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框架下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粮食安全是备受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全球性话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也是一个国家安全稳定的保障因素。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非粮化用地挤占,人口的增长也使得粮食需求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生物能源的快速发展也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世界粮食市场的供求紧张格局,致使国际粮食贸易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当下,我国正面临着粮食消费刚性增长与粮食生产硬性约束的双重挑战,国家粮食安全形势严峻而复杂。因此,我国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应着眼于用足用好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积极参与农业对外投资,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粮食安全;农业对外投资;土地资源
农业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根本。我国GDP快速增长的同时,原本种粮的土地被逐渐征用或者流转,土地非粮化正在快速发展。在有限的农业用地条件下,过度地开垦土地,导致水土流失和粮食收成率降低等现象频繁出现,加剧了国内粮食安全紧张的局面。中央政府企图通过农业对外投资缓解国内农业矛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其境外发展的主要方式是在境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农业生产发展。在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我国作为一个世界人口大国,必须在贸易壁垒的约束条件下减少各种生产粮食和运输粮食的成本,同时还要能够在国际粮食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和一定的价格话语权。中国农业开拓国外市场具有着前瞻性和先驱性的战略眼光,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气候、土壤、水源等各种自然资源,借鉴当地农作物先进的耕作技术,提高我国粮食生产的单位产量和总产量,解决我国当下的粮食严重不足问题,同时也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1我国农业境外投资的发展历程
我国农业的对外投资正逐渐走向成熟,由开始单一的以对外援助为主的投资方式到现在多种投资方式综合并存的局面;从以国企为主到多种投资主体并存的状况;再到投资规模和力度逐渐扩大,具体来说我国的农业境外投资大概有以下发展阶段。
1.1起步阶段
作为一个已经具备丰富农业经验的国家,在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上有着世界先进的技术和实践经验。自建国至改革开放,我国主要通过对外援助的形式打开了国际农产品市场。在此期间,我国对农业的援助对象从越南和朝鲜逐步到亚非拉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还包括少数发达国家。我国曾经委派农业科学代表团到世界先进的国家进行农业方面的访问,对农业问题进行交流学习。由于这时期我国农业“走出去”方式的特殊性而采取了对外援助,因为这种以不盈利为目的的援助活动需要耗费巨额的资金成本,国内中小型企业实力有限,尚不具有大型对外援助活动的资金,所以这段时间的对外农业投资主要是以我国政府机构和部分国有企业为主导。
1.2快速发展阶段
自改革开放到2001年,我国的农业对外投资方式转变为对外援助和对外投资并存发展的局面,对外扩展的地理位置从亚非拉等国扩展到南太平洋地区。投资的主体也是政府主导的国企单位和中小型民营企业协同发展,以代管、租赁、合资等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在投资区域的选择中,大多集中在前期已经进行发展的援助国家,这样便于顺利开展工作,也能巩固原有的项目。致力于与国际接轨,谋求与别国问的经济合作,积极开拓新的合作形式以谋求双赢的局面,主要致力于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并且是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1.3逐渐成熟阶段
自我国加入WTO后,我国政府为了促进农业企业“走出去”,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鼓勵我国企业到海外开展农业开发和合作,积极鼓励发展农业境外投资战略,给予没有实力向外发展的相关农业企业优厚的支持条件,鼓励其向外开展农业投资活动和业务。尽可能地利用境外的肥沃土地、水等自然资源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贸易活动,以直接资金补助和低息贷款的方式鼓励农业企业的境外发展。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沿线的多个国家已经与我国签署了双边农业合作协议,这些国家丰富的农业资源,为中国农业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2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发展现状
