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分类及探究现状
【关键词】 中成药;分类;探究现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3.096
中成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以中药材(饮片)为原料, 按照国家药品管理部门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具有一定剂型的药品[1]。我国现有中成药新老品种混杂且数量众多, 临床用药、教学科研、药品管理等都需要对中成药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类。现代常用的中成药的分类方法大致可分为5种, 包括按功效分类、按病证分类、按剂型分类、按拼音笔画分类、混合分类, 这些模式各有其优点与不足。基于现有分类方法的不足, 有相关的专家学者根据各自的思考分析进行了新的中成药分类模式的探究, 以期得到一个更为合理实用的分类模式。现将整体情况介绍如下。
1 中成药常用的分类方法
1. 1 按功效分类 阮时宝[1]所编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成药学》按功效不同将中成药分成20类, 分别为解表中成药、泻下中成药、和解中成药、清热中成药、祛暑中成药、温里中成药、补益中成药、固涩中成药、安神中成药、开窍中成药、理气中成药、理血中成药、治风中成药、治燥中成药、祛湿中成药、祛痰中成药、止咳平喘中成药、消食中成药、驱虫中成药、外用中成药。陈仁寿[2]所编的《新编临床中成药学》也采用功效分类将中成药分为18类。
功效分类法符合中医传统理论, 便于教学和临床应用;也便于和西药药理学分类方法接轨。但是由于中成药的功效具有多样性, 存在药品归类困难的问题。
1. 2 按病证分类 戴德银等[3]编著的《新编简明中成药手册》(第3版)将中成药分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药、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血液系统疾病治疗药、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治疗药、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药、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及妇科男科疾病治疗药、跌打损伤与骨科疾病治疗药、风湿类风湿等免疫性疾病治疗药、五官科疾病治疗药、皮肤科疾病治疗药、常用滋补强壮及康复调理药、调补阴阳清热利湿与肾病治疗药、气血阴阳并补及补肾壮阳药、急症急救治疗药14类。罗仁[4]编著《常见疾病的中成药治疗》(第2版)精选了100种临床常见疾病, 将中成药按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分成13类。
病证分类法便于临床医生根据疾病找到所需药物, 也方便药品研发单位、审批部门了解不同病种的药品开发情况, 利于中药新药的研发。病证分类模式存在的不足表现在:①中医证型的不规范影响了病证分类法的科学性, 如证名的不统一, 证型的不确定[3]。②“病”与“证”的差异, 使得中成药的使用范围可能缩小[3]。③病证分类是医学分类模式, 无法和西药药理学分类模式相接轨。
1. 3 按拼音笔画分类 宋民宪等[5]编著的《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的上篇中按汉语拼音分类中成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6]采用笔画来分类中成药。拼音笔画分类法的优点是简单清晰, 不存在功效或病证分类方法归类困难的问题, 利于检索, 方便使用。不足在于不能体现中医特色, 不能反映功效相近的中成药之间的联系, 专业性较差。
1. 4 混合分类法 混合分类主要有两种模式, 分别是“科别+功效”和“科别+病证”。《临床用药须知》[7]中药卷、《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傷保险药品目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用药指南》2012版中成药部分等均采用的是“科别+功效”的混合分类模式, 即先以科别分类再在科别内按功效分类。《中国非处方药用药指南:中成药》采用的是“科别+病证” 的混合分类模式, 即先以科别分类再在科别内按病证分类。
混合分类法分类更全面、更细化, 是目前中成药分类常用的分类模式。但是混合分类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以医疗机构业务科室类别划分中成药会导致用药局限化, 划分界限的不确切致使科室药物分类混乱, 从而使临床医师找不到所需药物, 在医保方面会出现跨科选药和医保拒付的现象[4]。权威文献比如《临床用药须知》[7](简称《须知》)和《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8](简称《指南》)的分类方法互有参差, 《须知》分了11科而《指南》只分了6科, 科别项下又有不同, 以解表剂为例《须知》分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解表胜湿、祛暑解表、扶正解表5类, 而《指南》分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表里双解、扶正解表4类;同一药物归类不一致, 比如《指南》里玉屏风颗粒归在解表剂的扶正解表项下, 《须知》里玉屏风颗粒则归在固涩剂的固表止汗项下, 分类的不统一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困扰。
2 中成药新的分类模式的探究
2. 1 李学林等[9]构建了“以功效为主, 科别为辅, 病证为补充”的中成药分类模式。之所以以功效作为主要分类要素, 原因在于功效分类最能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 可以涵盖绝大部分中成药, 并与临床用药须知、医保目录、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主要分类要素一致, 还可与西药药理学分类模式相接轨。妇产科、骨伤科、五官科、皮肤科4个专科用药特色明显的采用科别分类。其中妇产科、骨伤科的病证比较固定明确, 采用病证分类作为补充[10-12]。对有很强西医病名指向性如治疗糖尿病、高血脂的现代中成药也按“病”分类。此外, 将外用药单列, 儿科药物分散在各类别下。
