引导学生阅读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一书;对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我们让学生关注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北京三联书店,2017年)和漆侠《王安石变法》(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的相关论述。两宋历史讲授完毕,我们会带领学生深入解读内滕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说”。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研究论著,不仅可以加深理解对于这一时段历史的基本认知,了解学界关于某些问题的研究状况,同时也会对不同学者的学术特点和研究风格有所认识,对于他们未来进入学术界进行学术对话大有裨益。对于呈现这些研究论著的方式,既可以传统列书单的方式,也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插入某些论著的观点,还可以在教学课件中引用某些学者的见解。
学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历史学的研究也不例外。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了解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我们还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学术期刊、学术网站、数据库和公众号,如《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等权威期刊;国学网、国学导航等网站;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华经典古籍库、大成老旧全文数据库,等等。学生在了解这些同时学习使用这些数据库,对于未来的学术研究大有裨益。
二、悟“典型案例”:启迪创新思维
高校历史系教学负有培养研究型史学人才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国古代史教学过程中既要有知识的传授,更要有研究方法的启发和引导,即历史教学不仅传授“内容型知识(content knowledge)”,也要传授“过程型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①历史研究方法的学习,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具体传授。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选取中国古代史相关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观点和理论的创见之处、说理方法及存在问题,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具体问题及逻辑思维的能力,避免盲目自信和认识上的片面性,引导学生以理性思维去面对有关问题。同时通过对典型个案的分析,也能够让学生真真切切体会到从事科学研究的路径和方法,拓宽其专业视野,激发其科研热情,使中国古代史课堂教学由“传授型”功能结构向“思维型”功能结构转变。
学术研究重在创新,史学研究的创新包括新观点的提出、新材料的发现和新方法的使用。在中国古代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力求从这些方面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如在讲到“北宋建立和社会矛盾的发展”一节时,我们以宋代“积贫积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众所周知,自从钱穆提出宋代“积贫积弱”这一观点之后,多数学者沿袭之并不断发扬光大,如漆侠《王安石变法》和《宋代经济史》、白寿彝《中国通史》等均对之进行了继承,后来的很多中学和大学历史教材编写者也将这一观点写进了教材。因此,这一观点在学生心目中根深蒂固。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和质疑精神及提出新觀点的能力,我向学生推荐李裕民《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一文,就宋代经济和军事状况进行讨论。最初我在课堂上介绍这一观点时,一些同学表示愕然。但当他们研读之后,对李裕民先生的观点又给予充分肯定,但也有一些同学表示怀疑。这时候我就要求学生去寻找原始史料,然后让他们比较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以程颢和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的说法和评论。与此同时,我也要求学生对北宋政治变革之原因进行追根溯源式的探究,继而要求他们深入历史,从中央官制、地方管理及选官制度的变化,探寻宋代政治变革之内容,然后客观评判宋代政治变革之智慧,最后体悟和反思钱穆等各派观点之由来。在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有同学指出,改革派之所以将宋代描述成积贫积弱的景象,是为自己的改革营造舆论氛围,而保守派作为既得利益集团反对变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另一些同学指出,近代一些学者(如钱穆)认为宋代积贫积弱是他们对近代中国遭受到的劫难和屈辱在历史上的一种投射,宋代是他们抒发抗战决心和悲愤心情的一种寄托。对于李裕民先生的观点,一些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李裕民所说“宋代地盘比唐代小,而经济却比唐代发达,财政收入也比唐代高”,这一观点忽略了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没有将历史现象放在客观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认同李裕民先生观点的同学指出,宋代并非真的贫困,进而从宋代财政体制角度挖掘新的史料,提出新的观点;还有同学认为宋代与辽和西夏的妥协是一种策略,不能说明宋的软弱;另有同学从选举制度的发展指出,宋代科举制度较为健全,重文轻武、尚文抑武的选官制度使得宋代缺乏“尚武”精神,难免给人软弱无能的印象,等等,不一而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搜集、鉴别、理解、释读史料的能力有所提升,创新和研究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分析概括问题和批判质疑的能力有所增强。同时,学生对历史也多了些“了解之同情”“温情和敬意”,少了些发泄和偏激,其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真知、多角度辩证分析问题的优秀品质逐渐得以形成。
