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027-02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一方面群众就医难,就医贵,大医院“一床难求”等问题亟待解决,另一方面居民对乡镇卫生院及小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信任,有病就到大医院甚至是三甲医院去就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病人少,造成大医院的病人“人满为患”,而社区卫生机构“门庭冷落”。
问题如何解决,矛盾如何化解。近期,在全省基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项目中,上级相关部门在关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还应通过走访、现场询问、调阅资料等方式,就主管部门,医疗机构,患者等各方反映强烈的基本公共卫生方面热点、难点、重点询问进行了汇总和梳理。
笔者发现,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而很多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医疗人员甚至是医疗机构领导认为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机构的总体实力较差、设施设备缺乏或落后、无法和大医院相比,因此得不到居民的认可,病人量不足,入不敷出。同时在政府补贴有限的情况下还要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对已经薄弱的基层医疗机构来说是难以为继。而通过深层次研究,笔者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是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发展壮大提供了契机和平台,因为基层医疗机构发展至今,原来的挂号、坐堂行医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环境,而发展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以让基层医疗机构改变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印象,赋予的政府职能,同时还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贴。而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可以通过公共卫生服务的各项活动大力自我宣传,同时每年诸多的免费活动如:健康体检,免费测量血压、血糖、慢性疾病管理,新农合报费、乡村医生签约等等,能让居民真正得到实惠,自然会让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获民心。反而很多私立医疗机构是自己出钱做宣传,私立医院做宣传大多具有明显的商业目的,有图利之嫌,老百姓有抵触心理。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是不以赢利为目的,是名正言顺的政府行为,加上真正的用心去做社区卫生服务,把居民当朋友一样去接近,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量就越来越多,收入自然就会增加,既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又助推基层医疗机构自身发展。
笔者认为,当前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全科医务人员数量有限,业务和服务水平有待加强提高。工作缺乏主动性,群众信任度不高;二是基层医疗机构设备落后,实施基本药物零利润,治疗药物品种不齐全,部分药品价格过低或者过高有待调整;三是宣传力度不够,未能与许多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的医疗体系。作为医疗服务机构中最基层的医疗单位,如何借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平台,构建基层公共卫生医疗机构服务品牌,如何扎根于社区,密切可行走近家庭和社区人群,如何能够在社区构建一个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多功能卫生服务体系,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转变服务观念和工作思路,变“坐堂行医”为“上门服务”。做到有需求,就有服务。笔者发现,自古以来的“医不叩门”的观念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和领导很难迈出“坐堂行医”这一步,一方面羞于主动去服务居民,另方面不善于市场营销,让医生去主动找病人,医生放不下面子,让领导投入人力物力去宣传觉得不划算。这正是很多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不积极主动的根本所在,就算勉强去做也是为了应付上级财政、卫生等部门检查,这种心不甘、情不愿的社区卫生服务,其结果就是只有人力物力的投入,得不得居民的认可,实际效果不理想。反而某些私立医疗机构通过做广告,发宣传期刊,搞优惠活动等等,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宣传自己,从而吸引病人。通过转变观念,主动上门服务,才能真正让“社区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好,”的思想彻底转变。
2.确立以 健康为中心 的现代医学观念。卫生院从单纯的治疗服务扩大到防治综合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生理-心理-社会全面服务, 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 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 从仅为患者服务扩大到为健康人服务, 健康教育应贯穿于每一个服务环节。开展医院健康教育能密切医患关系, 增强治疗效果, 知名度和信誉度也就随之提高,它能产生品牌效应, 病人会慕名而来, 门诊量和住院率就会随之增加,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就增加。
3.加强纵横向交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通过这几年工作经验总结,询问社区居民,发现不少居民对基层医务人员执业水平信任度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基层医疗风险大,医务人员业务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大力发展全科医疗,进行业务学习,注重全科医师人才培养 等专业队伍建设。积极主动的参加省、市各级举行的继续教育和全科培训,同时,还要经常与上级对口医院的专科专家进行交流,请上级医疗机构专家讲座指导,提高综合素质。依托大型综合医院的优势构建“双向转诊”,免费帮助病人联系大医院专家会诊,到大医院做各种特殊检查,请专家到社区坐诊,让病人在基层能享受三级医院的各种资源。努力打造“三级医院就医直通车”,减少病人在就医的中间环节。以服务拉近医患距离,让病人出院后仍愿意回到卫生院或社区医院进行后期治疗,一方面减轻了病人负担,同时也减少了国家对医疗经费的开支,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4.争取群众信任,努力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笔者发现,互相信任的朋友式关系是奠定和谐的医患关系,是社区卫生服务向前良好发展的基础。正因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了解和认识、不信任,所以舍近求远,越级求医。其实很多常见病、多发病不必要到大医院去就医,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可以得到解决,既方便又省钱。如果解决了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了解和信任问题,居民愿意走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了,自然就解决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生存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通过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涉及的“十一项”内容,与居民建立“朋友”式的关系。
目前,国家正逐步加大基层医疗卫生的建设与投入,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政策的引导,各级资金的大力支持,以及严格的操作流程、逐步完善的考核标准,社区卫生服务前景广阔。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短板”,借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基层医疗机构,解压“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把健康促进、健康管理更多服务于家庭、服务于社区,对提升我们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会发挥重要作用。
下一篇:社区医生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