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助推农业走进4.0时代
计划在农村投入100亿元实施“千县万村”计划。京东也在全国实施“电商下乡”计划,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500家县级服务中心和招募数万名乡村推广员。此外,当当、苏宁等电商巨头也纷纷进入农村进行“电商刷墙”,例如当当的“老乡见老乡,购物去当当”、苏宁的“当心花钱买假货,正品省钱来苏宁”。
上市公司布局“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大北农、新希望、金正大、和邦股份、云天化、芭田股份、鲁西化工等农资企业均开展了互联网业务,进行“互联网+”农业布局。大北农旗下的农信网以猪管网的数据为基础,向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小额贷款等金融服务。新希望也以产业链的数据优势与线上融合发展P2P等业务,帮助养殖户对接不同渠道、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降低养殖户融资成本。
一批地方电商服务商开始走向全国。浙江的赶街网、福建的世纪之村、北京的农信通、黑龙江的惠农、江苏的南京分点等地方电商服务商等,依托政府部门建设的村级信息服务站开展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与此同时,他们都已开始走出各自省份,走向全国。福建省“世纪之村”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已在福建省1万余个行政村以及全国3.5万多个行政村推广使用,被称为农村版的“阿里巴巴”。
未来趋势:从农业电商走向农业产业链互联网化
当前,互联网嫁接农业仍存在挑战。首先,城乡数字鸿沟仍很大。农村电脑、智能手机普及率不高,信息传输在乡、村、户环节出现“梗阻”,“最后一公里”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尤其是乡、村信息服务站数量不足,只有22%的行政村设立了信息服务站(点),信息服务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针对性的农业信息服务不足,农民信息边缘化问题突出。其次,信息技术创新滞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亟须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面融合,实现技术再创新,而目前农业4.0研发人才匮乏、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不顺、投入不足,现有信息系统、技术和产品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快速发展需要。最后,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农业4.0的重中之重是生产环节的智能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是带动农业4.0的排头兵。但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小、实力弱、基础条件差、信息化意识不强,没有发挥出带动其他新型主体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的示范作用。
真正实现农业4.0,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我国农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产业链方面突破挑战,实现全面互联网化,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移动电子商务将成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趋势。2014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用户已经达到10.6亿户。智能手机的普及将大大助力农村电商的发展,建立最快速度、最短距离、最少环节、最低费用的流通网络。如一米鲜、许鲜网、缤果水果等O2O电商等发展迅猛。
农业生产智能化是最大市场,也是主要难点。主要是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先进处理和智能控制等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全程控制,解决种植业和养殖业各方面的问题。当前,农业部向社会推介了116项“节本增效突出、技术设备成熟、模式值得推广”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其中大田种植14项、设施园艺52项、畜禽养殖18项、水产养殖8项、综合类24项,引导更多企业共同挖掘农业物联网市场。
农业电子政务和信息服务市场前景巨大。农业电子政务主要是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农业管理中的效率和透明问题,当前农业部门电子政务项目面向领导决策支撑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8%,面向公众服务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3%,农业大数据开发和利用市场前景巨大。农业信息服务市场主要是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提高农业服务的灵活性和便捷性,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农民更便捷地享受到各种生产、生活信息服务。当前,农业部拟围绕着12316农业信息服务投入将近1亿元,根据测算,这将带动社会投资4亿元,拉动相关产业投入10亿元,促进GDP增加60亿元。
总之,推动农业向4.0迈进,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整个产业链融合,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流程的创新与再造,将是我国农业变革的新契机,也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
下一篇:黄河下游滩区治理研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