在讲述“南宋的建立与宋金和战”一节时,我们以岳飞悲剧形成的原因为个案进行探讨。关于岳飞之死,传统观点有两种,一是认为秦桧是杀害岳飞的元凶,正是秦桧的陷害导致了岳飞之死;另一种观点认为,宋高宗才是杀害岳飞的元凶,而秦桧和张俊仅仅是帮凶。这两种观点后来被普遍接受,广为流传。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开始将这一历史事件放在宏阔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以布罗代尔中时段和长时段理论解读岳飞悲剧形成的原因。如有学者指出,岳飞之死是宋金合谋的结果:金朝为保有淮河以北地区主张议和,是岳飞冤死的外部原因,南宋君臣主张贯彻祖宗家法、收兵权,以及赵构和秦桧等企图妥协、保有半壁江山则是内部原因。①另有学者从政治文化传统视角分析,认为岳飞之死是宋代士大夫官僚集团共同谋害的结果,是文人士大夫为恢复宋代立国以来文人主导政治传统,重新夺回兵权的一次胜利,是自宋初以来文人迫害武将传统的历史循环。②此外,顾宏义、龚延明等研究者也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体上结束了关于“岳飞之死”的论争。这些说法总结起来无外乎“秦桧说”“高宗说”“秦桧高宗合谋说”“金人说”,都是从外部(即脱离岳飞本人)寻求岳飞之死的原因。近年来,也有学者尝试从岳飞个体寻求原因,认为是岳飞提倡并践行“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的为人处世原则(“不贪财”“不好色”“得民心”“得军心”“得士心”)导致高宗赵构猜忌,最终引来杀身之祸。③上述论文的不同观点都是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础上提出的。由此可见,新史料的发掘是新观点提出的前提和基础。于是,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史料意识,逐步建立学生史料意识的高度自觉。当然了,介绍这样的学术争论不是要求学生接受某一观点,而是通过学术争鸣,引导学生勇于搜集、分析新史料,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思考不同观点的合理之处和矛盾之处,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逐渐体悟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方法。
在讲到“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问题时,我们引导学生对于宋代经济革命这一问题进行探讨。针对国际中国史坛流行的成说“宋代经济革命说”,我推荐学生阅读李伯重《“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一文。李伯重认为,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宋代经济革命”集中表现为“宋代江南农业革命”。虽然宋代江南农业在各个方面出现了若干重要进步,但并没有重大转折,即“革命”性的变化。因此,“宋代经济革命说”并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是一种“虚像”。他还指出,学术界之所以出现这种观点,是因为研究方法出现偏差,即方法论的错误,也就是将个别(“选精”)或某些(“集粹”)例证所反映的具体和特殊的现象普遍化,从而使之丧失了真实性。这里实际上涉及研究方法的创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通过众多分散的史料考证史实,寻求普遍规律性的东西,即通过史料的记载归纳分析出历史现象存在和发生的原因,“选精”和“集粹”法就是这种方法的有效使用。但这种方法也有致命的缺陷,因为个别的例证不能代替一般的存在,不能脱离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各种现象,不能忽视各现象之间的关联性而对某现象加以过分的渲染。为了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在研究方法上不应有倾向性,借鉴其他学科合理的研究方法就成为当务之急。除了传统的史料考据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经济计量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方法乃至社会学、系统论的方法,都在选择之列。历史研究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即“史无定法”。由此可见,方法论在史学研究中应当占有与历史资料同等重要的地位。
三、写“读史札记”:培养学术表达
写作能力是学术素养的重要体现,学术研究成果最终要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才能够体现其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实现学术的传承和创新。对于从事史学研究的年轻人来说,培养学术写作能力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撰写读史札记,在读史札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学术论文。古今中外,大凡有较大学术成就者,都非常重视读书时做札记。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曾就撰写读史札记的重要性有所论述,他说:“文章学问之事,即景多所会心,笔墨既便,随处札录……其深远者,别为著作”,撰写札记有利于“义理讨论”和“文字长进”。相反,“如不札记,则无穷妙绪,皆如雨珠落大海矣”。①梁启超、胡适、顾颉刚等也都非常重视读史札记的撰写。马里奥(Richard Marius)指出,历史与写作密不可分,没有写作,我们也就无法了解历史。②换言之,写作本来就是历史研究的一种实践形式,是呈现历史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读史札记的撰写不仅能够积累资料、以备查用,同时对于训练思维、捕捉灵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今,一些重要的学术期刊,如《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等,均开有“读史札记”专栏或发表相关论文。
