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本衔接”背景下中职学生专业素质,现状调查研究
摘 要:文章主要以广西实施“中本衔接”人才培养的中职学校、高等学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对该群体学生的专业素质现状研究,了解“中职学生”在“中本衔接”人才培养前后的不足及原因,提出整改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生;“中本衔接”;专业素质
一、中职学生专业素质的概述
专业素质是指所在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及专业实践等方面所表现的外在综合特质,是体现单位个体在某专业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及职业操守。中职学生的专业素质主要是指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的专业技术技能以及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所能形成的职业操守及职业道德。中职学生专业素质具有基础性、局限性、创新性等特点。
二、中职学生专业素质的现状
(一)中职学校办学现状
根据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历年关于本科院校对口自主招收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试点工作(简称“中职升本”)的相关工作要求,广西“中职升本”实施以来,中职学校的办学规模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招生数量急剧上升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 “中职升本”试点从面向示范性中职学校到向全部中职学校,①从2014年至2017年,国家级、自治区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了招生规模,每年招生规模增加200~800人不等,大部分重点中职学校在校生规模都突破了5000人,规模大的中职学校接近万人。②县市一级中职学校、边远县城中职学校招生规模招生数量逐年增加,甚至以倍数递增。部分面临撤并的中职学校也因“中职升本”迎来了新生。③生源质量有所提升。大部分中职学校因为“中职升本”试点的实施,由原来招收文化成绩比较差的学生,逐步能招收B、B+以上的考生,大大提高了生源质量。
2.专业设置
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培养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随着“中职升本” 试点工作的逐步铺开,为了提高“中职升本”分类高考的升学率,大部分中职学校都针对本科院校招收专业进行了相应的整改,以在审核中能通过认证。
3.加大文化课程的比重
(1)为了提高升学率,大部分中职学校都成立了“升学部” “升学班”,有针对性地提高有意向升本的学生的文化成绩,并且大大减少技能课的比重。
(2)削减技术课的比例。减少技术技能课、实践课的课时量,仅针对分类高考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培训及训练。
(二)“中职升本”大学生的特点
1.文化基础薄弱
与普通高考、专升本两类学生群体对比,文化基础薄弱是“中职升本”大学生群体表现比较明显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写作、阅读、英语、数学等科目上。并且厌学情绪较高,难以专心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在人才培养上造成较大的阻碍。
2.缺乏自信
“中职升本”大学生群体对大学校园缺乏自信,并且对学习容易产生恐惧感,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3.好动、活跃
“愿意动手、惧怕动脑”是“中职升本”学生群体的又一突出特征。在大学校园,中职升本学生群体参与到各级社团、参与到各种文艺活动的比例较高,比较热衷于动手的活动,惧怕写作等动脑的工作。
三、制约专业素质发展的因素
(一)学校因素
1.升学渠道多元化
升学渠道主要有:①对口直升高职高专。有“2+3”“3+2”对口直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该模式已经实行了多年,但是高职高专毕业之后,该类学生就必须到社会上就业,难以再到本科就读。②对口直升本科。中职学生直升本科之后,本科毕业还可以参加研究生考试,继续攻读更高学位。大部分中职学生更倾向于对口直升本科的升学模式。
2.“应试”教育
(1)改变原来原有授课模式。为了提高“中职升本”的升学率,中职学校大部分改变了原来“重技能、轻文化”的培养模式,而是通过补课、调课增加文化基础课时课时比例, 与普通高考一样进入了“应试教育”轨道。
(2)参与中职学生技能比赛比例倍增。部分学生为了达到升本技能考试免试的目的,不断参加各类技能比赛,完全背离了“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的初衷。
(二)家长因素
1.家长充分认识“中职升本”优势
近几年中职学校在招生方面加大了“中职升本”模式宣传,吸引了文化基础较好的学生到中职学校就读,大部分文化基础好的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的目标就是升入理想的本科院校就读。
2.以“升本”为导向
读本科是大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就读普通高中和中职都能考上大学,家长就会选择比较容易、比较直接的方式。
(三)学生因素
1.重应试,轻技能
“中职升本”试点考试已经实施五年,各中职学校根据考试的要求已经摸索出了应对考试的策略及方法,为了提高升学率,大部分中职学校已经改变了“中職升本”人才培养的轨道,形成了新的应试教育模式。
2.重文化,轻技能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正常情况下无法达到“中职升本”分类高考的最低分数线,导致大部分学生为了能顺利升本,恶补文化知识,而削减技能训练。
四、牢固人才培养理念,打造过硬专业素质
(一)保持与国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一致
中职学校应当时刻牢记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大国工匠”“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理念,围绕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在职业教育领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结合实际,创新发展理念及思路,切实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牢固学生培养定位,打造过硬能力素质
中职学生的技术技能是学生发展及晋升的基础,中职学校的办学应该牢固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的定位,遵循“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人才培养理念,把中职学生打造成为基本功扎实、本领过硬、专业素养优秀的中等专业人才。
(三)丰富中职学生专业素质培养途径和手段
中职学校应根据实际,不断优化中职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中职学生人才培养创新,丰富中职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途径及手段,充分利用中职校园资源,整合中职学校周边的社会资源,利用课程教学、各级各类专业技能比赛提高中职学生专业素质。
(四)中职学校把握行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变化
中职学校主要的任务是为行业培养一线的蓝领技工人才,把产业与中等人才培养密切结合,做到互相促进、互相支持,提高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营造健康有序的升学氛围
引导中职学生养成健康的升学理念,特别是对“中职升本”实施后的升学理念,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升学环境,为学生深入解读“中职升本”的相关政策,了解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的定位,确保中职学生形成良性的升学氛围。
参考文献:
[1]单福彬,杨 兵,卢剑峰.“中职升本”人才培养定位与实现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4(35).
[2]赵苗苗.中职升本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5(7).
下一篇:一月教育要闻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