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开采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摘 要:职业病的防治在维护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健康方面至关重要,石油生产企业由于其特殊性,职业病的防治尤其重要。特别是在今后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职业卫生管理和安全环保管理一样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分析石油开采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提出如何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的方法,维护员工的身心健康,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石油开采;职业病;危害因素
引言
石油开采行业物料、工艺较为复杂,本文主要识别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并提出对职业病危害的防护要求。
一、石油开采职业病相关危害因素分析
1.1物理因素
(1)噪声:主要为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注汽站的注汽锅炉、原油处理站的各类注水泵、压缩机、转油泵、换热器、离心泵等各种机泵噪声较大。司炉工、集输工长时间在附近作业,可导致听力损伤,长期接触会对作业人员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应重点防治。
(2)高温:油田开采过程中,注汽锅炉房、回注泵房等存在高温危害,尤其在夏季高温季节,作业人员可能受高温及热辐射的影响导致中暑,用人单位应引起足够重视,重点防治。
1.2有毒化学因素
(1)硫化氢:原油中毒性较大的组分,虽现有油气集输采取密闭工艺流程,但在清罐作业和检维修作业过程中,原油发生跑、冒、滴、漏等时硫化氢易在低洼地带、有限或密闭空间积聚,存在产生急性硫化氢中毒风险,且硫化氢毒性较大,对人体健康损害严重,应重点防治。
(2)甲醇:油田开采中常使用破乳剂,甲醇为破乳剂中的有机溶剂,含有10%~20%的甲醇,加药人员加破乳剂时,若破乳剂大量泄漏或违规操作,可能产生急性甲醇中毒事故。
(3)粉尘:原油处理站的水处理工艺中需添加各种药剂,而药剂大多为粉末状,在称药及加药过程中会产生粉尘,若加药人员未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品,粉尘较大,长时间接触可能会造成尘肺。
1.3清罐作业及事故状态
原油处理站涉及沉降罐、净化油罐、除油罐、污油罐等,清罐作业中存在密闭空间作业,工作人员进罐内清罐时,如未进行清洗置换或清洗置换不彻底,就贸然进罐作业,硫化氢等化学毒物可在局部空间形成高浓度,进罐作业人员可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因此进行密闭空间作业时,应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预防意外中毒事故发生。
若破乳剂加药间中破乳剂发生泄漏,破乳剂中的甲醇挥发聚集,可能发生急性甲醇中毒事故。原油处理、计量系统等设备如因为自然或人为原因发生事故时可能引起泄露,硫化氢可迅速在局部空间聚集,引起接触工人中毒甚至死亡事故。故在事故状态下,硫化氢对工人的危害較大。
二、石油开采职业病的防治措施
(1)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按照国家标准要求选用设备及管材,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及设计提出的各项安全措施进行有效落实。
(2)企业应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建立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专(兼)职人员负责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组织作业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治培训,加强对作业人员违章行为的管控。
(3)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建立个体防护用品发放及管理制度,为作业人员发放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并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保证个体防护用品均在有效期内;
(4)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2015版),对工艺环节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使各岗位的作业人员熟悉可能产生的各项职业病危害的防范措施,有效预防急性职业病损伤事故的发生。
(5)为主要生产岗位工人配发个体防护用品,并按照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每年委托有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每年按规定及时并如实的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项目向当地职业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并接受监督;每年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时完善职业病危害场所从业人员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并将检查结果及时通知到职工本人,体检者本人在体检结果告知单上签字。
(6)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用人单位应当配备相应的药品和急救设备。对员工所从事工作进行安排时,应对员工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并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岗中及离岗职业健康体检。若作业人员存在职业禁忌证,则安排工作时应当避免让其参与禁忌类型作业。若岗中职业健康体检中查出职业禁忌症,应及时将员工调离原有工作岗位,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新的工作安排。
(7)在选择各类药剂时,要求供应商提供该药剂相关的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说明书。要求供应商提供的内容必须包括的部分有:药剂名称、构成该药剂的化学品成分、针对该药剂应当做到的安全预防措施、药剂自身具备的危险性以及可能对人产生的危害、药剂的理化特性、生产厂家名称、联系方式、生产厂家地址等。根据药剂的安全使用说明书,设置特定区域用于药剂的存放,存放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专门用于存储化学药剂的区域,应设置诸如“当心中毒”等醒目的警示标识。此外,所设置的标志还包含“戴防毒面具”等指令性标示,“应急出口”、“救援电话”等指示性标识等。作业工人在此类区域开展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工作标准及操作规程。
(8)应严格依据AQ/T9007-20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依据演练的类型进行应急演练,成立演练组织机构、编制演练工作方案、演练脚本、演练评估方案、演练保障方案等。演练实施过程中必须要熟悉演练的任务和角色、组织预演、安全检查等进行应急演练并形成演练记录。演练完毕后进行现场点评、书面评估,并依据AQ/T9009-201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编制应急演练总结报告,完成演练资料归档与备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从事石油开采的工作人员相关职业病研究要更加重视。通过分析,针对各种不良因素制定出完善的防御措施,为工作人员身心健康提供保障,最终促进石油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探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7(08):262-263.
[2]宋志伟.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4,30(03):31-33+44+8.
上一篇:石油化工行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