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登革热防控经验之岭南中医药防控,急性传染病的特色及优势探讨
【摘 要】 基于广州目前处于登革热高发季,回顾岭南中医药防控登革热过程及经验,结合岭南地区容易发生急性传染病的特点以及岭南中医药的特色和独特优势,总结岭南中医药防控急性传染性疾病的特色和优势,为进一步防治急性传染性疾病做出有意义的探索。
【关键词】 岭南中医药;登革热;急性传染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1-0001-05
Discussi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Lingnan Chinese Medicine i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s Based on D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xperience
LI Siyi1 PAN Huafeng1* CHEN Chujie2 ZHAOJinyuan3
1.Institute of Spleen and stomach,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6, 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006, China; 3.Foshan Shunde District Social Innovation Center,Foshan 5280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high incidence of dengue fever in Guangzhou, reviewing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engue fever process and experience in Lingnan Chinese medicine,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s in Lingnan area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unique advantages of Ling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ummarizing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s in Lingnan Chinese medicine.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to make meaningful explorations for furth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s.
Keywords:Lingnan Chinese Medicine; DF;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s
據广州市疾控中心报道,截至2018年9月28日0时,广州市本地确诊登革热468例(白云105例),输入确诊56例(白云8例),登革热处于高发季。岭南地区由于地域因素,容易出现急性传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以其起病急、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可迅速流行,其危害严重。笔者回顾岭南地域多年来中西医结合防控登革热的过程,总结中西医结合防治登革热经验及岭南中医药防治登革热的特色及优势,提炼岭南中医药的共性及特有优势,以提高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控效果。
1 急性传染病与岭南地区“瘟疫”
1.1 急性传染病概述 在人群中出现的新的传染病或发病及地域范阔扩展迅速的已有传染病,称为急性传染病[1]。公元1918年欧洲出现流行性感冒,夺去西班牙800万人生命,随后向欧洲扩散,西方医学束手无策,死亡人数超过2000万。公元1347年后欧洲爆发两次鼠疫,总死亡人数超过4500万人[2]。随着近代经济、科技和医学的发展,全球广泛使用抗生素、疫苗等防治方法,消灭了天花,传统传染病也得到较好控制,但由于抗菌药物滥用、环境污染、致病细菌或病毒新的变异病种等多方面原因,自1970年后,新发传染病以每年新增1种或多种的迅猛速度出现[3]。由于现代社会更加全球化,人与人之间交流接触越来越频繁、便利,所以目前急性传染病的流行比以前更迅速、传播速度更快和范围更广,尤其在岭南地区,属于急性传染病的多发、高发地区,比如经常于夏秋季节爆发出现的登革热。
1.2 “瘟疫”与急性传染病 “瘟疫”自古即有。甲骨文中即记载了疫。《山海经》作为我国最早的典籍便记载了“疫”、“厉”病。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曰:“温病者,有风温、有瘟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4]。
温病症状诸多医家也有描述,明代吴又可言:“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初起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与现代医学描述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类似:初起症状为恶寒、发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脉数等[5]。正如《素问·刺法论》所言:“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所以急性传染病相当于中医“疫”、“厉”的范畴。
金元时期我国医家已从病因病机角度对瘟疫的发病机理及传播有较完整的认识。《温疫论》曰:“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温邪上受, 首先犯肺”[6],病因为疫毒之邪, 从口鼻而入, 以发热为主, 伴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症,起病急, 病情重, 传变快, 病位在肺, 同步殃及肝、心、脾、胃、肾等主要脏器,这是急性传染病和“温病”共同特点。综上所述,急性传染性疾病对应中医温病“温疫”的范畴。
