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5例
关键词 类风湿 并发症 辨证 功能分级 治则 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如累及其他脏器,可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胸膜炎、间质性肺炎、肾淀粉样变以及眼部疾患(如巩膜炎、虹膜炎),还可并发血管炎以及末梢神经损害等等,因此又称作类风湿病,其关节症状特点与关节腔滑膜发生炎症,渗液,细胞增殖,血管翳形成,软骨及骨组织破坏,最后关节强直,关节功能丧失,女性发病多于男性,约3.5:1。
资料与方法
单位居山区,大多患者来自高寒地区,门诊接诊搜集资料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11~55岁,病程8个月~10年均有程度不同的并发症。由于本病侵犯手、足、腕等小关节,常为对称性,呈慢性过程,发作与缓解交替,对人体消耗大,致残率高。由于全身系统受损,是一种免疫系统调节紊乱所致炎症反应性疾病,也属结缔组织减产,是经典的胶原性疾病之一。上述患者处偏远贫寒地区,经济匮乏,使之失治误治,致延误成疾。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寒冷、潮湿、疲劳、创伤及精神刺激,营养不良等均可成为本病诱因。因此这类外因又致邪侵入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痹阻气血而发病,内因则是气血素亏,荣血虚耗,或病后、产后机体防御能力低,再若劳后汗出当风,或汗后冷水淋浴,外邪乘虚而入。
辨证分型:①风寒湿痹14例:关节疼痛肿胀行痹,关节疼痛游走不定,苔薄白、脉浮、痛痹,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苔白脉浮紧;②热痹11例:关节疼痛、局部热肿、痛不可触、多兼发热、口渴、苔黄、脉数。
功能分级:①重度12例,关节畸型,功能显著障碍,生活不能自理;②中度8例、关节畸型,功能轻度障碍,失去劳动和工作能力,生活尚能自理;③轻度5例,关节明显畸形,行动不便劳动受影响。
治疗方法:中医中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秦艽、川芎、当归、桂枝、杜仲、牛膝。痛痹加附子,行痹加威灵仙、老鹳草、鸡血藤,着痹去地黄加苍术、苡仁,热痹去桂枝,加黄芩,气血亏虚加黄芪、党参,肝肾阴虚加枸杞子,血瘀加桃仁、红花,痛甚加乳香没药。隔日1剂水煎服。西药及中成药:肠溶阿司匹林、布洛芬、奈普生、地寒米松、中成药、安络痛片、万通筋骨片、强筋壮骨片任选一种,交替服用。
结 果
疗效判定标准:①缓解:临床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恢复,实验室检查全部正常。②好转:关节肿痛大部分消失,功能在轻度以下,类风湿因子转阴;③有效:关节疼痛稍减轻功能状态相应改善一级。④无效:治疗3个月后,症状、功能及实验室检查均未改善。
讨 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类风炎”或RA)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要的全身性疾病,易累及其他脏器,如心脏、肺部、肾脏及眼部疾患,又并发血管炎及未梢神经损害,又称作类风湿病。
因该病多与风寒湿三气痹着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故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祛风湿、止痹痛、扶正祛邪,标本兼治,再配合解热镇痛抗炎药、中成药,充分发挥中西药结合特长。
参考文献
1 黄文东.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 路志正.痹病论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3 汪明忠.类风湿性关节炎786例病因病机分析.新中医,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