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遗憾”留给观众
不记得是哪位电影前辈说过“电影是个遗憾的艺术”,意指电影拍摄完成后总会留下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不完美的地方,从而会带来些许“遗憾”。有些遗憾是受拍摄条件的影响而不可避免的,但有些却是由于摄制人员的创作态度而产生的。如近来广受观众诟病的“抗日神剧”就是把一些明知不可为的东西“强加”到镜头中,从而留有很多“遗憾”给观众。
然而影视剧在制作过程中仍免不了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或叫作“穿帮”镜头,成为“一个败笔”。目前正在CCTV-1播出的《王大花的革命生涯》也不能“免俗”,同样有不合时代背景的画面。在该剧第13集中有个情节是剧中人看电影,影片名为《北非谍影》(中译名也叫《卡萨布兰卡》)。电视剧中时而出现了一些影片的画面,但令人不解的是影片中的人物对白竟然是汉语。要知道这部电视剧所表现的年代是1942年,中共和苏联联手抗日的故事。(这在第1集剧情介绍中已说明)。在那个年代我国还没有“译制片”这个片种,引进的片子也都是说“外语”。根据史料我国第一部“译制片”是在1948年,大上海大戏院公映了由20多个华侨译配的意大利影片《一舞难忘》。这是第一部在中国公映的“外国人说中国话”的电影。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加入的影片是1942年11月才在美国公映的,即便是当时中国能译制,也不可能如此之快地在中国影院上映。可见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败笔”啊。
我们知道,影视剧的制作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各个工种的配合。说句外行话,在后期制作时,剪辑中只要稍微有些常识,对时代背景有些了解,就不会随便“拿来”,“不分青红皂白”的给贴上了。观众希望看到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因此也希望制作人员能把“遗憾”留到剧外。
上一篇:上海“大世界”演出追忆
下一篇:178期《我也能移民》等(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