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耍贫嘴国师PK东北二人转大忽悠国师
从小品出发,回到小品
冯小刚不是文艺晚会的门外汉。90年代上半期他参与了数部影视剧的编剧和导演。也间或给晚会写一些相声小品,主要合作的演员是冯巩。最有名的是冯巩和牛群的相声《点子公司》(1994年),这个作品是当年春晚节目里的二等奖。他的最后一部小品作品是为蔡明写的《机器人趣话》,亮相于1996年春晚。次年他拿出了小品式电影《甲方乙方》,跻身“名导”行列,此后和“晚会”这种生态再无交 集。
小品看似是冯小刚职业生涯的点缀,却是某种创作上的线索。从王朔那里继承来的语言方式在小品中得到锻炼,随后被熟练运用到影视剧里。不论是《编辑部的故事》还是“贺岁三部曲”,精彩的部分都可以看见小品的影子:用夹枪带棒的调侃构成一连串包袱,整个故事的架构反而是次要的,或者干脆有人把那些作品看成“加长小品大联播”。
观众最喜欢冯小刚是他奉送新春笑料的那些日子,冯小刚自己却不满足于嘻嘻哈哈的观影效果。《大腕》之后,他拒绝欢乐的贺岁,拍摄题材五花八门,关注现实的如《手机》,也有《夜宴》这样寄生于莎剧的洋气东西。身为“贺岁片”的《非诚勿扰》也和从前的冯氏喜剧不同,快乐的桥段是点缀,导演在沉重的内核里等着你:第一部是小三的悲伤爱情,第二部是绝症病人的生命感悟。
冯小刚最努力吆喝的是自己的“宏大题材”。《唐山大地震》上映时他说:“哭这个事说明大家是正常人,都是爹妈养的。”《一九四二》则是:“在过去的将近20年中,我拍了很多商业电影,成为了中国最卖座的电影导演,这一次我用以往商业片积累的品牌,赌博在拍这部电影上。”这些电影都开始有了“国师相”:超大投资规模、上新闻联播、引入外国大牌演员、闯荡国际电影节、动辄用“人性”来说事儿。
冯小刚的口气越来越霸气,观众的反弹情绪在微妙地上升,这也是通向国师的必经之路。《唐山大地震》被质疑是“刻意煽情”,用“不哭不是人”的逻辑道德绑架观众。
外人的印象和自我认知总是有那么长的距离,终于,冯小刚选择回到观众最喜欢的位置上,他的新片《私人定制》有观众最熟悉的格局:葛优主演、王朔编剧。
冯氏智囊团的想象力
冯小刚当春晚总导演的消息传出后,欢呼的人们立刻联想起《编辑部的故事》和“贺岁三部曲”,继而想起了以王朔为首的一连串幕后高人。曾经辉煌的贺岁片不是冯小刚一个人的功劳,如果想在春晚上看到“冯氏幽默”的辉煌,也需要黄金班底再次组 合。
承载最多期待的是王朔。刻薄的人说冯小刚的成功都是拾了王朔的牙慧,另一些人说冯小刚是王朔作品最好的影像呈现者。冯小刚自己承认过王朔的影响:“我后来写剧本,在语言上受王朔的影响非常深,你看我电影里的人说话的风格,跟他小说里的非常像。”观众当然等着王朔翘翘手指头为春晚贡献笑料,拯救垂死的相声小品。冯小刚其他搭档和好友都被拖进了幻想中的春晚——刘震云可以写小品剧本吗?马未都会把自己的文学才能和收藏知识结合在一起,给春晚出点主意吗?葛优和张国立,那当然是要演小品的了,华谊的明星还得多来几个吧。
其实现在已经在马年春晚团队名单中的人,除了张国立之外,还有好几个“冯氏智囊团”的成员,只是观众不太熟悉。现任人艺院长的张和平是“冯小刚的贵人”。1995年冯小刚的拍片计划屡屡受挫时,张和平成立紫禁城影业公司,主导投拍《甲方乙方》,创造出“贺岁片”的名头,之后接连投拍了《不见不散》和《没完没了》,成功探索出一套贺岁片操作体系。作家刘恒此前写过《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在平民喜剧上颇有建树,2007年,他为冯小刚电影《集结号》编剧,把原本平淡无奇的小说《官司》改成了流畅的剧本。赵宝刚和冯小刚在拍摄《编辑部的故事》时就开始合作,是旧相识。央视不仅聘了冯小刚当春晚总导演,还一并聘了他的众多创作伙伴当顾问和策划,对冯小刚的重视显而易 见。
阵容很强大,不过这些人均以影视剧创作见长,幻想中他们都可以为语言类节目提供惊人的包袱和情节,但是影视剧和晚会是两种节奏,不论是王朔、刘震云们的写作,还是知名演员的表演,进入晚会环境都可能会让观众有“慢热”的不适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