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飞冲天——中国航空航天史
计划,航天专家们必须为“天宫一号”再派“新人”。
2012年6月16日,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和景海鹏、刘旺乘坐“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顺利对接。“神舟九号”不仅为空间站送人送货,还将“天宫一号”上的部分物品带回地球来,第一次全面实现了天地往返运输。“神舟九号”之前的载人航天,从发射到返回都采用的是自动控制,不需要人手动干预,而“神舟九号”进行的是人控交会对接。如果说以前宇航员是“坐飞船”的话,“神舟九号”的宇航员就是在“开飞船”了。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将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送入了太空。6月20日,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次太空授课开始了,六千多万名师生同步收看了这次活动的实况。航天员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五个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运动特性等现象。通过观摩和互动,学生们更加热爱航天、崇尚科学了。
去嫦娥姐姐家做客——探月工程
2004年1月,我国为启动的月球探测工程起了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嫦娥工程”。细心的小朋友发现了,这个名字正来源于我们前面讲过的“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嫦娥工程”分三步实施:第一步是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实现绕月飞行:第二步是发射月球探测器着陆月球,并在月面上巡视考察:第三步是发射月球探测器在月面探测采样后返回地球。预计到2020年,在实现月球探测“绕、落、回”的三步目标后,中国将实施载人登月计划,真正实现嫦娥姐姐入住广寒宫的梦想。
太空里的神奇宫殿——空间站的建立
太空环境恶劣而且复杂,人类无法直接在里面生存,但我们可以造一座结实的“宫殿”,再把它送到太空里去,我们就能在宇宙里生活工作啦!小朋友们可能有所不知,在航天飞行中,航天器除受引力作用外,不时还会受到一些非引力的外力作用,但这些力一般都很小,产生的加速度也很小。通常,我们将这种微加速度现象称作“微重力”。微重力环境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资源,在航天飞机和人造卫星等航天器的微重力环境中,生产过程和生命活动都几乎不受重力影响,这样就能生产出地球上没有的新材料、新产品和新物种。因此,在太空中建立科学实验站非常重要!我们在太空中建设的“宫殿”便具有这样的功能。
2011年,我国成功发射了“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它在太空中独立运行了两年,圆满完成了使命。我国还将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空间实验室。它们比“天宫一号”对接口多,功率大,载人工作时间长,可补加推进剂。2020年,我国将建成长期驻入空间站。到那时,科学家将在空间站上开展多种科学实验,这些实验成果将为中华民族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做出重大贡献。
编后语
说了这么多,小朋友们是不是对祖国航空和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啦?我们祖国的航空和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十分艰难的发展过程,在一代代科学家的努力下终于建成了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航空、航天工业体系,取得了辉煌成就,我们每个人都该为之感到骄傲!请把你的感受告诉我们吧!
上一篇:中国航空航天业;志存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