自2005年开始,我国农业对外的直接投资存量快速直线上升,平均每年的增速达30%左右。农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也扩大到开始的近20倍,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也高达30%。现在我国的农业海外投资范围分布广泛,据相关统计,截至目前我国进行农业对外投资的企业超过100家,分布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投资于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农产品的深加工、农业机械设备的销售等。随着全球经济危机负面影响的消除,我国已经在经济回暖后紧随“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与沿线多个国家进行了农业方面不同领域的洽谈合作。以下是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基本特征。
2.1投资规模较小
自2006年我国农业企业决定履行“走出去”战略方针以来,其对外投资额就逐年递增,尤其在农、林、牧、渔方面的投资,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报表的数据可以看出农、林、牧、渔业的投资量占总对外投资额的比例微乎其微,相比国外的其他行业投资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对外投资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在2016年度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的行业有4个,依次分别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投资金额累计超过7500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10%,相比之下,农业的境外投资相差甚远。虽然我国农业对外投资总量逐年增长,但是农业领域的投资依然呈小规模的发展状况,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对外投资企业在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投资地区集中
世界发达国家农业领域的科研技术已经取得优异成绩,而我国的某些农业方面的科学技术还相差甚远,因此当时我国的农业对外投资以发展中国家为重点投资对象,主要分布于非洲和亚洲。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处于探索上升阶段,为了便于开拓国外农产品市场,也为了其农产品的销路问题,能得到解决在目标国的选择中我国企业大多选择本国与投资国居民需求结构相似的国家进行投资。有些企业以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为投资目标,以利益为驱动发展的方向,还有的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出发,邻国家是我国农业投资企业的首选国家,一方面在产品返销国内时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便于及时准确地掌握东道国经济环境变化状况,便于企业根据具体情况预测东道国市场变化趋势,适时改变营销策略,减少突发状况造成的损失。
2.3投资行业多样化
随着我国境外农业的投资探索不断推进,农业资源的投资形式和投资领域都有了广泛而深入的发展,已经从初级阶段单一的农作物种植到现在形成的完整的产业链条式的发展格局,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到运输销售等,同时涵盖与农业相关的行业发展,带动了农药、化肥、调控技术等领域的深度跨越。在农产品的行业选择上,主要根据东道国的实际发展状况和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投资。在农业水平落后的国家以援助为主要策略,帮助东道国实现农产品的丰富和充足。在加工领域主要选择那些原料成本低廉,利润空间大的农产品。在农业生产的技术方面采取多边交流的方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互相往来,相互学习,共同促进农业技术的进步,为我国农业境外投资企业的技术推广做好准备工作。
2.4农业对外投资与援助高度结合
农业的对外援助是我国打开国际农业市场的重要策略,并且已经奠定了稳定的基础。我国采取的对外农业援助项目已经在受援国家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取得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为接下来我国的农业对外投资合作赢得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并开拓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另外也通过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相应的为农业发展薄弱的国家和地区培养了一大批的农业专家和技术人才,同时也为我国农资企业再次走向世界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投资相关的经验,便于国内私人企业的对外投资发展。
2.5投资主体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发展到现阶段,我国农业在境外的投资主体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其中既有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也有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在经济萧条前期,大多中小企业受制于资金问题,难以应对情况复杂的国际农业市场,后期在政府的协助下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异军突起,在境外农业投资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由于我国的农业中小企业缺乏善于管理和经营的全局性人才,再加上农业科学技术的缺乏,在国际农业资源的市场竞争中通常不具备任何优势,难以实现跨国投资的可观收入。
