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近十年关于安全感的研究述评
摘 要:安全感是一种主观感受、体验,本质上是一种意识状态,其内容包括多种要素,如确定感和可控制感,信心、安全和自由。文章对近十年国内有关安全感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从安全感的概念、理论和实证研究三个方面总结了具体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安全感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安全感;自信;问卷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6-0064-04
有人指出“教育基本上只保留了其工具理性,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完善人格、发展自我的本质属性”[1]。因此,我们要关心的一个敏感话题是:培育足以稳定生命动向的安全感,以便应对现代生活的种种挑战。事实上,安全感的关注和研究由来已久,安全感(security)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最早见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研究 [2]。此后安全感被不同的领域和学者的关注,被予以不同的界定和研究。本文试图对国内近十年来安全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主要介绍了安全感的界定、国内安全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提出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安全感的界定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安全感进行了界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观点:一个是来自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另一个是来自人本主义学派的研究;还有一个是来自香港内地的一些研究。
(一)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安全感就是没有焦虑情绪
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认为安全感就是没有焦虑情绪体验,主要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尼(Karen Horney),精神病学人际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沙利文,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等。
(二)人本主义学派认为安全感就是一种自我接纳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代表人物马斯洛指出,心理的安全感(psychological security)指的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3]。马斯洛还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制了《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又称S-I问卷)。马斯洛在其研究后期,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中第一条就是个体要“有充分的安全感”。
(三)国内学者认为安全感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
北京大学丛中等人认为安全感是主体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时的有力或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4][5]。
香港学者江绍伦在《安全感的建造》一书中提出,当个体甘心承担自己行为或抉择的后果,毫不退缩或逃避,他就是一个具有安全感的人,他的意识状态是安静的;反之,当个体尝试逃避自己的行为或抉择的后果,他就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他的意识状态是不安和焦虑的[6]。
综合以上专家观点,可以发现,在心理学意义上安全感具有以下特性:
其一,安全感肯定是一种主观感受和体验,本质上是一种意识状态。
其二,安全感总是面对压力,总是面对风险的预测,总是面对各种外部环境。
其三,安全感的内容包括多种要素,比如确定感和可控制感,信心、安全和自由。
二、国内关于安全感的研究
(一)国内关于安全感的理论研究
安全感与心理健康:在神经症方面,我国学者中,如钟友彬、许又新教授等人强调不安全感与神经症发病有密切关系。钟友彬教授特别指出:强迫症的核心是恐惧和不安全感,比如对传染病恐惧的强迫性洗手,比如对门锁的反复性检查,均是出于对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担心,都是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与依恋类型:先天气质与后天的教养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依恋的性质(类型)。关于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的研究方面,王金良、郑海燕和牟宏伟(2005)提出安全型依恋的培养与父母的抚育质量和良好的家庭氛围关系紧密。幼儿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大多数的父母对生理需要往往能及时地给予满足,但幼儿对父母注意、关爱、照顾等的情感需要和活动需要相对隐蔽,较少得到父母的关注。大多数的研究者同意母亲对幼儿发出的信号反应越敏感,幼儿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可能性就越大。可见,温暖、和睦、互助的家庭氛围将有利于婴幼儿建立安全感,形成安全型依恋;冷漠、疏远、拒绝的家庭氛围则会使儿童产生恐惧和焦虑,并缺乏安全感,形成焦虑型依恋。
安全感与教育环境建设(儿童安全感的保护):安全教育已引起我国教育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发布了一系列加强安全工作的文件,有具体的体育器材和场地,也有抽象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可见,这是从学校环境方面加强儿童安全感的建立,安全感是在安全环境下发展的。一是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如设备安全,校园和谐。二是为儿童的发展创造和谐的心理气氛,如不滥施威胁,不辱骂、体罚。不管儿童的言行举止是否令人满意,都要积极关注孩子,避免儿童担心失去教师的爱而产生焦虑和不安。只要社会、政府、学校和家庭等都献出一点爱,儿童将健康、自信、愉快的发展。吴丽对儿童安全感建立的家庭因素做了相关理论研究,提出安全感缺乏对婴幼儿认知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人格以及同伴关系有消极影响[7]。蒋红斌等(2012)理论研究提出消极的家庭环境因素、非理性的爱和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导致当前儿童安全感缺失的主要家庭教育因素[8]。
(二)國内关于安全感的实证研究
发展性研究:这类研究近十年越来越多,下面对这些研究进行分类系统阐述。
1. 安全感的测量方法