经过验证, 该分类模式能够基本涵盖常见药物和常见病证。该分类模式对于具有一定中药学或中医学知识背景的临床医师、药学工作者和相关专业的学生等均可使用。不足之处在于对于没有中医中药学知识背景的医师、药学工作者来说, 该分类模式不容易理解使用起来有些难度。
2. 2 刘兴昌等[13]编撰了《中成药医学分类》, 将收录品种按功能、中医病证和西医病证实施3种医学分类。中成药功能分类在《指南》和《须知》基础上, 适当增加功能和子功能分类以利于临床实际应用。医学分类中涉及的功能、中西医病名、证名术语, 均按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标准中没有的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统编教材进行规范。属天然药物思路开发的品种和民族药统一单列不参与功能分类。在中西医病证分类中, 辨证标准缺如或与国家病证标准相背离难以按证分类的中成药, 列属“其他”栏内。
刘兴昌等[13]的分类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诸如各权威文献医学分类方法互有参差, 中成药功能分类界限不清, 中成药医学分类方法之间的逻辑矛盾以及中成药病证分类中适应证确定等问题。
2. 3 赵文光等[14]以脏腑辨证为核心思想进行基于临床用药的中成药分类探究, 提出以“外感用药、脏腑用药、专科专病用药”为一级分类, 以“功效”及“分支功效”作为二、三级分类的分类模式。其中脏腑用药包括脾胃病用药、肺病用药、肝病用药、肾病用药、心病用药 5 个部分;专科专病用药包括儿科用药、妇科用药、骨伤科用药、降糖降脂药、外科用药、五官科用药等。每个用药项下按功效进行二级分类。以外感用药为例, 外感用药为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分为解表剂、祛暑剂、清热剂、祛风剂等, 解表剂项下继续细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表里双解等为三级分类。
该分类法提供了药品便捷查询途径, 适用于不同专业水平人员的用药需求。同时按脏腑用药分类中成药更加符合中医诊断治疗和处方用药的习惯, 提高了临床使用效率。
3 讨论
常见的中成药分类方法有其各自的特点, 没有一种分类方法是完美无缺的。选择哪种分类方法要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而确定。比如为了方便教学和临床应用采用功效分类法, 想要按病索药采用病证分类法, 主要起检索作用的可以采用拼音笔画分类等。但是不管采用何种分类方法, 该分类方法内的类别确定应该是统一的, 特别是权威文献之间, 否则会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困扰[15-18]。新的分类模式的构建更加多元化, 有很强的实用性, 解决了现有分类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 可以极大地方便教学科研, 临床应用和药品管理, 期待推广应用。相信随着国家相关標准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化, 中成药分类会更加科学合理统一。
参考文献
[1]阮时宝. 中成药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0-12.
[2]陈仁寿. 新编临床中成药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14.
[3]戴德银, 宋航, 黄茂涛, 等. 新编简明中成药手册. 第3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4:52.
[4]罗仁. 常见疾病的中成药治疗. 第2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3:11.
[5]宋民宪, 杨明. 新编国家中成药.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5.
[6]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2010年版. 一部.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86-89.
[7]国家药典委员会. 临床用药须知.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188.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2.
[9]李学林, 孟菲, 唐进法, 等. 基于功效为主的中成药分类模式与方法的构建. 中成药, 2015, 37(3):656.
[10]吴文博, 薛东升, 齐俊英. 论中成药的分类. 中成药, 2007, 29(6):附2.
[11]孟菲, 王宏贤, 唐进法, 等. 中成药不同分类模式的分析及科学分类模式的探讨. 中医研究, 2015, 28(3):70-72.
[12]王停, 荆鲁, 高学敏. 中成药分类方法的现状与思考.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26(5):19.
[13]刘兴昌, 白晓菊, 梁茂新. 中成药医学分类存在问题和对策. 中国药品标准, 2014, 15(2):91-93.
[14]赵文光, 詹若挺, 杨昱, 等. 基于临床用药的中成药分类探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2, 14(2):1357-1362.
[15]刘嘉湘, 朱晏伟. 抗肿瘤中成药研究现状. 中国肿瘤, 1993(6):
10-11.
[16]林立, 刘晓秋, 徐晖. 名贵中成药质量研究现状. 中国中药杂志, 2008, 33(3):329-333.
[17]黄虞枫, 桑珍. 我国中成药国际标准化现状研究分析.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2, 20(10):931-933.
[18]祝军委, 冯泳. 对中成药质量标准研究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11):333-336.
[收稿日期:2016-10-23]
上一篇:咳嗽老不好,警惕“哮喘”病
下一篇:体检犯了错,结果会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