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活动对民航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定量分析
摘 要:在深入分析科技创新对民航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途径的基础上,借助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开展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对民航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量化分析,回答民航科技创新究竟如何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民航产业结构调整这一问题。
关键词:航空运输;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计量经济模型
中图分类号:F2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208-03
在中国民航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科技创新是促进民航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创新对产业的作用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产业的投入产出状况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转换效率,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变革。从供给方面看,科技创新对民航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高民航从业人员素质,改善民航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扩大民航服务范围,提高管理水平等途径来实现的,对民航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具有直接性;从需求方面看,科技创新对民航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则是通过影响民航运输需求,借助于需求结构变动来实现的,属于间接影响。在现实经济中,这两种影响常交织在一起,共同促进民航产业结构调整。
一、科技创新对民航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途径研究
(一)科技创新通过改善民航生产要素状况影响民航产业结构调整
科技创新改善生产要素是科技创新影响民航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途径。主要从提高民航从业人员素质和改进民航生产工具两个方面影响着民航产业结构调整。
1.科技创新提高民航从业人员素质,促进民航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
劳动者是最具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生产要素,其能动性和创造性作用的发挥与劳动者自身所具备的技术知识储量紧密相关。科技创新对民航生产的作用是直接通过提高民航从业人员素质来实现的,科技创新促进了民航从业人员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和生产理念的进步。
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科技创新通过对原有生产技术进行创新,使其简易可行,便于民航从业人员使用到生产实践中。另外,通过对民航从业人员进行科学知识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民航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使民航从业人员运用最新的技术从事民航生产活动。上述两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科技创新在提高民航从业人员生产技术水平的同时,也提升了民航从业人员生产理念,使民航从业人员在生产活动中不再盲目地仅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标,而是通过学习贯通科技创新成果,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创新思想和现代民航生产理念,这些创新的思想和理念往往是新产品、新流程、新的管理方法等产生的源泉。
民航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民航生产过程中新产品、新流程、新的管理方法的层出不穷共同推动了民航产业结构不断向高度化发展,从而实现为旅客和货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科技创新改进民航生产工具,促进民航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
民航飞机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民航科技创新,先进的飞机投入运营后,会极大地提高民航产业的生产效率,进而会对民航的产业结构无论从宏观、中观还是微观角度都产生巨大影响,从而促进民航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
另外,中国民航业为解决自身空域和航路资源紧缺、航班延误增多、行业发展结构不平衡、科研投入水平低等问题,以及为应对国外航空运输的技术竞争及高铁、高速公路的挑战,及时提出了发展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建设“民航强国”的口号。中国新一代民航运输系统的目标是建造一个更为安全、高效、便捷、智能、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民航运输体系。通过合理规划空域资源和应用新技术,提高空域使用效率和灵活性,建立一个可以处理相当于现在运量3~4倍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使航空安全保障能力达到世界航空的发达国家水平,民航产业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民航强国建设顺利完成。中国新一代民航运输系统建设成功后,可以显著提高民航产业国际竞争力,更好地满足旅客和货主的需求,实现民航发展由大到强的转变。当然,中国民航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建设,离不开民航产业科技创新,而且会使中国民航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科技创新通过改变民航需求结构影响民航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中国民航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业快速发展,同时由于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航空运输量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一方面,民航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快速变化,另一方面,受民航需求结构变化的影响,民航的产业结构也受到了显著影响,主要有:(1)民航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显著提高;(2)航运输量在整个交通运输业中的比例逐渐增加;(3)航空旅客和货主对民航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通用航空需求强劲。
二、分析方法