在撰写读史札记或札记性质的论文方面,我们主要从论题选择、框架设计、学术规范、文字表述等方面进行指导。论题的选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由于其知识积淀还不够深厚,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我们建议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知识积累选择“小而窄”,带有考证说明性质的论题进行研究,比如对学术界没有定论的某一历史名词、事件、人物生平、典籍或典章制度内容等进行考證,判断其是否真实存在或论述其发展历程和特征。在选题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从宏观上进行指导,一般不直接给出选题。因为选题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学术史梳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的过程,学生通过选题可以不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及对学术研究的认知程度,这对自己未来的学术研究大有裨益。当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选题有所判断,必要时进行匡正和纠偏,以保证其研究的可行性、价值性和创新性。
论题确定之后,就需要根据论题的需要搜集资料,搜集资料应尽可能全面,既要对原始史料“竭泽而渔”,又要全面梳理后人的研究成果,还要尽力查找相关边缘学科的材料和纵向材料。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谋篇布局,即论文框架的设计。在这方面,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经常翻阅史学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史学名家的读史札记,尤其是研究内容较为相似的读史札记更应该认真研读,仔细揣摩体悟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建构自己的论文框架。一些同学在阅读了大量文章之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学术规范是学术论文写作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对所研究问题进行学术史梳理是史学论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文章的起始部分说明本课题的研究史,即学术界有哪些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他们研究的长处和不足,本文研究的角度和重点及意欲在哪些方面有所补充、发展和纠正。这就要求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资讯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分析和总结,将自己的研究与学术史的梳理融为一体。同时,史学写作对题目、关键词、摘要、注释、参考文献、文献版本、结语或结论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题目的拟定要平实且准确得体,简短精练,不宜过分渲染;学术语言的表达应清晰、准确和典雅,切忌过于口语化或语序颠倒、表述模糊。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相关学术规范的要求,我们会在课堂或写作中强调并予以示范和讲解,同时还会提示学生阅读史学写作方面的书籍,如宋冬霞《史学论文写作》(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田澍《史学论文写作教程》(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申友良《史学论文写作指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焦培民《史学论文写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等,然后结合权威期刊论文和读史札记领悟学习。
论文写好之后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还需要反复修改,已发表的文章很多都是反复修改出来的。在修改论文时,我们要求学生注意论文的逻辑层次是否清晰,前后有无矛盾,尤其强调论点和论据是否一致,以防止文章出现硬伤。如果学生不知道如何修改,教师就要帮助学生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要注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分析写作的合理之处与缺陷所在。这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创新动力和科研热情,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就无从谈起。
四、余论
学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日积月累、缓慢渐进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大学起始阶段中国古代史教学过程中,进行扎实广泛的阅读和必要的学术训练便显得尤为必要。对于有人所说的,学术训练不适合在本科生中进行,只适合在研究生中开展的观点,在当前基础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构建创新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不合时宜。史学知识的积累和学术视野的开阔需要扎实广泛的经典阅读,而阅读则是提升学生学术素养的必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分析是培养学生研究方法和创新思维的正确途径,而研究方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则是走向学术之路的不二选择。读史札记的写作是培养学生学术表达的较好方法,而学术表达则是学生进入史学研究殿堂和走向史学研究之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当然了,除了知识和能力之外,具备较好的史学天赋也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见,优秀史学研究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时间的历练,更需要多方面因素的配合。
【作者简介】杨翔宇,现为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教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责任编辑:王湉湉】
上一篇:图像定义及应用
下一篇:孟尝君和信陵君生年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