吴瑭抓住“病邪”侵入人体后引发的各种反应特点,把邪分为风、寒、暑、湿、燥、火与疫疠之气,确定皮肤与口鼻为邪进入之门户,总结邪的发展横向循六经、纵向迈三焦、纵横向为卫气营血。王孟英根据我国时间医学理论,将流行病按四季的规律分为:春温、风温、暑温、湿温、秋燥、冬温等,强调邪气内伏自内而外发,间接掌握不同季节流行传染病的规律。中医基于以上诊断模式建立对急性传染病的诊断理论[2]。
1.3 岭南地区急性传染病发病特点 岭南地区有着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特点,该地区的人群有着独特的体质,故其外感热病的发病特点与国内其他地区不同。岭南地区接近赤道,一年之中只有三季,没有气候意义上的冬季,加之岭南人多汗出、勤泳浴,喜食生冷食物、鱼虾海鲜等多湿滋腻之品,形成了或湿热偏盛,或气阴两虚,或脾气虚弱兼有痰湿的体质特征[7]。《岭南卫生方》所言:“岭南地卑而土薄,故阳澳之气常泄;滨海地卑,故阴湿之气常盛”、“人居期间,类多中湿”。何梦瑶在《医碥》中提到“湿热蒸而为湿”。
在岭南的湿热环境中,容易滋生许多蚊虫疟瘴等致病源,此地区人群容易罹患蚊虫叮咬导致的湿瘟毒邪,导致温病多发,发为暑湿温病,属于“温病”范畴。温病是岭南地区的常见病,清·徐延祚认为:“粤居南方属火,温病最多”。岭南温病学又是岭南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岭南温病相当于急性外感热病和传染病,如发生于夏末秋初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钩端螺旋体病、夏季热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等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8],比如登革热。
岭南地区的常见温病以暑热证为主,兼具湿邪郁阻证候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其临床特征是起病急骤,初期以寒热、身痛、咳嗽、咳痰、腹泻为主要表现[9]。其病机转变也与一般温病不同,主要以卫气营血传变为主,如王孟英曰:“肺胃大肠一气相通,湿暑侵三焦,以此一脏二腑为重要”,清代何梦瑶指出瘟疫的病源是“天地之病气也,邪自口鼻入内”[10]。故暑湿犯人,初起之时多见肺卫病证,进一步则常有中焦脾胃困阻及肠腑泌别失常的变化。若病邪进一步传入营血,可损伤肺络出现咯血、咳血,亦可类似其他温邪陷于营血分一样见到动血耗血,痰热扰心的表现。暑湿病邪久恋不去,则容易耗气伤阴[11]。
2 登革热防治过程及经验总结
2.1 登革热发病特点 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媒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登革热病毒,可引起人体多种疾病,严重者如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12],可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死亡。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等,严重者可出现出血或休克,甚至死亡。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即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将登革热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
该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目前全球已有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病例发生,有约25~30亿人处于登革病毒感染的危险中[13]。我国在1873年首次报道厦门发生登革热疫情,20世纪40年代初,该病在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和台湾有流行,但1949~1977 年间鲜有病例报告。1978 年广东佛山发生登革热暴发,此后,该病在我国一直间断流行,病例分布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自1991年后,病例主要发生在广东省,每隔4~7 年发生1次流行的趋势[14]。据广州市疾控中心报道,截至2018年9月19日0时,广州市共报告362例登革热本地确诊,其中天河区97例、白云区89例、黄埔区59例、荔湾区31例、越秀25例、番禺24例、海珠23例、南沙6例、从化4例、花都3例、增城1例。登革热具有地方性、季节性、突发性、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等流行病学特点,属于中医学“温病”、“瘟疫”的范畴。
2.2 登革热病因病机特点 瘟疫是感受了疫疠邪气而引起的一种温病,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医学家就已认识到瘟疫有一定的传染性,如《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明代吴又可认为瘟疫就是温病,瘟疫是由异气侵犯造成的。由于登革热多发于夏季,蚊虫所携带的暑湿疫毒之邪从肌肤入侵后,多先侵犯卫气,或侵犯膜原,疫毒邪气进一步化燥化火,内传營血,灼伤血络,则出现斑疹及各种出血。
由于暑湿疫毒之邪首先从肌肤入侵,所以大部分登革热患者发病初起即见卫分症状,即使有卫分症状的时间亦十分短暂,因此,“卫气同病”较为多见,且迅速出现“气分热盛”或“气营(血)两燔”,如此时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很快出现“邪陷心包”的证候,所以临床上卫气营血各型症状也可以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俱见[15]。一些医家认为登革热病机特点为疫毒内侵,毒邪内盛而致发热,热又与毒邪互结,耗气伤津迫血妄行,从而出现心、肝、肾、脑、胃肠等脏腑功能失常或实质损害[16]。证型方面从统计分析结果看,当代医家对卫气同病、气营(血)两燔、气分热盛、邪陷心包等4 个证型的认同度较高,与近年来对登革热的证候分布调查大致相符[17]。