丛中等(2003)编制了安全感量表[9],查阅了大量资料,根据安全感的概念架构,同时结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门诊对32名神经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的结果,确定能够反映个体安全感的题目共53条,涵盖一般安全感(预测和控制)、人际安全、躯体安全、完美倾向等方面的内容,分属2个主要因子: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选项分为A非常符合, B基本符合, C中性或不确定, D基本不符合, E非常不符合共五个等级,分别记为1、2、3、4、5分。安全感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适合用于正常人群安全感的测查,同时可以用于神经症的安全感检测,具有较广的实际应用价值。
曹中平等(2010)修订了马斯洛的《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10]。取样1893名初中生对该问卷进行了修订,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修订后的量表包含44个条目,分为情绪安全感、人际安全感、自我安全感3个维度。具体内涵:情绪安全感主要指儿童疑虑不安、情绪低落、担忧未来、对世事不满的情况,人际安全感主要指儿童的乐观开朗、人际融洽、尊重友爱、幸福温暖的情况,自我安全感主要指儿童的自我悦纳、自信情况。修订后的 S-I 比较符合安全感的理论构想, 包括多层次多维度,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我国初中生安全感的评估与研究,在心理咨询与临床实践中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夏春等(2011)研究并编制了中国文化背景下居民生活安全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1]。在国内外现有的安全感或不安全感测查工具基础上,并结合开放式问卷和深度訪谈获得的资料,编制居民生活安全感的项目共有50条,分6个维度来进行测量,采用5级评分(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无法确定、较为符合以及非常符合)。最后确定的生活安全感5个因素(经济安全感、人际安全感、社会安全感、环境安全感和生存安全感)结构较为清晰,基本能够全面真实的反映当前居民生活安全感的特征。弥补了以往的安全感量表主要用于比较神经症病人和正常人群,而没有评估一般居民生活安全感量表的不足。
2. 安全感的研究焦点
国内的实证研究显示,影响安全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
(1)安全感与个体因素的关系研究
目前影响安全感发展的个体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乐观、自信、应付方式和生理缺陷等方面。
性别是安全感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从总体上看性别对安全感的影响具有一致性,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刁静等人对大学生进行了安全感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尊重感因子上表现出普遍不足,并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安全感显著高于女生 [12]。安莉娟等以自编问卷对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男生安全感低于女生,但只在非离异家庭中这种差异达到显著 [13]。杨元花(2006)调查研究发现初中生男生比女生更具有安全感,但是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这与国外的有关研究中女孩比男孩的安全感要强不一致,这可能是文化差异导致的结果,因为中国是一个重男轻女的社会[14]。谢玲平等(2012)采用丛中等人编制的安全感量表对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初中男女生在人际安全感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15]。杨昭宁等(2012)采用丛中等人编制的安全感问卷对聋生进行研究发现男生的安全感显著高于女生,与正常学生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安全感的发展水平存在年级差异,说明年龄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杨元花(2006)研究发现与初二相比,初一和初三的学生具有安全感,并且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初一和初二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黄月胜等(2010)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一年级的人际安全感显著低于二年级和三年级,而二年级与三年级的人际安全感差异不显著,与非留守儿童的研究基本具有一致性[16]。谢玲平等(2012)研究发现农村初中生人际信任存在非常显著的年级差异,具体表现为初三学生极其显著地高于初一,且显著地高于初二; 安全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具体表现为初三学生显著高于初二。
行为问题与安全感的关系,黄月胜等(2010)运用修订的马斯洛的安全感量表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与问题行为做了研究,发现安全感是行为问题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比如初中留守儿童情绪安全感与行为问题各个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人际安全感与A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乐观与自信对安全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张梅英(2012)做了大学生安全感的协方差结构模型分析,结果发现被认可度与乐观可使人产生较高的安全感。同时,自信心的培养都是影响大学生安全感的主要因素[17]。
应付方式与安全感的发展关系密切。唐明皓(2009)问卷调查研究发现越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积极的应对方式的留守儿童安全感水平越高,留守儿童采用自责、幻想、退避等不成熟、消极的应对方式,安全感水平越低[18]。姜圣秋等(2012)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密切[19]。
生理缺陷也会对安全感发展的影响。杨昭宁等(2012)的研究发现聋生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同时存在性别、主要生活区域的显著性差异,男生的安全感水平显著高于女生;乡村学生的安全感水平显著高于城市学生;聋生安全感对其心理健康程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0]。
积极心理资本与安全感的关系。刘少锋主要关注个体的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四个方面对安全感的影响。结果发现积其中的自我效能因子、韧性因子和希望因子对人际安全感因子、确定控制感因子和安全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表示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对三者的解释率分别为24.4%、19.9%、25.1%[21]。