民航科技创新的衡量指标有很多,其指标的选定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标和需要而有所不同。在研究科技创新对民航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时,由于受到数据资料的限制,本文选定民航科技投入比例变化为研究的切入点,来分析民航科技创新变化的情况。最初,我们选择了民航科技活动投入人员数、立项研究的数量和研究与开发经费总量三个指标来反映民航科技创新的变化情况。其中,民航科技活动人员表示从事民航科技活动以及专门从事民航科技管理活动的相关人员;立项研究的项数是指已被民航局科技管理部门认可立项,签订正式合同并作为科研任务开展研究活动的项目数量,包括当年新立项和上年延续的项目;研究与开发经费总量是表示年内用于科技活动的实际支出,包括科研业务费和管理费、小型设备和固定资产购买以及其他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由于民航是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用民航占交通运输业的比例作为因变量来表示民航科技投入强度。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民航科技活动投入人员数、立项研究的项数和研究与开发经费总量三个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联系,而且变化方向基本一致,为了消除变量间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最终我们确定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经费投入比与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项目数比的比例、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科技活动投入人员数比与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经费投入比的比例两个变量作为模型自变量。
一般用产值变化作为衡量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变量,本文开始拟用民航产值占交通运输业产值的比例变化来反映民航产业结构调整情况。但是,基于数据可得性的考虑,本文最终选用民航客、货运输量占交通运输业客、货运输量的比例变化来反映民航产业结构调整情况。通常来讲,科学研究的效度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本年度开展的研究成果可能要经过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真正对产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也即科技投入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时滞效应,一般假设将在科技投入后的一年后逐步显现促进效应,因此本文对民航客、货运输量占交通运输业客、货运输量的比例作了一阶差分,以体现投入对民航产业作用的滞后性,更好反映出科技创新对民航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
模型的具体形式如下:
推导得:式中β1、β2、β3和β4为模型的系数;Yt表示第t年民航旅客运输量占交通运输业旅客运输量的比例;Yt-1表示第t-1年民航旅客运输量占交通运输业旅客运输量的比例;Zt表示第t年民航货邮运输量占交通运输业货邮运输量的比例;Zt-1表示第t-1年民航货邮运输量占交通运输业货邮运输量的比例;X1表示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经费投入比与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项目数比的比例;X2表示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科技活动投入人员数比与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经费投入比的比例。
三、数据来源
本文分析使用的数据为2002—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总样本数为9个。民航客、货运输量和交通运输业客、货运输量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1);反映民航科技创新指标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3—2011)。具体用于分析的数据(如表1所示):
四、计算结果与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来源,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模型如下:
R2=0.9323,t1=5.67,t2=4.34,t3=6.11,t4=12.34
从以上回归结果来看,模型的拟合度为0.9323,各解释变量的t统计量均比较显著,说明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经费投入比与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项目数比的比例、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科技活动投入人员数比与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经费投入比的比例两个变量能够较好地反映民航科技创新水平的变化,对民航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一)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经费投入比与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项目数比的比例
从计算结果看,该变量的回归系数相对较大,表明其对民航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比较显著,且这种影响是正向的,说明单位项目经费投入量效率较高,科研立项能够较好地适应民航产业发展的需要,有力促进了民航产业结构调整。从经费投入的实际效果来看,单位项目投入量越大,科技人员能够开展更多更深入的科技活动,所产生的科研成果能够很好应用于产业发展,促进产业产值的提升和结构调整。
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经费投入比与项目数比的比例也说明了民航科技领域的投入强度,这种投入强度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民航产业结构调整对民航科技创新的要求,所产生的正向相关作用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这也提示民航科技主管部门在今后科研立项上要进一步结合产业需求加大科研投入,优化调整项目投入结构,为促进民航结构调整服务,进一步带动民航快速发展。
(二)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科技活动投入人员数比与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经费投入比的比例
从计算结果看,这一比例的回归系数为2.653,说明对民航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相对较小,但该指标对民航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并且这种影响也是正向的。从实际来看,在一定限度内,单位经费投入中从事科技人员数量多,将有利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进而促进产业发展。总体上,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科技活动投入人员数比与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经费投入比的比例变动基本符合中国民航产业结构变化对民航科技创新的要求。
通过回归结果说明,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经费投入比与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项目数比的比例、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科技活动投入人员数比与民航在交通运输业中经费投入比的比例对于民航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有着显著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1)[K].
[3]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3—2011) [K].
[4]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4版[M].张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安世友]
下一篇:山西临空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