2.3 中西医结合防治登革热过程 目前治疗登革热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现代医学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多年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在治疗登革热方面有其一定疗效优势[18]。
对本病的治疗大多主张按温病学“卫气营血”的理论指导临床进行辨治。刘仕昌[19]认为登革热不论是湿热疫还是暑燥疫,总以清解疫毒为治疗原则。何养中等[20]认为治疗此病以清热解毒为主,但单用此不能减少和防止出血的可能,须早用重用凉血化瘀之药以安未受邪之地。一些医家认为本病传变迅速,宜“先安未受邪之地”,如气分证候突出时就应考虑邪热有深入营分的趋势,用药当兼顾清营泄热,即当卫分证候突出时,就要考虑到邪热深入气分,解表的同时兼清气热;气分证候突出时,就要考虑到邪热深入营分,清气的同时兼清营泄热;营分证候突出时,就要考虑到邪热深入血分,治兼凉血散血,此对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止邪毒内陷均有积极意义[21]。
登革热治法确立后,方药差异不会太大,各医家认同度较大的几个方剂亦是各名老中医临床运用的代表方、基础方,例如银翘散、清瘟败毒饮、清气凉营汤等。卫计委2014版登革热诊治指南推荐在急性发热期予甘露消毒丹、达原饮等加减;极期则予清瘟败毒饮、附子理中汤合黄土汤加减;恢复期则予竹叶石膏汤合生脉饮加减[22]。
3 发挥岭南中医药优势,提高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治水平
3.1 岭南中医药特色 岭南医学是中医文化结合岭南文化、南越地域气候、疾病谱、地方用药特点并吸收融合外来医药而逐渐形成的,起源于晋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邓铁涛教授认为“岭南医学是祖国医学普遍原则和岭南地区实际结合的产物”。
岭南长夏少冬,气候湿润, 四季长青, 中草药资源丰富,岭南地区海岸线长,海洋动植物资源丰富。民国萧步丹《岭南采药录》言:“百粤地濒热带,草木蕃殖,中多可采以治病者”。据初步统计植物2500种, 药用动物120种, 药用矿物25种, 占全国中药资源的五分之一[23],出产了著名的“十大广药”等道地药材,其品质优良,临床疗效显著。此外岭南还有很多特色药,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良好的作用,如五爪龙、红丝线、木蝴蝶、布渣叶、毛冬青、玉竹、黄精、松实及紫背天葵等,质量也都得到公认[24]。
对于岭南多发病之一的温病,岭南医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三类中药:苦寒泻火除湿类、甘凉清除郁火类、甘凉清热润燥类,如岗梅根、水翁花、木棉花、火炭母、鸡骨草、田基黄、独脚金等70多种[25]。在诸多医家的著作中,记录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泻火等功效的岭南草药数量极多。不少岭南医家将岭南草药治疗岭南温病的认识融入其温病学术经验中,把单纯的用药经验凝练为岭南温病学术的组成部分,成为在岭南温病理论指导下的处方用药。
岭南的道地药材和特色药,结合岭南地区温病为主的疾病特点,辨证施治用药,为岭南地区的医疗和养生保健提供了充足保障,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发挥岭南中医药优势 岭南地区急性传染性疾病多发,《异法方宜论》中指出:“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月付……”,说明南方地势低下,雨水雾露多,因此,潮湿雾露成为南方邪气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26]。而岭南地区中医药因其地域、气候的特点,属于急性传染病多发、高发地区,同时拥有针对该地区人群易患疾病的道地药材及适当处方等,在长期的与急性传染病斗争的过程中凝练为岭南急性传染病防治的诊疗方案,这使得岭南中医药在防治急性传染病方面积累了许多独特的优势。
根据文献报道与临床实际来看,岭南温病的研究和防治对象,实际上是以各种急性传染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为主,以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流感、登革热、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肠伤寒等最为多见,其中乙脑、菌痢好发于一月,两者均好发于盛夏暑温易挟湿邪之季,而大多数的上呼吸道感染又常常表现为风温或风温挟湿、暑温或暑温挟湿和湿温的证候[27]。
同时岭南医家在长期防治急性传染病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总结出诊疗大法为:清火化湿并举,并注意顾护阴液,其主要治法为:清热解毒,宣通三焦,化湿运脾,顾护气津。但不能逢热病必清热利湿,而忌畏辛温热之药,须知仍有寒温并用之时,应根据“有一分恶寒则有一分表证的观点”,临床治疗上仍需辨证[28]。比如岭南中医药基于温病学理论防控登革热,在缩短退热时间、缓解症状、提升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缓解肝脏损害等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登革热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3.3 提高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控效果 以往相关研究证明中药中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就有约250种,其中许多中药可有效控制冠状病毒等有膜类病毒的活性,中药还具有免疫调节、解热镇痛等功效,可在急性传染病不同治疗环节发挥效用[29];另外,岭南地区道地药材和特色药单纯的用药经验已凝练为岭南温病学术的组成部分,成为在岭南温病理论指导下的处方用药,结合长期与急性传染病斗争的过程所凝练防治岭南急性传染病的诊疗方案,在单纯用药及岭南温病理论的互相促进下,可提高岭南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控效果。因此,发挥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优势及岭南地区中医药本身的特殊优势,基于治未病理论、岭南中医温病辨证论治实践经验,灵活运用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解热镇痛等效用的中药,以及岭南道地药材、特色药用药经验结合现代医学有关知识,考虑气候、地域等因素,个性化选择合适处方及预防方法,可提高急性传染病的防控效果。