(2)安全感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
目前研究主要关注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是否离异、父母受教育程度及职业、家庭环境、家庭经济、亲子分离状况、城乡等方面对安全感的影响。
首先是父母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类型及家庭经济状况。杨元花(2006)研究发现,父亲职业和受教育程度对安全感的建立影响显著,这估计与父亲在中国家庭中的地位和影响有关。经济收入不直接影响安全感的发展,但可以影响其它家庭因素间接影响安全感发展。家庭是否离异对安全感的发展有显著影响。
其次是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环境。杨元花(2006)将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各因子与初中生安全感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初中生的家庭成员关系亲密、充满温暖的情感、上进、注重娱乐、追求知识、讲道德、组织有序和控制得当会增加安全感。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独立好像不被认为是好事,孩子在心理上还很难认同独立性,所以独立性越高对安全感的发展反而不利,这与有关独立生活的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过度保护和严厉否认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安全感的建立。留守儿童安全感状况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安全感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安全感。替代教养,隔代教养留守儿童安全感显著高于独立生活留守儿童,可见亲子分离环境不利于安全感的建立[22]。
再次是学校环境。李骊(2008)的研究发现师生关系、友谊质量、同伴接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感显著相关,师生关系与友谊质量对其安全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虽然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感发展处在一个不利处境,仍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安全感发展良好。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发展具有调节作用[23]p。
然后是社会环境。傅鑫媛(2014)等人对大城市职场未婚女性的择偶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导致其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是安全感; 女性的安全感水平越低,那么其择偶中的物质倾向就越明显[24]。
最后是城乡生活空间。安莉娟(2004)等人对高中生的研究发现城乡来源在人际安全感这一因子上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表现为城市子女的人际安全感高于农村子女。可见,在城市的学校教育环境中,来自农村的孩子离开了自己熟悉和赖以生存的环境,来到生活方式和习惯都不相同的城市学校,他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会体验到不自信、不平等、不自如和不安全的感觉,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更加谨慎和小心。以往研究表明,城市学生的安全感显著高于乡村学生,且具有跨年龄一致性。但杨昭宁等(2012)的研究则发现了与之相反的结果。来自于乡村的聋生的安全感水平显著高于城市学生。研究者认为,聋生的生理特殊性往往导致其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在城市生活的聋生虽享有较优越的物质环境,但残酷的生存压力和竞争对他们的影响更大;相反,农村较低的生活期待、较舒缓的生活节奏、相对朴实的民风等都有利于聋生形成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安全感程度也更高。
临床性研究:沈学武等人对强迫症患者的不安全感特点进行过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强迫症患者在所有的生存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人际交往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四个方面都较健康组显著缺乏安全感[25]。
三、国内安全感研究的综合评价与展望
综上所述, 近年来关于安全感的研究有增无减,在理论构建、研究内容拓展以及研究方法更新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我们认为还有必要从以下角度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首先,从理论构建上来看,已有的安全感理论比较零散,不成体系,往往着眼于某一具体问题,比如提出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建立有重要的影响,提出父母教养方式对安全感的建立有重要影响等等。研究假说引发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且可以解释一些研究结果,说明它们的确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但是,这些理论无法帮助我们对安全感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纵观已有研究,还存在诸多不平衡,理论重儿童,实证重成人等等。所以,我们认为未来的安全感理论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现有假说进行整合。在宏观层面上,可以将家庭因素、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等纳入研究。在中观层面上,可以深入探讨有安全感与缺乏安全感群体之间的相互区别与联系。在微观层面上,可以把安全感的心理加工过程和对应的脑机制纳入其中,揭示安全感的内部形成机制。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安全感的理论,也可以借此形成新的研究动力,引发更多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可以以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征集大量被试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信息资料,然后加以整理分析,构建一个影响安全感的理论模型。这模型将对我们每个个体的安全感培养和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指导帮助,以提高我们在现有环境下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其次, 在研究内容上看,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拓展。其一, 探讨安全感与其他认知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人格的关系。