3粮食安全框架下推动我国农业境外投资的对策与建议
3.1统计并完善农业境外投资的信息,完善境外投资的法律体系
政府职能的履行状况影响着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发展。农业对外投资数据库涵盖一个国家农业领域对外投资的基本信息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国家协定协议的签订等,政府应该利用自己的权力建立相应的信息数据中心,能够让公众随时随地查询预览,并且要及时对相关数据和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确保其公布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让大众获取农业信息的途径更加便利,同时也方便国内农业企业对外投资发展作参考。
政府要完善与农业对外投资相关的政策法律体系,不仅是方便我国农业企业在面对对外投资时遇到问题的妥善解决,更是为我国在向境外投资的过程中提供一条有法可依的政治通道。最重要的是促进各部门的法律统一,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有一致的见解。重点关注在境外投资中不同部门的处理角度和解决方法,避免农业企业的境外发展中无人监管和多人同时监管的混乱现象。
3.2简化农业境外投资的审批流程,给予境外农业投资企业税收优惠
过于繁琐的审批程序和流程已经对我国农资企业的向外发展造成了阻碍,急需在此环节进行简化,提高审批效率。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不适用当下情况的法律条文应当由有关部门做出调整和修改,以便于更好地处理农业对外发展中产生的纠纷。
农业投资企业的境外投资顺利发展应该由政府采取政策性的鼓励,减免不必要的税收。已经有国外经验表明用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是可以发挥中小型企业的投资积极性的。当然,还有其他的间接性税收优惠政策,如双边税收的贸易协议中,双方给予在农业投资中相互减免的税收优惠。
3.3协助我国农业投资企业的对外了解,加强与当地的了解沟通
境外的农业投资活动是一项综合复杂的跨国经营活动,熟悉和了解国外农业投资市场是向外扩展的必经之路。调查并摸清目标国的基本情况,系统准确地掌握其市场运转状况,找寻最佳的投资区域和发展领域,主要针对其经济发展核心地区和居民消费高水平领域,做大做强关键农资物品。在农产品出口方面已经汇总的东道国的农产品贸易信息可以在新进企业打开市场之后,制定更加完整的出口计划和销售数额。在农产品国际市场中已经存在的各种隐形贸易壁垒要逐渐消除和避免,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境外农资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应该注重与东道国相关企业和当地居民之间的友好相处,多雇佣当地的员工,发展当地经济,保持与东道国的信息往来和沟通顺畅,多听取和采纳当地人的发展建议,建立和谐的发展环境,保证彼此的双赢局面。同时需要一个强大的农业企业集团,借助集团的实力和势力实现各种规模和不同领域的优势互补发展,进行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实现大型跨国公司的综合优势,发挥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达到企业间联合的优势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我国境外农业投资企业也应该学习成功的跨国公司的发展模式和经验,重点是对农业科学技术和科研发展的进展,充分运用目标国的资源,研发新的农产品种类,提升我国农业的科技水平和耕作技术。
3.4强化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有选择有重点地对外投资
从近几年农业企业对外投资数据看,民营企业异军突起,作为境外农业资源扩展中重要的投资主体,具有灵活度高、收益空间大、投资成本低的特点,是我国农业境外活动中扶持和保护的重要对象。首先,在金融方面给予农业对外投资企业相应的支持;其次,政府应该着眼于国家战略规划的总趋势,在不断为中小型农业境外投资创造政治条件的同时更关注其发展的困境,除了在优惠政策和税收方面的宽松,更应该在信用贷款方面给予支持;最后,在境外投资领域和区域方面应该给予前瞻性的指导和规划,以便于我国整体农业境外投资的战略顺利开展。
我国的农业企业应该着眼世界农业发展方向,根据本国国情,据实评估自身实力,综合考虑所有因素,迅速调研目标国的农业市场,根据其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有目标地选择投资方式和投资领域。另外,也要加强投资国领域内的同行业之间的互通交流,关注其同种类农业资源发展的特征和关键技术,这样企业可以在掌握当代物种发展先进的农业科技,快速积累最佳的生产经验。
4结语
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格局中,农业境外投资是对国际农业资源的重新配置,也是粮食安全范畴中最重要的戰略资源。只有占据更多的世界农业资源才能有机会参与到国际投资规则和贸易规则的制定中,才能提升我国的相应话语权,才能为我国的农业企业发展争取更多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中国农业的境外投资相对比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已经落后了很多年,但现在依然为时不晚,我国还有相当大的机会可以从境外农业资源的投资中划分自己的投资区域。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在海外农业投资中做出国家战略规划,从国家的角度以当下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采取前瞻性的战略来引领中国企业开拓境外农业资源,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来说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