登革热具有地方性、季节性、突发性、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等特点,而岭南中医药以其地域性和独特性在治疗登革热方面有其一定疗效优势。岭南医家在长期防治急性传染病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诊疗大法,结合岭南地区温病为主的疾病特点,辨证施治用岭南的道地药材和特色药,单纯用药及岭南温病理论的互相促进模式下,提高岭南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控效果。登革热属于岭南地区常见病,未来高发季仍有可能出现大范围流行,岭南中医药在治疗登革热方面的经验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及时总结经验,对岭南急性傳染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Racaniello VR.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J].J ClinInvest,2004,113( 6) : 796-798.
[2]邓铁涛.论中医诊治传染病[J].河南中医,2006,26(1):1-3.
[3]WHO.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7-A safer future: globalpublic health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R/OL].[2008-08-15].http:/ /www.who.int/whr/2007/en/.
[4]吴鞠通.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5.
[5]浙江省中医研究所.《温疫论》评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86.
[6]南京中医学院.温病学释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73.
[7]文达良,苏晶.岭南地理气候环境及体质特点与温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4):276-277.
[8]高日阳. 岭南中医药地域文化特色浅谈[J].国医论坛,2008,23(1):44-45.
[9]彭胜权.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温病学》[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83.
[10]王伟彪,郑洪岭南医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中国医药学报,1998,13(2):23.
[11] 陆拯.近代中医珍本集[M].杭州: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15.
[12]刘叶,钟嘉熙,阮静.登革热的中医辨治[J].新中医,2007,39(11):97-98.
[13]蒙中秋.全球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的流行态势及我国口岸监测管理[J].中国热带医学, 2005, 5(7): 1463-1468.
[14] Liu C, Liu Q, Lin H, et al. Spatial analysis of dengue fever in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2001- 2006[J]. Asia Pac J PublicHealth, 2014, 26(1): 58-66.
[15]张国雄,卢爱丽,刘译鸿. 登革热31例中医证候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7):943-945.
[16]张沛,谭行华,张复春.中西医结合治疗登革热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8):1403-1405.
[17]韓凡,罗翌.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登革热的辨证治疗经验挖掘[J].中国中医急诊,2012,2121(7):1066-1067.
[18]袁荣宝.登革热的研究进展[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17(5):246-248.
[19]史志云. 刘仕昌教授治疗登革热经验[J].新中医,1994,26(10):11-12.
[20]何养中,许琼玫,刘仕昌. 登革清1号治疗登革热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1988,38(6):26-28.
[21]黄穆成,黄胜杰. 登革热临床治疗心得[J].中医杂志,2012,53(6):525-526.
[22]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BF])[[BFQ]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1):221-223.
[23]彭胜全. 发挥岭南医学优势,提高中医学术水平[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3(1):1-4.
[24]袁天慧,冼绍祥,杨忠奇,等. 岭南中医药文化与养生保健[J].中医杂志,2013,54(3):244-245.
[25]彭胜权.李惠德.温病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10.
[26]陆小左,张玮.关于中医药防治SARS的若干思考[J].天津中医药,2003,20(3):53-54.
[27]彭胜权.岭南湿病研究与临床[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11.
[28]谭行华.岭南温病治疗特点[J].广州中医学院研究生论文摘要汇编,1989:5.
[29]张永祥,刘超,周文霞.SARS防治药物的现状及研究与开发策略[J].中国天然药物,2003,1(2):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