比如一些理论研究中提到缺乏安全感会影响认知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人格,但具体怎么影响,其中的内部机制又是什么没有系统、科学的研究。在认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 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能力每个人有不同发展水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发展水平, 这些发展特点对个体的安全感有着怎样的影响作用?反过来,安全感又对这些能力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挺有意义,值得好好思考和探讨。其二,国内与国外安全感发展的区别和联系。安全感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那么,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成长的个体对同样的内容是否会有不同的安全感表现?同时,面对同样的环境安全感可以复制吗,可以传染吗?比如在国内出现了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乏安全感,对政府等公务人员办事缺乏安全感,年轻人对婚姻缺乏安全感等普遍性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在国内开展这类本土化的安全感研究,不仅可以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资料, 更可以比较文化因素对安全感的影响作用。
最后,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安全感研究以问卷调查研究为主, 目前已有的研究基本都是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未来的安全感研究在方法上要想有所创新和拓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可以尝试引入实验室研究。正如前面提到认知能力与安全感关系的研究值得深入探讨,完全可以在这些主题方面尝试实验室研究范式。第二,完善研究工具。曹中平等人虽然对安全感问卷进行了修订,但选取的对象群体单一,项目分布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重测信度只是抽取了留守儿童样本。工具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安全感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测量都需要一个信效度良好的问卷。问卷的修订工作仍需要完善,曹中平等人修订的是适合初中生,丛中等人修订的是适合大学生,所以研究工具的科学化也需要整合。第三,应该把质的和量的方法结合起来,把被试放在一个更加系统的环境中去考量,不仅要自评,还要他评。现有的研究基本采取的是自评为主,营造一个更加生态的评价体系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研究方法思路。因为人的安全感是在一个生态的环境下综合产生的,那么,客观科学的观察一个人的安全感也应该回归那个环境才最有效。
参考文献:
[1]杨韶刚.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M].黑龍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安莉娟,丛中.安全感研究述评[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6).
[3]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M].李伯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4]丛中,安莉娟.安全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
[5]安莉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自尊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3
[6]江绍伦.安全感的建造[M].香港:岭南学院出版社.1992.
[7]吴丽.0-3岁婴幼儿安全感缺失的后果及其对策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8).
[8]蒋红斌,肖晓娟.有助于儿童安全感确立的家庭教育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2,(9).
[9][12]丛中,安莉娟.安全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
[10]曹中平,黄月胜,杨元花. 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在初中生中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
[11] 夏春,涂薇.中国居民生活安全感量表的编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9).
[13]安莉娟,丛中,王欣.高中生的安全感及其相关因素[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0).
[14][22]杨元花. 初中生安全感发展的家庭动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15] 谢玲平,邹维兴.农村初中生人际信任与安全感的调查研究,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12,28(6).
[16]黄月胜,郑希付,万晓红.初中留守儿童的安全感、行为问题及其关系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3).
[17]張梅英.大学生安全感的协方差结构模型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2).
[18]唐明皓.农村留守儿童应对方式对安全感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19]姜圣秋,谭千保,黎芳.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与应对方式及其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3).
[20]杨昭宁,杨静,谭旭运.聋生安全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12,(9).
[21]刘少锋.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对安全感的影响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3]李骊.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感发展的学校动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24]傅鑫媛,文佳佳,寇彧. 大城市职场未婚女性的安全感对其择偶中物质倾向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4,(4).
[25]沈学武,耿德勤. 强迫症患者的不安全感心理特点及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1).
上一篇:浅谈城市更新中的一般历史建筑保护
下一篇:建筑结构检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