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社会史—辽(907—1125)》及魏特夫的“征服王朝论”
摘要:《中国社会史—辽(907—1125)》这本书,是由美国的历史学家魏特夫与我国著名学者冯家昇合著,并于1949年在美国的费城出版。在这本书中魏特夫提出了“征服王朝论”。本文将从作者简介与学术成就、书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学术评价这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中国社会史—辽(907—1125)》;“征服王朝论”;魏特夫
中图分类号:K2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79-01
一、作者简介与学术成就
魏特夫(Wittfogel,Karl August,1896年9月6日-1988年5月25日),德裔美国人,是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汉学家。1925—1933年成为法兰克福学派大本营社会研究所主要成员之一。在1920年他加入了德国共产党。希特勒上台之后,他作为德共中央委员被逮捕,被关在集中营里,但是经历许多波折,得到了国际性援救而获释。1934年流亡到了美国,公然批评指责德国纳粹党。在1935年曾经来华收集整理资料,并有幸与胡适、陶希圣等人相结识,有机会对中国的社会与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在1939年,他彻底同国际共产主义关系破裂,然后还加入了美国国籍。之后他曾担任教授、研究员等职务,直到1966年退休。
魏特夫的主要成就是对中国古代社会进行研究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对研究中国学感兴趣萌芽于1919年,从1919年开始关心中国革命,写了一系列研究中国的着述,然而不断发表有关中国问题的论著却是从1924年开始的。主要的著作有:《市民社会史》、《东方专制主义》、《中国社会史·辽史》、《中国社会史·金史》、《中国社会与征服王朝》等等。在魏特夫众多的学术成就中,最受人们关注的就是1949年出版的与我国著名学者冯家昇合撰《中国社会史—辽(907—1125)》。
冯家昇出生于一九零四年,陕西孝义人,字伯平。他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他早在六岁就进入当地私塾学习,入中学近半年时间,就因家境贫寒而辍学,靠在当地小学教书谋生,在1921年汾阳的一所教会学校读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燕京大学史学系,又在1934年获得硕士学位。曾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任教,还与顾颉刚先生主编《禹贡》。他曾去过美国并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研究员,从事辽史研究。于1947年春回国,在北平史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一职。解放后,在考古研究所工作,1950年参加九三学社。在此之后,曾担任过教授、研究员,人大代表等职务,1970年因突发心脏病去世。
冯家昇的学术成就主要表现为:一是从事辽史研究,影响颇深的论文有《辽史源流考》与《辽史初校》这两篇。还有与魏特夫合著的《中国社会史—辽(907—1125)》与《辽代宗教》载于《宗教评论》;二是对东北史地的研究,对于东北地区的古代历史写了许多文章在《燕京学报》和《禹贡》上发表,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另外他在我国火药发明与西传以及古回鹘文和突厥文都有所研究,还主编了《维吾尔族史料简编》。
二、书的写作背景
早在20世纪30年代,由洛克菲勒基金赞助支持,实行了研究中国历史的计划。在40年代,魏特夫等人打算运用“征服王朝论”来编写关于中国社会史的著作。冯家昇在燕京大学学习阶段,就已经开始了对辽金史的研究,而且陈垣、洪业和顾颉刚先生对他的帮助很大,冯家昇的毕业论文内容就与辽金史有关。恰巧在1937年冯家昇受到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的邀请,到美国工作。其后应魏特夫的邀请,有幸参加了研究中国历史的计划,而且魏特夫还让他到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翻译辽金史的工作,之后又回到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工作。在1946年冯家昇与魏特夫合著的《中国社会史—辽(907—1125)》,于1949年在美国费城出版。
三、书的主要内容及“征服王朝论”思想
《中国社会史—辽(907—1125)》 主要是写辽朝的历史,但也涉及了金代历史的内容。该书分为通论和汇编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由魏特夫亲自执笔,将中国社会分为典型的中国社会和征服王朝的社会两类,以辽作为征服王朝的典型,对其后的金、元、清进行了考察;第二部分主要是由冯家昇搜集整理资料并加上注释。最后该书以二人合著的名义,于1949年在美国费城用英文出版。该书共 752 页,附书目和索引,十六开本。对辽代社会组织、经济生活、管理制度和机构设置等各方面都有详细的叙述和系统的解释。
在这本著作中魏特夫提出了“征服王朝论”。这一理论的出现,在学术界掀起了波澜。他把所谓的“帝制中国史”(前221—1912)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典型的中国社会。它以秦朝、汉朝以及在分裂时期形成以后建立起来的隋朝、唐朝、宋朝和明朝为代表;第二类是征服王朝,指中国北方民族在征服汉人(部分或全部)之后所建立的政权。其中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为典型代表,被称为“渗透王朝”或者“渗入王朝”。“渗入”指的是少数民族渗透到汉族中并趋于消失的意思,即汉化或者同化。另一种被称为“征服王朝”,包括辽朝、金朝、元朝、清朝。“征服王朝”倾向于抵制,而“渗入王朝”更倾向于吸收。
四、书的学术评价
《中国社会史—辽(907—1125)》这本书,毋庸置疑它成为到目前为止出版过的对辽史进行研究著作中最重要的一本。对辽代社会组织、经济生活、管理制度和机构设置等各方面都有详细的叙述和系统的解释,还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原始资料的译文,并列出了到该书出版时用各种文字发表的研究成果的全部目录,为后世辽金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刘正.海外汉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钱婉约.从汉学到中国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剑桥中国史辽西夏金元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侯且岸.论美国汉学史研究[J].学科前沿,新视野,2000.4.
[6]王晴佳.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评述[J].历史研究,1993.6.
[7]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院,1989.
作者简介:翟悦(1991-),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史学史研究。
下一篇:从图像学角度分析周昉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